不久前,wccftech刊發了一篇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APAC 2025上的採訪,在採訪中他明確表示低估華為這樣的競爭對手純屬愚蠢,因為華為能夠製造出替代英偉達AI晶片的產品。

在採訪中,黃仁勛認為英偉達是全球領先的AI基礎設施技術公司,遙遙領先競爭對手,但是低估華為這樣的競爭對手是愚蠢的。華為已經掌握了5G通信技術,能製造出優秀的智慧型手機,是一家有技術底蘊的公司,因此發布雲矩陣解決方案並不讓人意外。

在近期,華為公布了至2027年的AI晶片路線圖,晶片搭載自研HBM,顯著提升了性能,更值得關注的是,新一代Atlas SuperPoD大大提升了整機櫃解決方案競爭力,因為能夠在單集群中部署8192顆昇騰910B AI晶片,並宣稱能夠媲美英偉達Rubin性能。
同時黃仁勛認為,華為與英偉達在AI競賽中差距不斷縮小,由於英偉達產品已經連續多個月無法進入中國市場,難以與中國本土替代方案競爭。現在英偉達AI晶片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是擺在黃仁勛面前的難題,而與華為競爭又是新的挑戰。並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時間推移,華為技術會不停向前發展,終有一天對於中國本土雲服務提供商和AI巨頭而言,英偉達的AI解決方案不再是首選。

自從邁入AI時代以來,英偉達營收、利潤、股價在節節攀升(不過在不久前因為軟銀清倉導致了股價暴跌),但無法回歸中國市場一直是老黃的心病,這次發言多少有點借華為向華府施壓,但不可否認的是,英偉達還是看重華為這個競爭對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