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們提到《咚奇剛 蕉力全開》絕對值得期待,留言區一定會有人質疑,甚至還有小夥伴說我們是不是收了任天堂的錢在這吹!講真,真要是任天堂給我們塞錢,那這絕對是我遊戲生涯中的最高成就
《咚奇剛》這個系列,確實不是所有人都第一眼就感興趣的類型,主角是一隻看起來憨憨的猩猩,沒有美猴王那般帥氣,不像林克一樣英俊,比起馬力歐它更是沒有人形。在許多人看來好像又土又原始,甚至還有點搞笑。
但就是這樣一部表面上「呆頭呆腦」的遊戲,為什麼我們還沒玩上就敢說它是神作,甚至是年度最佳呢?今天我們就好好嘮嘮。

《咚奇剛》系列不是個突然蹦出來的冷飯IP,它是真正意義上的「任天堂開國元勛」。
1981年街機時代,《咚奇剛》以一己之力打響了任天堂進軍遊戲界的第一槍,甚至有傳說當年《咚奇剛》的街機在許多地方出現了故障,而導致故障的原因竟然是被塞入了過多的硬幣,足見其受歡迎程度。

但《咚奇剛》的高光時刻,還要等到SFC時代。
當時任天堂把這個已經半退役的老IP交給了Rare工作室——一家來自英國、技術天賦異稟的神級團隊。
Rare在SFC硬體條件極其有限的情況下,硬是用預渲染做出了當年幾乎能騙過眼睛的「偽3D」畫面,遊戲性更是頂級,再加上那手感一流的關卡設計,《超級咚奇剛》直接變成SFC銷量第二,僅次於《超級馬力歐世界》。
許多人說你買NS居然不玩《曠野之息》《奧德賽》,那NS豈不是白買了?《超級咚奇剛》在當時就是一模一樣的地位。

更狠的是,《超級咚奇剛》這麼頂級的作品還不是一部,Rare直接連續三年拿出三款神作——從《超級咚奇剛》到《超級咚奇剛3》,每一作都比上一作更精進、更複雜、更好玩。
大家把《咚奇剛》換成自己最愛的遊戲,就能感受到有多激動了,三年三款新作,放到今天是真不敢想啊!

這三部作品在歐美的影響力,直接讓《咚奇剛》和《馬力歐》《薩爾達》站在了同一個高度。
到了N64時代,《咚奇剛》成功轉型為3D動作遊戲,推出了《咚奇剛64》這款如今還被玩家津津樂道的經典。
雖然3D化讓開發周期和成本都增長了許多,再加上隔壁PS的競爭,導致銷量沒有SFC時期那樣炸裂,但在遊戲設計層面,《咚奇剛64》卻是3D平台冒險的先驅之一,至今仍有許多玩家認為它在系統和內容密度上的探索,甚至比同時期的《馬力歐64》還要有深度。

Wii時期,《咚奇剛》又回歸橫版,《咚奇剛歸來》作為新生代作品獲得了超高評價,不僅打磨極致的操作手感,還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設計美學。
這款遊戲後來還在3DS推出了加料移植版,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更多關卡。
而在今年,本作以《咚奇剛歸來HD》的形式登陸NS。但可惜的是,因為NS上已經有了《熱帶凍結》珠玉在前,這款HD的製作效果也不是很好,加上NS已經是大末期,許多玩家本就不怎麼關注這些冷飯了,而且咚奇剛在國內更是頂著冷門debuff,因此這款作品並沒有掀起什麼水花。

相比之下,如果今天要在NS上回顧《咚奇剛》2D作品的話,WiiU時代誕生的《熱帶凍結》依然是最優選擇,被譽為「2D橫版動作遊戲的天花板」,哪怕是《馬力歐》系列也要自愧不如。
說到這兒你大概已經看出來了——這是一個從未翻車、幾乎部部封神的系列。
而這次《咚奇剛 蕉力全開》又在此基礎上追加了一個更無敵的buff——由EPD8負責開發。
你可能不認識這個開發組的代號,但一定聽說過他們的代表作:《超級馬力歐 奧德賽》。

《奧德賽》的成功,靠的就是把每一寸關卡都做成有趣的探索樂園,而不是只給你一個方向衝到底。
而目前來看,《蕉力全開》不僅延續了這種精緻的箱庭,更是利用咚奇剛本身獨特的風格,以及NS2強大性能的加持下更進了一大步。
我們知道,很多玩家看預告片時不以為然,覺得猩猩扔石頭、挖地、翻滾跳躍這類操作好像不夠「高級」,但別忘了,當年《馬力歐 奧德賽》《馬力歐驚奇》剛公布的時候,同樣有許多不了解的玩家看不上。
許多遊戲是要你親自上手之後,隨著「起承轉合」一層層遞進,才能真正感受到其遊戲設計的頂級。任天堂最擅長的,恰恰就是把「深度」藏進「傻裡傻氣」的表皮里。

許多玩家喜歡調侃隔壁索尼的《宇宙機器人》,你別說,小編我早在它放出第一個預告片時就已經迫不及待想玩,而且最終也是首發五百多塊買的數字版——當許多人根本瞧不上它的時候。
《宇宙機器人》最厲害的,是它包含了無數第三方遊戲的角色形象和彩蛋,對於遊戲玩得非常多、非常雜的玩家,它所能帶來的情緒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但是,它卻是一款非常缺乏深度的遊戲,許多遊戲機制都非常淺。

什麼叫深度呢?簡單理解的話,《奧德賽》中的踩帽跳就是深度的一種體現,遊戲中除了萌新也能獲得的大量獎勵,還存在許多需要不斷練習,不斷發現技巧才能獲得的獎勵。而且這些技巧並非是利用bug,而是任天堂早就事先為你準備好的。
如果要找個差不多的遊戲,《宇宙機器人》在深度上也就和《碧姬公主 表演時刻!》一個水平。但要論玩法設計的深度,別說《咚奇剛》了,連《星之卡比 探索發現》都比不上。
所以從遊戲設計的層面來看,拿《宇宙機器人》和《咚奇剛》比,實在是太瞧不起《咚奇剛》了


那麼最後,這樣一個在任天堂有著第一歷史地位、系列正作從未翻車、最新作由任天堂最強開發組負責的遊戲,我實在想不到任何「無緣神作」的可能性。如果連這樣一款遊戲都翻車了,那任天堂真的是該倒閉了!
當然,遊戲品質高不高是相對客觀的,大家喜不喜歡那是每個人主觀的。許多玩家說不喜歡猩猩這種動物、不喜歡咚奇剛的形象,這都很正常,沒必要爭個是非對錯。
但相比起擔心遊戲品質,倒不如擔心一下本作發售後NS2大概率會漲價的問題,如果對本作有興趣的話,這兩天應該是最近入手NS2的末班車了,下次可能就要等年底了!
至於這款遊戲能把「天花板」抬高到怎樣的新高度,我們會在發售後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評測,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