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月後的7月26日開始,四年一度的全球奧運盛事即將在法國巴黎開幕。
隨著各路媒體開始探訪奧運選手們即將入住的奧運村,一個問題開始引發全球範圍內的熱議:運動員的房間裡沒有裝空調,至少說沒有我們傳統認知里的那種空調。
縱使巴黎奧運會的官員們表示,預期在室外溫度達到41攝氏度時,大多數房間的溫度將保持在28度(運動員們也需要在白天關閉百葉窗保持室溫),同時還會配備電風扇。多國奧運代表團已經明確表示「不信」,將自行攜帶空調參會。
美國奧委會首席執行官莎拉·赫什蘭在上周的簡報會上表示,美國奧委會將負責給運動員房間裡配備空調。
而據媒體本月早些時候統計,加拿大、英國、義大利、德國、希臘、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已經表態會為代表團成員提供便攜式空調設備。這些國家要麼準備提著空調去參賽,或者直接在法國當地採買。
希臘奧委會主席Spyros Capralos公開喊話稱將「不惜一切費用」為運動員購買空調。澳大利亞奧委會則預期將花費超過10萬美元「讓運動員保持涼爽」,該機構負責人Matt Carroll曾表示,即使非常讚賞法國方面出於碳足跡的考慮不裝空調,但奧運會是一場高水平的比賽,澳大利亞運動員不是去巴黎「野餐」。
據悉,日本代表團的官員也表示,出於「安全和保障」的理由,將會給運動員乘涼支付費用。日本官員透露,主辦方會提供一個需要額外收費的附加設施清單,日本代表團會選擇購買。
當然,「用不用空調」一事也再一次顯示出這個世界的參差。烏干達奧委會主席唐納·魯卡雷就對媒體表示,「我們沒有深厚的錢包」。
對於「空調問題」,巴黎市長Anne Hidalgo強調稱:「我認為我們必須在兩個方面信任科學。首先是科學家告訴我們的事實,即我們正處於(氣候)懸崖邊緣。每個人、包括運動員,都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其次,當科學家幫助我們建造建築物,讓我們能夠不用空調時,我們也必須信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