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Google實驗證明降低量子運算錯誤率,量子糾錯完成里程碑

2023年02月24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Google實驗證明降低量子運算錯誤率,量子糾錯完成里程碑


Google用自家Sycamore量子處理器展示量子糾錯(quantum error correction)進展,Google量子AI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實驗證明,可通過增加量子位元(quantum bit,qubit)降低錯誤率,以運算大規模量子電腦,科學期刊《自然》(Nature)更在22日發布Google這項研究。

Google量子AI團隊目標是建造一台有約100萬個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但要發揮作用,必須能大規模執行量子算法。

「實現目標的唯一方法是引進量子糾錯」,論文作者之一Hartmut Nevan博士表示,團隊首次實驗證明,受surface code糾錯保護的量子位元確許可縮放,使量子運算錯誤率更低。

量子糾錯可通過跨多個物理量子位元編碼資訊,形成邏輯量子位元(logical qubit)保護資訊。合適條件下,構建一個邏輯量子位元的物理量子位元越多,邏輯量子位元就會越強。但若每個額外物理量子位元增加的錯誤超過量子糾錯優勢,這方法就行不通,會導致高錯誤率。

Google量子AI團隊使用稱為surface code的特定糾錯代碼,增加量子位元數量,可降低錯誤率,以49個量子位元製作邏輯量子位元的表現,勝過17個量子位元製作的邏輯量子位元,是人們第一次成功完成縮放邏輯量子位元的實驗性里程碑,研究成果更登上《自然》期刊。

Our latest quantum milestone, in@Naturetoday: for the 1st time ever,@GoogleQuantumAIhas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that it’s possible to reduce errors by increasing the # of qubits, bringing us a step closer to large-scale quantum computers.#GoogleAIhttps://t.co/NTh50sPjP8
— Sundar Pichai (@sundarpichai)February 22, 2023

Google首席執行官皮猜(Sundar Pichai)表示,這讓Google離大規模量子電腦更進一步。

Google突破大幅改變操作量子電腦方式,不再逐一處理量子處理器的物理量子位元,而是將一組量子位元視為一個邏輯量子位元以降低錯誤率,實現有用的量子算法。

(首圖來源:Google Blog)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