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消息,日前,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公布了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6.88億歐元,同比暴跌55.8%,同比下降 8.6%。
作為其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市場的下滑尤為顯著,上半年中國市場銷量僅為29.32萬輛,同比下滑14%;第二季度同比下滑率更是達到了19%。而更大層面數據顯示,亞洲市場銷量下滑16%,總量為38.90萬輛;而全球市場,奔馳上半年累計銷量為107.63萬輛,同比下跌8%,其中純電動車銷量也下滑14%,僅為8.73萬輛。
當然,利潤驟降,其背後的原因也是多樣性的。首先是美國關稅問題,此前,美國對歐盟和中國的汽車進口加征關稅,導致奔馳運營利潤率承壓。根據高盛預測,關稅將削減運營利潤率約1.5個百分點,累計財年影響或達約17億美元。
同時,奔馳本身的結構性調整,也對營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受到整體大環境影響,奔馳啟動了大規模的成本控制與裁員計劃,截至2027年削減生產和固定成本各約10%,德國本土工廠減產10萬輛,同時實施間接崗位的裁員方案。
儘管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但奔馳依舊錶示將繼續發力中國市場,比如在未來三年將推出多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新車,包括純電與插混車型。同時,奔馳將繼續聚焦高端豪華細分市場,通過AMG、高階G級及邁巴赫品牌拉升利潤率,並強化直銷渠道與客戶體驗,力圖在「油電雙線」戰略中尋得突破。
奔馳的現狀實際上也是整個德系豪華車行業的縮影:歐洲市場需求疲軟,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激烈競爭,豪華車降價愈演愈烈,導致毛利率持續下滑 。當然還有不確定的貿易政策、全球利潤空間被持續擠壓。
雖然奔馳已經制定了成本削減及產品攻勢計劃,聚焦中國市場本土化與高端車型布局,但盈利能否迅速修復仍面臨重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