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阿蒙
「急!農民伯伯的『野生LABUBU』滯銷了!快幫幫我們!」

圖源網路
「不是農民伯伯們『種』的LABUBU不好,只是農民伯伯們不懂的把產品帶出村莊,才會導致滯銷.......農民伯伯不知道什麼是LABUBU,只知道這個東西賺的比菜多。」

如果你某天偶然經過一個鄉下的農村集市,看到遍地的「野生LABUBU」,那可千萬不要驚訝,這要放在在過去......好吧,至少半個月前那可是香餑餑嘞。

可惜除了第一批嗅覺靈敏的「農民伯伯」從尾貨工廠里掃到了最後幾個庫存,賺了個盆滿缽豐,後面來得晚的,手裡就只剩下了歪瓜裂棗的盜版LABUBU。

然而,當官方正規渠道入手的正品LABUBU也幾乎跌回到了原價的今天,盜版LABUBU卻在海外闖出了自己的市場與亞文化圈。
它甚至有了專屬於自己的名字——「LAFUFU」。

這個名字是TikTok博主們幫它想的,在海的另一邊,這些丑東西們被這群人視為新的掌上明珠。
從各種渠道、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購來的LABUBU盲盒裡拆出千奇百怪的異形LAFUFU(『F』是FAKE假貨的意思),這類Reaction短影片成為了TikTok博主們上個月最簡單的流量密碼。

從單一影片到搞笑合集,隨隨便便一條帶有「LAFUFU」標籤的影片拿出來都有百萬播放。

這些LAFUFU們丑得多姿多彩,有的多了兩條腿,有的少了兩隻眼睛,更有的直接從北歐躍遷到了南非。

甚至有KPOP愛豆,靠著買到盜版LABUBU逆向出圈了。

illit女團成員李沅禧
而這只是開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海外人民對LAFUFU的熱情借著TikTok短影片的推動飛速上漲,儼然已經遠遠超過了一板一眼的正牌貨。
就連被認為是LABUBU「帶貨始祖」的BLACKPINK泰國成員LISA,也在自己的INS分享了盜版產品,並刻意地配文「LAFUFU」。

圖中這隻盜版的LAFUFU,正品在鹹魚可以賣到400塊
而這背後的推手與文化現象,可遠遠不僅僅是「抽象」那麼簡單。讓我們先把目光放回到始作俑者——LABUBU。
如果你還不認識這個齜牙咧嘴的小傢伙,那麼我有充足的理由認為你一定是外星剛剛派到地球的間諜。

幾乎從2025年新年伊始,這個泡泡瑪特旗下的國產盲盒IP的熱度就愈演愈烈,終於燒到今年下半年,成為了世界級的頂流。

這個形象來自泡泡瑪特簽約設計師龍家升(Kasing Lung)筆下的北歐森林精靈THE MONSTERS軍團,你也許在其他領域見過這個軍團的其它成員。關於它們的故事,你可以在龍家升的繪本《精靈三部曲》找到,本文就不過多贅述了。
冷知識,LABUBU不僅有性別,而且是個女孩。

根據泡泡瑪特2024年財報顯示,LABUBU所在的MONSTERS系列全年收入超過30億,貢獻了其超過35%的全球銷量。今年的全面出圈更是讓泡泡瑪特今年第一季度海外收入同比暴漲了480%,美洲市場更是離譜的飆升了大約895%-990%。
或許當下「國產最賺錢的二次元IP」的稱謂得主,真就這樣有了定數。

LABUBU風頭正盛時泡泡瑪特的股價
而且這次還真不是國人的自娛自樂,也不算是商家的「出口轉內銷」話術。從K-POP一線愛豆到「過氣」DIVA現美妝博主Rihanna,再到凌晨卡BUG搶購倒賣的二道販子,LABUBU真就是火成了你我都買不到的摸樣。

最離譜的時候,原價99元的盲盒隱藏款LABUBU,在黃牛手裡能炒到7800元。就算是略顯「過氣」的現在,你也很難在二手市場買到接近原價的普通款式。

在這樣的前提下,便宜大碗的LAFUFU便應運而生了。

圖源水印
一邊是合作工廠偷偷倒賣無官方標誌認證的「尾單」,另一邊是猖獗的盜版廠商自尋出路購入同款材料飛快復刻。在我國東南部堪稱世界第一的手工業的加持下,LAFUFU的誕生,其實遠比我們預想的要早得多。
不僅僅是LAFUFU,連「LABABA」、「LAGOGO」等格式相似的商標名,也已經全部被外部公司註冊成了商品,這下更能名正言順的走出口了。

海外第一例盜版LABUBU新聞發生在去年年底的新加坡
但俗話說的好,銷路是第一生產力。這也不是資訊閉塞的舊年頭了,短影片平台隨便一刷就滿屏都是「如何辨別LABUBU與LAFUFU」,那這盜版貨到底是怎麼賣出去的?

cr. poxelianska
最大功臣,還得是TikTok。相關數據顯示,僅今年4月,泡泡瑪特在TikTok Shop 的銷量額就高達480萬美元,比3月暴增了89%。
更令人矚目的是,在清清楚楚標明了是賣仿冒品牌的TikTok店鋪里,LAFUFU也擁有著不俗的熱度與銷量。

也就是說其實大部分TikTok買家們都再清楚不過,自己手裡拿的是山寨而不是正品,但他們卻依然按下了付款按鈕。事實是,國內網際網路天天反思自己人版權意識薄弱,但其實海外買家「知山買山」也不在少數。
根據Anaqua2023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調查中46% 的美國人承認曾購買過仿冒品,其中30% 表示自己曾經「多次」故意購買。


他們把自己的行為解釋為「精明消費」。
用LAFUFU的案列來解釋那就是,這些買家面臨一股自己也摸不清頭腦的風潮時,會選擇先低價入手盜版,藉此來評估自己是否真的喜愛或需要一隻溢價離譜的時尚小掛件。

不僅僅在海外,國內部分年輕人在面對LABUBU的鋪天熱潮時也意外地理性回流,展現出了超乎以往的「冷靜」。
他們給LAFUFU的代號是「祖國版」,小紅書甚至能找到專門的購買攻略與測評分享,而這些帖子留言區裡的他們都為自己的「理性」而自豪。

當然這其中也有「打卡」心理的驅動。時尚弄潮兒並不真的需要LABUBU,只需要它出現在他們的照片或短影片中就行,這麼看來,先低價快速入手一隻高仿,才是明智的「理性」選擇。

這股「精明消費」的熱潮,讓LAFUFU進入海外市場變得輕而易舉,而後續TikTok市場的火爆,則更像是一種「表演性消費」。

正如前文提到的,LAFUFU的醜陋,讓越來越多的海外博主靠購買LAFUFU的反應影片賺到了流量,也有人只是曬出「奇行種」LAFUFU的照片就能獲得百萬的按贊量。
這些高流量的圖文短影片,讓LAFUFU真正進入了美國消費者的視野中,眼紅流量的更多普通年輕人們自發地「故意」入手了LAFUFU,甚至在TikTok開啟了「最丑選舉」。

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如此輕易地接受盜版,隨著傳統輿論對LAFUFU的攻擊,追求特立獨行的海外年輕人開始將LAFUFU看作對抗品牌霸權的象徵。
他們把購入異形LAFUFU的體驗形容為「收養殘疾狗狗」,開啟了「拯救LAFUFU」的行動,用紋身、美妝、換瞳的形式改造手裡的「小可憐」。

早在LAFUFU之前,美國年輕亞文化群里就有將佩戴廉價、粗糙、明顯盜版的飾品作為對傳統主流審美和消費主義對抗的文化現象。
而LAFUFU的出現,更被他們視為具有一定影響力「反抗」的新星。

*機翻,拉夫弗=LAFUFU
不管是它「背刺」資本的出生,還是「故障美學」般的肢體構成,更別提這一路上美國MZ世代盤據
地TikTok平台的「自嘲」文化加持,LAFUFU實在太適合作為海外年輕人的新亞文化圖騰了。
或許未來,它能像黑皮Hello Kitty或者是Gloomy Bear這樣成為亞文化精神的具象化代表。

此外,還有一些人則把自願購買LAFUFU視作對品牌飢餓營銷的嘲諷。國內買家大多都屬於這一類。
然而不管人們願不願意,從數據和時間上顯示,LAFUFU流行文化的出現反而才是助推LABUBU最終成功進軍海外的最後一道浪。

值得那群人慶幸的是,至少從現在來看,當LABUBU的熱潮已然悄悄褪去,LAFUFU帶來的文化現象卻被保留了下來。
在LAFUFU專屬的Reddit社區和TikTok標籤里,人們已經開始逐漸收集整理不同渠道能買到的LAFUFU種類,其中飛機、四腳獸、無臉的形態最受歡迎。

或許就像他們最開始期待的那樣,總有人會發現「殘疾小狗」的美麗,並帶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家。

......這個就算了吧
但說得再多,LAFUFU再「野生」、再「亞」,我們還是無法避免地聊到LAFUFU最大的問題所在——侵權與盜版,這是它立足的核心,卻也是它終究無法被主流文化認可的關鍵。
它像一張拙劣的複印件,跑偏了、走樣了,卻又在某種機緣下被重新賦予了意義。它被調侃、被寵愛、被紋在了皮膚上,也被送進了行李箱、TikTok 和海外亞比的櫥窗里。
它不是主角,卻成了「現象」。


當泡泡瑪特終於製造出了一個全球認可的國產IP角色,我們實在沒辦法像海外媒體一樣簡單地笑著把它的殘次複製品捧上神壇。
小紅書標籤里的「祖國版」,某些意義上更像是一種嘲諷。我們能從近半年相關查封新聞的頻率里看出泡泡瑪特的無力,卻也只能看著農村市集和TikTok上大大方方擺出來的盜版貨而啞口無言。
「F」代表的,應該先是FAKE,後才是F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