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絲綢之歌》讓我意識到,我被現代遊戲的地圖功能慣壞了

2025年09月22日 首頁 » 遊戲速遞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頓悟?在某段關係里 —— 無論是和伴侶、家人、朋友、某個虛擬世界、手機 App、廚具還是其他什麼東西 —— 你突然意識到,自己對其過於依賴,已經達到了不健康的程度。我最近一次產生這種頓悟,是在我玩《空洞騎士:絲綢之歌》的時候,而讓我產生這種想法的對象,就是電子遊戲中的地圖功能。

剛開始玩《絲綢之歌》時,在發現初期沒有地圖可以參考時,我立刻產生了輕微的恐慌。如果我能更清晰地記憶起當年玩《空洞騎士》的經歷,我本來應該能料到這種情況,但我只玩過幾個小時《空洞騎士》,而且那已經是 7 年前的事情了。

絲綢之歌讓我意識到我被現代遊戲的地圖功能慣壞了

《絲綢之歌》是一款銀河城遊戲,這意味著「探索與發現」是它的核心體驗,它擁有多分支地圖、隱藏入口、捷徑、鎖鑰,以及讓你深深產生了興趣,但需要以後再回來探索的地點。整個遊戲基本上就是一個迷宮。所有這些都是寫在銀河城遊戲基因里的要素,即便沒有玩過《空洞騎士》也能立刻理解這些特點。而這類遊戲的關鍵就是:理解自己所處環境,弄清楚它們如何互相連接,並在恰當的時機折返。 

絲綢之歌讓我意識到我被現代遊戲的地圖功能慣壞了

這就是為什麼缺少地圖功能會讓我如此不安,即便我還在比較簡單的初始區域。我沒指望一個銀河城遊戲直接把整張地圖端上來 —— 畢竟它不是開放世界,我也沒那麼貪心 —— 但是就連我已經探索過的地方,都沒有一個可視化的輔助工具,這還是讓我蒙圈了。沒有地圖輔助記憶,我完全無法在腦海里拼湊出每個區域的地形。

歸根結底,真正讓我感到慌張的是,這個遊戲,它居然 …… 居然要讓我用自己的記憶力。

絲綢之歌讓我意識到我被現代遊戲的地圖功能慣壞了

在我終於遇到地圖商人沙克拉時,她也強調了運用自身記憶的重要性。(這話說得就好像我是偶然遇到她的,但其實我是慌裡慌張地專門查了攻略。)

沙克拉是個很棒的角色:她是一位氣場強大、身手不凡,還有著美妙歌聲的勇士。她會將地圖賣給你,但是每個區域需要單獨購買,而且你必須先在每個新區域裡找到她。

不僅如此,沙克拉甚至將現代遊戲地圖的標配功能拆分成了單獨的商品:用於標記休息點、傳送點、商販的圖標;能夠補充地圖資訊,並區分一個地方有沒有探索過的羽毛筆;以及用來自己在地圖上做標記的圖針。甚至用來在地圖上顯示自己位置的羅盤也需要單獨購買,而且還要占用一個裝備槽才能生效。 

絲綢之歌讓我意識到我被現代遊戲的地圖功能慣壞了

於是我花了一段時間刷念珠(貨幣),爭取儘快解鎖全部功能。但即便如此,每當我進入一片新區域、還沒解鎖地圖時,《絲綢之歌》又會讓我感到很不踏實 —— 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危機四伏,必須千小心萬小心。

通過將地圖的便利功能拆分成單獨的零件,並頻頻將地圖奪走,沙克拉和《絲綢之歌》的開發團隊 Team Cherry 讓我充分意識到了遊戲地圖是一個多麼重要的福利,也讓我意識到,它不僅可以給玩家提供巨大的幫助,也可以成為開發者的一把利器。如果我必須一邊遊玩,一邊努力將環境刻在我的腦海里,我是不是肯定會更加認真地觀察環境,試圖更加深入地理解關卡設計? 

絲綢之歌讓我意識到我被現代遊戲的地圖功能慣壞了

在一段沙克拉與大黃蜂的前期對話中,沙克拉很好地闡述了暫時移除地圖的好處:

大黃蜂:「沙克拉,你的地圖和工具都很精妙。很少見到手藝能與你比肩之人。」

沙克拉:「製圖術!呵!吧咔咯!這是我們部族的尋常手藝。最要緊的是在旅途中眼觀六路、保持頭腦清醒。

「勘探洞穴、記憶路線,認清自己在王國中的位置 —— 這是一項鍛煉戰士心智的任務。」

 「認清自己在王國中的位置。」嗯,說得好,《絲綢之歌》的確讓我對自己的認知更清晰了一些。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