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英偉達CEO黃仁勛與Zoom CTO 黃學東在2025年斯坦福AASF峰會爐邊對話實錄

2025年08月01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2025年7月26日,斯坦福大學見證了一場有含金量的對話。在亞裔美國科學家峰會(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AASF)的爐邊談話環節,兩位在AI領域舉足輕重的亞裔美國科技領袖,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Jensen Huang)與Zoom首席技術官黃學東(Xuedong Huang),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英偉達CEO黃仁勛與ZoomCTO黃學東在2025年斯坦福AASF峰會爐邊對話實錄

黃仁勛大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按照最新成績計算,他把一家初創公司帶領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的晶片巨頭。而黃學東,作為語音識別和人工智慧領域的泰斗,曾在微軟服務30年,創立並領導了微軟的語音技術團隊,推動實現了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等多個領域的人類水平突破,現正帶領Zoom在AI時代開啟新的征程。

而AASF則是一個致力於促進亞裔美國學者學術歸屬感、開放性、自由和平等的非營利組織,這次2025年年會在斯坦福大學舉行,匯聚了工程、技術、生命科學等領域的傑出亞裔美國先驅。

在對話中,黃仁勛談到母親教自己英語(在自己還不太懂英語的情況下)。他說令人驚嘆的是,這就是華裔精神:上一代可以教孩子如何做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做的事情。

時間: 2025年7月26日

地點: 斯坦福大學

活動: 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 (AASF) 亞裔美國科學家峰會

開場

黃仁勛: 首先,我今天說的所有聰明的話都是因為我上過斯坦福。(全場笑聲)而任何不太聰明的話,那是因為……(笑)

黃學東: 那我們從哪裡開始呢?我想問的第一個問題是,您在CUDA上下了一個重大賭注,這個賭注幾乎讓您的公司破產。您堅持推進,克服了當時許多人的抵制和懷疑。而這最終成為了您最大的成功故事之一。有什麼時刻您想與這裡的觀眾分享嗎?另外,您認為貴公司在未來20年需要下的下一個重大賭注是什麼?

關於創新與賭注

黃仁勛: 我想告訴你一些我們做出的重大賭注,並解釋導致這些賭注的推理過程。

第一個重大賭注是在1993年。我們認識到,僅靠通用計算——也就是在CPU上運行的應用程序——不可能解決我們面前的許多有趣問題。原因是,通用工具在任何類別的發展中都很重要——通用汽車、通用房屋、通用的任何東西。但隨著時間推移,如果這個類別要擴展,它會細分以滿足重要的利基需求。

在計算領域,通用架構顯然可以運行任何東西。但對於專門的算法——可能是流體動力學、粒子系統、結構化數據處理、電腦圖形、信號處理——這些極端計算算法並不適合通用電腦。所以我們設想創造一種加速系統,可以增強CPU並解決這些有趣的問題。

專用系統的問題是市場太小。如果市場太小,就很難創造研發飛輪,為中央處理器增加足夠的價值——當時全世界都在投資CPU。這就是挑戰:如何找到既能解決有趣問題的極端能力,又有足夠大的市場來創造飛輪?

所以我們想發明這種新的計算方式。如何開始呢?我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公司的第一個偉大想法是影片遊戲。

原因是影片遊戲使用的3D圖形在當時計算上極其困難,需要Silicon Graphics超級電腦來生成圖像。我們說,如果我們能創造一個系統,以非常經濟的方式實現這一點,同時找到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呢?

問題是,3D圖形算法需要發明,為3D創造影片遊戲市場也需要發明。所以我們公司當時的問題——你會看到這種模式一再重複——我們必須同時發明兩樣東西:技術和市場。

注意到人工智慧出現時,我對這個想法非常接受。你必須一方面發明技術,另一方面發明市場。使用加速進行科學計算而不是使用大量CPU,我們必須發明技術,發明編程方法和整個生態系統,以這種方式編程的市場。

這兩方面的問題我們都很擅長。1993年,我們觀察到在許多計算領域,你必須發明技術並發明市場。我們公司的這第一個支柱延續至今。

關於架構兼容性和CUDA

黃仁勛: 第二個重大想法是,如果你是一個計算平台,安裝基礎和開發者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當然,這個觀察對今天創建平台的任何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但在當時,我們讓所有加速器在架構上兼容的想法是革命性的。這是第一個架構兼容的加速系統,至今仍是。我們稱之為UDA,最終加了一個字母,變成CUDA。但UDA始於1994年。

這個概念,這個架構,這個抽象架構——NVIDIA的架構是抽象的,因為它是硬體平台,是裸機,但它是虛擬化的。這至今仍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發明,我們仍在維護它,對我們公司非常重要。這使我們能夠繼續發展開發者生態系統,創造越來越大的安裝基礎。安裝基礎越大,開發者越多;開發者越多,越多人購買你的產品,創造更大的安裝基礎。這個飛輪始於1995年。

然後下一個突破當然是CUDA。CUDA的問題是,這是我們第一次投資,其中硬體投資、矽投資位於這個圖形晶片內部。記住,我們發明了GPU這個東西。這個GPU是為可編程圖形設計的——我們發明了可編程圖形。

當我們在上面加上CUDA時,CUDA的成本,這個新功能的權重,超過了它下面所有東西的總成本。你不能在不破產的情況下讓公司成本翻倍。這不存在。

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在沒有應用程序的情況下,我們如何讓平台成本翻倍?我仍然記得處理這個挑戰的情景。我們必須做出一個本質上是生死攸關的決定。問題是:如果我們建造它,他們會來嗎?最終我說的是:如果我們不建造它,他們就不可能來。

你必須相信你所相信的。直到今天,NVIDIA員工還會把這話扔回給你。如果有一項投資、決定或策略我們想要追求,但沒有證據表明它會成功,零證據表明它會成功,有人會說:"嗯,你必須相信你所相信的。"

但這是我們公司的核心。如果你看看我們建造的所有東西——所有系統,我們會談到其中一些——你必須相信你所相信的,並追求那個信念。當然,信念必須來自第一性原理思考。你不能隨機想出一些瘋狂的信念然後就跟著走。信念必須來自第一性原理的電腦科學、物理學或經濟學,第一性原理推理加上靈感。這種原理性思考,因為基礎思考在我們所做的一切中都非常重要。

但當我們最終達到一個信念體系,一個願景,如果你願意這麼說的話,那麼你就要每天進行直覺檢驗。我總是在重新評估我們的決定。不斷重新評估我們的策略和決定,如果導致該策略或決定的假設發生變化,那麼你必須重新考慮評估。

那是一個重大決定,我們相信我們所相信的,並堅持下去。

關於亞裔美國人的成就和AI革命

黃學東: 太棒了。這是亞裔美國人高成就獎頒獎典禮。我想藉此機會問,作為一名亞裔美國人,您帶領公司達到了4萬億美元的估值,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您在過去10年取得了驚人的突破——GPU的性能提高了10萬倍。這些驚人成就背後的人性故事是什麼?

黃仁勛: 是的,有幾件事。摩爾定律是每5年10倍,所以10年100倍。而在過去10年中,我們將人工智慧推進了大約10萬倍。

第一個觀察是,我們的計算平台使我們能夠改變算法、改變架構、改變系統、改變矽片,基本上同時改變我們進行基礎計算的方式。我們擴展了對計算的思考方式。

大約十年前,我告訴公司,整個數據中心將成為一個計算單元,一個人將能夠編寫一個應用程序,激活數據中心中的每一個處理器。這個想法以前從未存在過。

我們推理:如果這個未來發生了,我們必須重新發明什麼?NVIDIA必須擅長什麼?我們如何思考自己的工作?注意我們從晶片公司變成了現在建造整個數據中心的公司。現在對我們來說,一台標準電腦可能價值500億美元。500億美元是一項巨大的事業。

我們是一家今天可以從零開始的公司——我可以想像面前有一張白紙,從頭開始設計整個巨型電腦。我們建造了其中的每一項技術。重新定義我們的公司對於達到今天的成就至關重要。

那麼10萬倍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分解回第一性原理。記住摩爾定律如此強大的原因是它是世界上見過的最大的技術力量、通縮力量、貶值力量。這是一個重大想法——10年前花費一美元的東西今天只需要一美分。

如果一些重要的東西10年前花費一美元而今天只需要一美分,這將如何改變你所做的一切?顯然,你可以以相同的價格做100倍規模的工作。這是一種思考方式。或者你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計算實際上是一種你不必擔心的商品。

如果你試圖解決計算問題,它的成本將不重要。等你弄清楚如何應用它時,價格和成本將下降100倍。現在應用10萬倍。

當計算和智能的成本每10年下降10萬倍時意味著什麼?它成為每個人都應該揮霍的商品。你應該揮霍它。這個觀察導致有人說,讓我們把世界上所有的數據都放入人工智慧網路模型中,從人類的所有數據中壓縮、記憶和泛化。這是一件大事。導致了大語言模型。這個觀察來自於認識到現在便宜了10萬倍。

關於AI的未來影響

黃學東: 這是所有AI進步背後的驚人故事。如果你想想10年前,行業實現了第一個人類水平的語音識別。今天,谷歌和OpenAI都達到了奧運金牌的里程碑。10年,都使用您和您的公司創造的GPU。

那麼告訴我們,您認為AI將會是什麼樣的?AI真的會奪走我們所有的勞動和工作嗎?如果是這樣,您會對您的孫輩說什麼關於人類目標感的話?

黃仁勛: 是的,顯然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讓我們再次理性地推理。

第一個觀察是,在技術中,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是如此,從存在性證明到超人能力大約需要兩到三年。電腦視覺,超人水平,兩三年後。語音識別,超人水平,兩三年後。解決數學問題,兩三年後。AGI英偉達CEO黃仁勛與ZoomCTO黃學東在2025年斯坦福AASF峰會爐邊對話實錄,對吧?

所以我們知道AGI現在在解決數學問題、閱讀問題、科學問題方面達到超人水平,你能想像的每一個測試,解決測試,可能在不到兩年內達到超人水平。

我剛才說了一些話——解決測試。你們都知道參加考試是一種技能。它不會讓你從根本上變得聰明。成功的人和在學校表現好的人……無論如何,我遇到了我的妻子,我向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承諾。我當時17歲,我說,如果你每個周末和我一起學習,我保證你下個季度會拿全A。

那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承諾。但它實現了。原因是,如你所知,在學校表現好是一種技能。它不一定讓你成功。有很多人在學校不成功但在生活中非常成功。所以我的觀點是這只是一種技能。它和轉筆沒什麼不同。你知道,有很多亞洲人……現在就像……所以那只是一種技能。你不會因此得到工作。除非有一份關於轉筆的工作。

那不會讓你成功,但它是一種技能。考試考得好和解決問題,如你所知,是一種技能。所以AI將能夠立即快速地做所有這些事情。

現在,回到第一性原理,問:什麼是AI?AI是關於解決這些認知、推理、規劃、搜索問題。如果你能在這個背景下構建一個問題,我們現在可以以幾乎零成本、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快速解決它。

所以對於很多公司來說,這意味著你們公司的生產力,你們員工的生產力將大幅提高。你必須意識到,你和我,我們有一份工作,在我們的工作中有任務。這些任務可以被自動化。這些任務正在被自動化。但我們的工作不是。我們工作的目的不同於完成那些任務。它涉及那些任務。

所以現在那些任務將被非常好地完成。公司將變得非常有生產力。社會將變得非常有生產力。歸結為一件事:如果你更有生產力,你是否有更多希望追求的想法?如果你有更多時間,你是否有更多可以追求並實現的夢想?

所以歸結為,你是否有更多夢想?你是否有更多抱負?你是否有更多想法?如果你有這些東西,那麼生產力將導致你的成長。但如果你沒有,那麼生產力將導致更多的閒暇時間。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底線。我認為我們更有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忙碌。

想像一下這個思想實驗:假設你在一個協作團隊工作,或者你是經理,或者你是教授,你有一群研究助理。假設你給研究助理一個問題,答案不是一周後回來,而是一秒鐘後回來。那麼我的問題是,你會更忙還是更閒?

我向我的公司發送問題和需要幫助解決的難題,這些是我試圖解決的更大問題和更大系統的支柱。我從他們工作一周中受益。但如果他們一分鐘後回來,那我就得繼續工作了,對吧?我必須理解那個影響是什麼,進一步推理,進一步思考和夢想。

所以我認為答案是,因為我們有如此多的夢想、問題、挑戰、希望和想法,我認為我們現在會很忙。

給年輕人的建議

黃學東: 好的。今天我們有很多年輕人。他們來這裡上學。有些已經畢業了。他們很年輕。不是所有人——每個人都來斯坦福畢業。他們有夢想。

那麼您能為所有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提供什麼實用務實的建議?讓他們真正擁抱這個驚人的、真正顛覆性的AI?因為他們擔心人類的集體智慧將無法匹敵即將到來的AGI的集體智慧。他們看到火車正在駛來。您對所有年輕人有什麼實用建議?

黃仁勛: 我要留給你們的一件事——我一直在對面前的年輕一代說這些話——我一直在說推理,將事物分解回第一性原理,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你不理解第一性原理,你就不能將事物分解到第一性原理。如果你不理解麥克斯韋方程,你就不會理解為什麼磁鐵如此重要。

第一個觀察,如你所知,我們所有的集體智慧都來自我們之前的人產生的數據和知識。所以我們一直在攝取人類數據、人類知識作為我們自己知識的基礎。當你將更多知識混合在一起,當它們連接時,會以某種方式衍生出其他知識。我們一直在吸收人類知識,那就是網際網路上的內容。它是由我們所有的祖先和彼此創造的。

好吧,在未來,在接下來的10年裡,我認為人類生成的知識和人類生成的數據今天可能是99%,但在大約10年內,可能只有1%。絕大多數人類知識將由AI生成。

這將是AI生成的數據,其他AI從中學習。我們稱之為合成數據生成,就像對我們來說,就像卡路里生成的智能。這將是合成生成的智能。那只是智能。這不是什麼大事。這只是數據。

我認為,第一,你觀察到AI生成的知識量將非常巨大。如果是這樣,你問自己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在建立團隊,與人合作,想要朋友,你想要最聰明的朋友嗎?你想要最有生產力的朋友嗎?你想要最能幫助你的朋友、同事和隊友嗎?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必須做的是儘快與AI互動,因為它們超級超級聰明,它們會幫助你解決問題。

我們也想要第二意見和第三意見。我同時使用多個AI解決相同的問題。我從一個那裡獲取答案,給另一個,讓第二個評判第一個。我說,你對這個答案怎麼看?

然後在混合之後,我要求他們每個人基於你現在學到的一切,為什麼不反思我告訴你的和我給你的,然後給我一個更好的答案。所以注意我與AI互動的方式就像我與人互動的方式。我希望它們站在我這邊。我希望它們與我合作。

重要的是,未來不可能在沒有AI的情況下成為研究員。不可能在沒有AI的情況下成為工程師。不可能在沒有AI的情況下成為經理。未來簡直不可能在沒有AI的情況下成為學生。所以要與AI互動。

關於美國夢和對亞裔美國人的建議

黃學東: 太好了,Jensen。最後,這是我的最後一個問題。對於亞裔美國人社區中那些可能感到被忽視、被低估的人,您有什麼建議?

黃仁勛: 嗯,如你所知,我就是美國夢。(掌聲)

有一天,如果你在維基百科上查找"美國夢",可能就是我在Denny's工作的照片。

我的父母在我9歲時來到美國。他們賣掉了所有的東西,把錢裝在口袋裡。他們來了,租了一間公寓。兩人都沒有工作。我母親在一所天主教學校做女傭。我父親找到了一份工程師的工作。他們的夢想是帶我們來這裡,讓我們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為我父親在一次商務旅行中看到的一切,你可以想像這不會是我們建立家庭的地方。他會建立一個家庭,我們會建立一種生活。他們犧牲並冒著一切風險,真的,來到一個他們從未去過的國家。這是一個瘋狂的想法。事實上,當時沒有網際網路。不像我媽媽看著YouTube說,那看起來不錯。

他們上了飛機,我們來到了一個真正陌生的國家。他們必須在這裡學英語,我母親必須學英語。她的英語仍然很差,但她必須學英語,她教我英語。

真正令人驚嘆的是,這就是華裔精神。你可以教某人,你可以教你的孩子如何做你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做的事情。(掌聲)

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想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想法,你願意繼續前進,因為你如此關心你的家人,以至於你願意假裝。

但無論如何,我們在這裡。我認為我們真的需要小心,不要失去美國最偉大的品牌——美國夢。

美國夢意味著移民冒著一切風險來到這裡,與所有在我們之前就在這裡的人融合,法治、信任、承擔巨大風險的能力,去像斯坦福這樣令人難以置信的學術機構,接受良好的教育,獲得適當的機會,以某種方式冒著一切風險創辦一家公司。然後你在這裡,創造了歷史上最大的公司。

你不能低估這種組合,這種微妙的組合。這不是保證。這整個系統是如此脆弱。它依賴於如此多的事物共同運作。我真的不想看到我們浪費它。

我喜歡幾代亞裔美國人能夠來到這裡並創造驚人的成就。如果你看看世界上所有最成功的公司,我認為其中50%來自印度,比如Sundar、Satya和Shantanu。看看這些了不起的CEO們,他們經營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公司。我喜歡這樣。我喜歡這個國家為我們創造了這些驚人的機會。

所以我指望你們所有人繼續高舉這面旗幟。我指望你們所有人繼續成為美國夢的閃亮榜樣,以及移民能夠做到的事情。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