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遊戲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便攜設備,毫無疑問屬於任天堂Game Boy,1989年4月21日發售的這款掌機,憑藉極其先進的隨身遊玩理念,加上硬體性能和續航平衡表現,讓玩家能隨時隨地體驗電子遊戲的樂趣,其革命性突破價值遠遠超過了現代手機遊戲。
在GB掌機的生命周期中經歷了多次進化,從使用4節AA電池俗稱「大板磚」的黑白屏最初版,到輕巧型的Game Boy Pocket,再到增加背光的Game Boy Light,最後是彩色螢幕的Game Boy Color,總計銷量超過1.2億部,與此同時其它廠商也推出了同類競品,但在任天堂面前沒有一個能打的,要麼遊戲數量少,要麼耗電驚人根本玩不了多久,諷刺的是看起來畫面效果最差的GB卻一枝獨秀十幾年。缺少競爭對手的GB自然不乏精品遊戲,銷量超過百萬的比比皆是,甚至有多款千萬級別的超大作,本期我們就來回顧下GB掌機上銷量最高的10款遊戲,看看哪一款遊戲是你的童年回憶吧
10.《超級馬力歐兄弟豪華版》(Super Mario Bros. Deluxe),1999年4月30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507萬套

本作出現在GB掌機生涯末期,是一款重製復刻遊戲,原作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FC版《超級馬力歐兄弟》,時隔14年後終於登上掌機平台,原汁原味保留內容同時還有了大量改進,例如默認增加到5條命照顧用戶降低難度、可以保存進度不必像FC版那樣必須一口氣玩通關、每次打過第4小關的城堡會有簡單的過場動畫、新增了關卡地圖顯示玩家進度等,同時還收錄了難度大幅提升的續作《失落的關卡》(The Lost Levels),這部分內容當年僅以磁碟形式發售國內玩家很少玩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GB重製版並沒有在日本單獨發售卡帶,而且只支持最新的彩色GBC,即使如此遊戲銷量表現還是讓人們看到了經典名作的巨大魅力。
09.《星之卡比》(Kirby’s Dream Land),1992年4月27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513萬套

任天堂旗下眾多角色中,卡比一直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最新的Switch平台也推出了多款作品,而系列真正奠基之作則屬於這款GB掌機的初代。這款遊戲的誕生頗具傳奇色彩,當時瀕臨倒閉的HAL研究所找到了任天堂尋求幫助,山內溥對該公司的一些創意非常欣賞,於是進行債務擔保給了一次重生的機會。《星之卡比》最初是作為實驗性產品開發,任天堂希望在GB掌機上推出一款面向初級者的動作遊戲,為了不影響馬力歐IP的人氣就用卡比來試水,讓玩家可以輕鬆通關。輕鬆的場景氛圍加上眾多搞笑色彩角色,迅速吸引了大量玩家,之後開始投入全力,逐漸發展為王牌系列。
08.《超級馬力歐樂園3》(Super Mario Land 3),1994年1月21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519萬套

在《超級馬力歐樂園2》中以BOSS身份登場的瓦力歐,給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於是任天堂決定在GB掌機進行大膽嘗試,將這位反派人物作為新作中玩家操作的角色。故事的情節延續了前作,瓦力歐試圖收回被奪走的城堡,一路上擊敗敵人的同時,瘋狂收集金幣和寶藏,基本操作玩法繼承了任天堂一貫的優良傳統,關卡中大量的分支路線讓玩家有了豐富的探索樂趣。本作優異的整體表現,也使得瓦力歐成為任天堂宇宙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眾多瓦力歐遊戲也從此出現。
07.《馬力歐醫生》(Dr. Mario),1990年9月27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534萬套

這款遊戲的FC版當年在國內非常流行,很多組裝合卡里都有出現,而GB版則是和FC版同時發售,任天堂通過《俄羅斯方塊》看到了「消除」這種當時新穎玩法的巨大魅力,於是決定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王牌。本作雖然頂著馬力歐的招牌,但其實就是打醬油性質的旁白客串,翻轉下落等操作規則依然簡單,讓喜歡休閒的玩家有了更多選擇,經典的背景音樂更是令人難忘。
06.《超級馬力歐樂園2》(Super Mario Land 2),1992年10月21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1118萬套

任天堂在GB掌機推出的《超級馬力歐樂園》,由於硬體受限等原因整體表現有很大提升空間,很長一段時間裡也不被認為是系列主線作品,而本作在全方面都得到明顯提升,關卡內容更接近家用機體驗,最重要的就是加入了瓦力歐這個全新的角色,其造型和能力深受玩家喜愛。遊戲千萬級別的銷量表現,充分展現了任天堂的實力,在掌機平台同樣可以做出精品動作遊戲。
05.《寶可夢 黃》(Pokemon Yellow),1998年9月12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1464萬套

相信有很多國內玩家是通過本作開始對《寶可夢》遊戲瘋狂痴迷,遊戲發售時正值彩色版GBC開始普及,而以超人氣角色皮卡丘為主要內容的《寶可夢 黃》,在之前《寶可夢 紅/藍》引擎基礎上,展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其更接近原版動畫的故事情節,讓那些粉絲稱讚不已,即使放到現在,也是那些第一次接觸《寶可夢》用戶的最佳選擇。遊戲開始後你將直接獲得一隻皮卡丘,這位主角會一直陪伴你冒險,就像是最親密的好朋友,玩家照顧它會有強烈的成就感,經典的叫聲在當時的硬體平台也算是奢侈品,同時畫面顏色表現更是遠超前面的版本,其銷量表現實至名歸。
04.《超級馬力歐樂園》(Super Mario Land),1989年4月21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1814萬套

作為GB掌機的首發遊戲之一,自然少不了馬力歐這個白金招牌,任天堂並沒有直接照搬FC版內容,而是決心打造出GB專屬原創體驗。本作場景設定在莎拉沙大陸而不是傳統的蘑菇王國,黛西公主首次在遊戲中亮相,現在來看本作的畫面表現和關卡內容都顯得比較簡陋,但能夠以便攜形式玩到正統馬力歐動作遊戲,對玩家無疑有著巨大吸引力。
03.《寶可夢 金/銀》(Pokemon Gold/Silver),1999年11月21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2310萬套

《寶可夢》系列在GB時代可謂風光無限,到了1999年末硬體生涯末期,任天堂又推出了大幅進化的《寶可夢 金/銀》,針對彩色GBC重新設計的全彩畫面比起最初的黑白版本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也沒有拋棄老用戶仍然兼容之前的設備。遊戲的故事設定在初代三年之後,場景根據現實中日本關西和東海地區設計,可以看到很多知名建築的影子,甚至還原了東京和大阪之間的新幹線,除了增加100種寶可夢外,時間系統和親密度等玩法都讓用戶有了新的樂趣,優秀的表現幫助任天堂再次掀起一波寶可夢熱潮。
02.《俄羅斯方塊》(Tetris),1989年6月14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3026萬套

這個名字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使非專業遊戲用戶也對這個風靡全球的方塊印象深刻,最早由蘇聯程序員帕基特諾夫在PC端開發,不僅自身玩法設計優秀,更是由於當年不同平台版權的混亂,導致了一場智慧財產權鬥爭,蘋果Apple TV 將其經歷改編成同名電影,最終任天堂拿到了家用機和掌機《俄羅斯方塊》版權。
當時任天堂美國分部總經理的荒川實,對這個適應全年齡的休閒遊戲非常欣賞,認為和即將推出的GB掌機簡直是絕配,事實也完全證明了他的判斷,雖然沒有任何故事情節和角色,完全憑藉一看就懂的規則,加上隨時隨地遊玩的特性,迅速成為了風靡全球的熱門。與此同時還出現了大量組裝版《俄羅斯方塊》掌機,低廉的價格使其在國內也廣泛普及,前一段時間麥當勞還推出了麥樂雞造型復刻版。《俄羅斯方塊》和GB掌機可以說是相互成就,沒有GB這個走到哪裡都可以玩的平台,遊戲恐怕也不會這麼容易被廣泛人群熟知,絕對稱得上天生為掌機而生的不朽經典。
01.《寶可夢 紅/綠/藍》(Pokemon Red/Green/Blue),1996年2月27日發售,任天堂發行,全球銷量3137萬套

GB掌機在遊戲歷史中有著革命性價值,不僅是打造出以便攜和持久為核心體驗的設備,更是對軟體開發有著開拓意義,玩家在隨身遊戲中究竟能有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任天堂給了我們近乎完美的解答。《寶可夢》初代作品在傳統RPG玩法基礎上進行了全新改造,以現實中日本為原型設計場景,融入了大量收集養成元素,整體節奏非常適合掌機用戶的碎片化時間,獲得巨大成功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要選出最能體現GB掌機特性的遊戲,那麼本作當之無愧。
任天堂GB掌機曾經誕生了大量優秀作品,儘管這些遊戲現在看起來有些簡陋,但在當年娛樂手段並不發達的條件下,給我們留下的經典回憶卻是永久難忘。時至今日即便是使用模擬器重溫,其遊戲性也毫不過時,更是便攜遊戲最簡單極致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