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女性組織Collective Shout公開承認,她們向MasterCard與Visa等支付公司施壓,通過「金融審查」的方式迫使Steam等平台推出新規,大量下架敏感類遊戲作品,引發廣泛爭議。

據外媒gamespark報道,開發者兼itch Queer Games Bundle聯合創始人Taylor McCue日前談到了這樣的遊戲,說道:「敏感內容不等於玩家們想的那個詞。近年來,遊戲行業湧現出許多探討與創傷有關的小型酷兒作品,這些處於發展初期的作品可能因本次事件從網路空間徹底消失。目前製作使遊戲NPC喪失生命的遊戲是允許的,但涉及與創傷體驗等相關內容的遊戲卻遭禁止,人們正在找藉口阻止他人講述自己的生命故事。」

Taylor McCue 的這段話表達了對遊戲內容審核標準的批評,尤其針對平台政策對「敏感內容」的不公平處理。
McCue 指出,平台常用的「敏感內容」標籤往往被誤讀為「有害或不恰當」,但實際上這類內容常涉及LGBTQ群體(酷兒群體)與創傷體驗的真誠表達,而非單純的暴力或色情。
平台允許「使NPC喪失生命」(即虛擬暴力)的內容,卻禁止「與創傷體驗相關」的遊戲。
創傷體驗相關:基於性取向或性別認同的創傷。
McCue是在呼籲:遊戲應被視為一種嚴肅的敘事媒介,LGBTQ群體(酷兒群體)和創傷倖存者有權通過遊戲分享自己的經歷。
McCue 警告,若平台過度嚴格地以「敏感內容」為由刪除這些遊戲,會導致它們從網路空間消失,使弱勢群體失去講述自身故事的渠道。
PS,抽象!「敏感遊戲」是你們施壓舉報的,現在出來喊冤?
LGBTQ群體(酷兒群體)的內容不能被納入「敏感遊戲」!平台政策審核有問題,這些都是「好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