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微軟開發代碼轉換工具 AI模型可在AMD晶片上運行‌

2025年11月10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11月10日,科技媒體Wccftech報道稱,微軟已開發出一款專用工具包,旨在將基於英偉達CUDA平台編寫的AI模型代碼轉換為兼容AMD ROCm平台的版本。此舉被視為微軟打破英偉達CUDA生態壟斷、推動AI硬體多元化的重要戰略布局。

 

‌微軟開發代碼轉換工具 AI模型可在AMD晶片上運行‌

 

據援引的博文介紹,該工具包的核心功能是自動轉換CUDA代碼,使原本依賴英偉達硬體的AI應用能夠無縫運行在AMD的AI GPU(如MI300X系列)上。分析認為,該工具可能採用「Runtime兼容層」技術,即在程序運行時實時攔截CUDA的API調用,並動態翻譯為ROCm支持的指令,從而避免對源代碼進行大規模重寫。類似的開源項目ZLUDA已驗證此類技術的可行性,但其效果高度依賴翻譯的精準度。

 

 

微軟此舉的根本原因在於AI推理需求的爆發式增長。與一次性訓練相比,日常推理需要持續、高性價比的算力支持。英偉達GPU雖性能領先,但價格高昂,推高了推理成本。通過支持AMD硬體,微軟旨在為客戶提供更靈活的算力選擇,降低長期運營成本。

英偉達憑藉成熟的CUDA生態在AI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而AMD的ROCm平台在開發者支持上仍有差距。微軟的工具包若成功落地,將有效降低開發者遷移至AMD平台的門檻,加速AI硬體市場的競爭。不過,打破CUDA的「護城河」仍需克服技術兼容性和生態適配等挑戰。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