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卓仕新一代的F1.7入門C幅定焦有著非常卓越的口碑,高畫質,低價格,體積輕便小巧,非常適合入門用戶。最近我們收到了唯卓仕新發布的新款AF 15/1.7,給大家匯報一下這支鏡頭的使用體驗。

首先這支鏡頭的造型外觀和它的三個前輩25/35/56mm F1.7完全一致,依然是非常的小巧。同時在鏡片材料上相對很「堆料」,使用了2枚非球面鏡片和3枚低色散鏡片,後面我會給大家帶來實拍的銳度展示。首發依然是三個C幅卡口索尼E、尼康Z以及富士XF,在這三個卡口中,15mm算是競爭相對比較不那麼激烈的。

銳度方面,這支鏡頭的畫質我覺得相當不錯。如果要拿唯卓仕自家兄弟來對比的話我覺得和AF 35/1.7類似,優於AF 25/1.7。全開光圈在非極限邊緣就有很出色的銳度,同時色散控制也非常卓越。

F1.7 ISO250 1/340s 15mm

100%放大

100%放大

F5.6 ISO125 1/9s 15mm
根據我的測試,這支鏡頭在F5.6時邊緣銳度會達到比較優秀水平。同時在風光場景的拍攝對比中,唯卓仕AF 15/1.7確實是比目前光圈最大的那支C幅旗艦變焦銳度更好的,不過差距並不算很大。

F1.7 ISO250 1/105s 15mm
這支鏡頭的放大倍率依然是唯卓仕傳統的0.1倍,最近對焦距離為0.23米,但畫質依然保持比較高水準。不過我們發現這支鏡頭的焦外光斑雖然比較柔和,但並不如唯卓仕其他三支前輩那麼的形狀「規整」,有一點碗狀而非完美的檸檬光斑,這一般是邊緣彗差導致的。

在我的彗差測試場景中,證明了唯卓仕AF 15/1.7有一些彗差存在,拍星空時邊緣會有鴿子出現。不過考慮到它是一支千元價位的入門廣角定焦,不必用對待旗艦鏡頭的要求去苛責它。

F2.8 ISO100 1/750s 15mm
一般來說等效24mm左右的鏡頭,主要還是拍風光和人像為主。在逆光場景下,唯卓仕AF 15/1.7基本不會有明顯的眩光出現。無論是商場裡的直射燈光,還是日落時的夕陽,都不會影響鏡頭的成像。

F2.8 ISO100 1/30s 15mm
說了那麼多,「彩蛋」在哪裡呢?這個彩蛋是只屬於索尼用戶的。如果你使用的是全畫幅機身使用這支鏡頭的話,它是可以直接全畫幅像場進行拍攝的。只不過這支鏡頭的畸變控制僅限於C幅成像區域,出了這個區域會有比較明顯的畫面變形、畫質跌落以及非常巨大的暗角。

F11 ISO100 1/90s 15mm
這張就是我使用全畫幅傳感器硬拍的效果,即使是極小的光圈值,也得 100的暗角才能把邊緣拉亮。同時在畫質和畸變控制這兩方面來說此時的邊緣也只是「能亮」而已。

F1.7 ISO100 1/2000s 15mm
那這樣的「彩蛋」有什麼意義呢?對於索尼拍照用戶來說它可以在你C幅機身升級到全畫幅機身時過渡期有鏡頭用,開個全畫幅1:1比例就可以拍點比較有復古感的照片。對於索尼影片用戶來說意義更大一點,比如ZV-E1/A7C2就可以開個增強防抖,直接得到一支千元售價,17mm左右F1.7的Vlog掛機頭。它可比唯卓仕AF 20mm F2.8視角更廣、光圈大了1檔半,售價貴的不多,聽起來還蠻有意義的吧?

F1.7 ISO400 1/20s 15mm
總的來說,唯卓仕AF 15/1.7是一支畫質很優秀,焦外不吃藥的廣角大光定。雖然它的近攝能力一般,有一定的彗差,但在同價位同規格領域也已經沒有對手存在了。並且如果你是索尼用戶的話,還有個全畫幅機身上的小彩蛋讓你更有玩頭,是個很不錯的低成本Vlog鏡頭。

文章的最後我想開個玩笑,既然唯卓仕已經發布了15/25/35/56mm四個兄弟了,下一個是不是可以發個5mm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