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昨日(8月20日)公布向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長期額外反傾銷關稅的最新建議,較現在執行中的6月公布臨時稅率略有下調。臨時關稅在7月初生效,但以保證金形式收取。相關中國電動汽車關稅稅率還未有最後定案,現在歐盟仍在收集各方意見,同時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稅率最後可能會有所調整,甚至撤回。
假如談判未能產生其他解決方案,長期額外關稅將會在11月2日正式生效,並為期5年,之後或會續期。與現在實施中的臨時關稅不同,長期額外關稅需要獲得歐盟成員國通過才能夠推出。歐盟現在向中國的電動汽車設有10%關稅,而額外關稅則在這基礎上追加,不同車廠的稅率有所不同。最新公布的稅率下調,不同廠商各有不同,比亞迪由原來的17.4%下調至17%,而吉利則由19.9%調整至19.3%,上汽集團就由37.6%減至36.3%。
減幅最大的是Tesla,額外關稅稅率由20.8%大幅減少至9%。《金融時報》引述歐盟官員指Tesla的上海廠房,因為中國政府的地價補貼、利得稅優惠和較低價格購買電池等支持,故此需支付額外關稅。至於Tesla稅率較低的原因,歐盟解釋關稅厘定與各車廠獲得中國政府補貼的程度,還有結構差異有關,例如融資依賴中國政府的程度,Tesla就與中國車廠不同。此外,車廠有否配合調查也是影響稅率的重要因素。
歐盟同時宣布臨時關稅沒有追溯力,並表示在反傾銷調查期間未向歐盟出口的車廠將會視為新出口商,其額外關稅為21.3%,與配合調查的車廠一致,而不是不配合調查廠商的36.3%稅率。
數據及圖片來源:c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