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OpenAI開發的人工智慧聊天生成機器人ChatGPT正在全球範圍內引起熱潮。最近,在影片生成AI「Sora」上線後,OpenAI計劃開發一款專門針對AI的硬體,有日本媒體稱這將是自2007年iPhone發布以來科技硬體領域最大的變革。
根據日本新聞的報道,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兼CEO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近日訪問日本,預計他將在今天(3日)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他在1月27日接受日經採訪時表示,將與蘋果前設計師喬尼·艾夫(Jony Ive)合作開發AI設備。
阿特曼提到,OpenAI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推出AI原型機。他認為AI在人與機器互動方面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因此應該出現一種全新的硬體形態。
自2022年推出以來,ChatGPT的全球用戶已超過3億,OpenAI希望通過這款AI設備在軟體和硬體方面在AI市場上都能領先。與蘋果通過iPhone觸控屏新的用戶界面設計相比,阿特曼認為AI硬體的關鍵在於「語音」。
他還透露OpenAI有意進軍半導體領域,自主開發專門的AI晶片。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在研發各自的AI晶片,以提升運算速度和效率。
此外,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的第二天,OpenAI宣布與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和甲骨文(Oracle)等公司合作,啟動耗資5000億美元的重大投資項目「星際之門計劃」(The Stargate Project),目的是在美國本土建設AI基礎設施。
軟銀將負責「星際之門」的財務事務,而OpenAI則負責管理和建設運營數據中心。該項目源於2024年OpenAI與微軟共同打造的超級電腦,命名靈感來自1994年的科幻片《星際之門》,影片中星際之門是通往其他世界的門戶。
由於預算龐大,「星際之門」被外媒稱為「AI的曼哈頓計劃」(人類首個原子彈的研發計劃)。
阿特曼通過日經唿吁日本企業參與「星際之門」,他表示:「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項目,涵蓋基礎技術到頂層應用,我認為這裡有很多合作機會,包括在晶片領域。」
近期,中國初創公司DeepSeek推出的AI模型引起了全球關注,聲稱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達到與OpenAI模型相當的表現。同時,微軟和OpenAI正在調查DeepSeek是否未經授權獲取了OpenAI技術輸出的數據。
OpenAI也向美國政府提出政策建議,警告如果不吸引日本和中東等全球合作夥伴投資AI,美國可能會在競爭中落後於中國。
提到DeepSeek,阿特曼承認:「DeepSeek的模型顯然很優秀,這提醒我們邏輯推理仍然是AI領域的熱點,未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不過,他補充道:「這種能力水平並不新鮮,我們早已開發出這個級別的模型,並將持續改進更好的模型。」
阿特曼指出,中國在AI領域的發展已明顯追趕上美國公司,並警告不法分子可能會將先進AI用於軍事或其他不當用途,「如果威權政府濫用強大的AI來鞏固權力,那將會是個大麻煩。」
「星際之門」計劃已成為川普總統任內的代表性政策。而在前總統拜登執政期間,美國當局試圖通過強制性安全要求來監管AI發展,舉措與川普政府截然不同。
「星際之門」的目標是放寬監管限制,鼓勵對AI公司的投資,以增強美國在該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阿特曼認為川普在應對基礎設施需求以及科技政策的決策上「迅速而明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有人擔心川普政府放寬監管可能危及AI安全,但阿特曼則提出建立國際監督機構的構想,以監控AI開發過程中的潛在危險,防止AI成為人類社會的威脅。
「當我們掌握這些具有全球潛力和重大影響的技術時,需要某種國際框架或方案,」阿特曼指出,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就是一個例子,他認為AI也適用於同樣的邏輯,「如今世界上存在許多不同監管方法的討論,這將由各國元首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