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eta 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祖克柏向投資者拋出了一個大膽觀點:未來沒有 AI 眼鏡的人將會處於劣勢。
祖克柏詳細闡述道,眼鏡極有可能成為 AI 的理想載體。因為藉助眼鏡,AI 能夠「親眼」見證人們一天中所看到的景象,「親耳」聆聽所聽到的聲音,還能隨時與人們交流互動。
他進一步指出,給眼鏡增添顯示屏將能釋放出更大的價值。這個顯示屏既可以是像 Meta Orion AR 眼鏡那樣,提供更廣闊的全息視野;也可以是日常 AI 眼鏡上配備的小型顯示屏。他強調:「在未來,倘若你沒有佩戴帶有 AI 功能的眼鏡,或者沒有其他與 AI 互動的方式,那麼在認知層面,你很可能會處於相當大的劣勢。」
Meta 在智能眼鏡製造領域一直投入頗多,先後推出了 Ray-Ban Meta 眼鏡以及近期的 Oakley Meta 眼鏡。這些眼鏡功能豐富,用戶不僅可以聽音樂、拍照或錄像,還能向 Meta AI 提出各種問題,甚至包括關於眼前所看到內容的相關問題。
不過,祖克柏認為眼鏡的顯示屏還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有待挖掘。他提到,過去 5-10 年裡,Meta 通過 Reality Labs 部門在相關領域進行了大量探索和研究。但這個部門一直是公司的「燒錢大戶」,第二季度運營虧損就高達 45.3 億美元。自 2020 年以來,該部門累計損失已接近 700 億美元。公司高管試圖通過將其定位為對 AI 和消費者計算未來的重要投資,來向投資者證明這些成本是合理的。
從更廣泛的行業視角來看,消費者 AI 的未來形態充滿不確定性,不一定就會以眼鏡的形式呈現。今年春天,OpenAI 斥資 65 億美元收購了前蘋果高管喬尼·艾夫的初創公司,旨在開發能與 AI 互動的新型消費者設備。此外,還有其他初創公司也在這個領域進行了嘗試,推出了如 AI 別針(例如 Humane 曾推出但失敗的產品)以及 Limitless 和 Friend 公司推出的吊墜等形式的產品。
就目前而言,眼鏡似乎是最為合理的選擇。畢竟很多人已經有佩戴眼鏡的習慣,而且眼鏡在社會上也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然而,在智慧型手機問世之前,人們同樣不知道自己需要這樣一款設備。所以,下一個 AI 設備有可能是我們目前根本無法想像到的。
儘管如此,祖克柏依然堅定地支持眼鏡將成為未來的主流觀點。他表示:「眼鏡還有一個顯著優勢,就是它們能夠成為融合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理想橋樑。整個元宇宙的願景,我認為將會變得極其重要,而 AI 將會加速這一進程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