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 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2025年08月05日 首頁 » 攝影手札

最近正在準備一檔影片節目,其中會涉及到變形寬熒幕拍攝功能,於是聯繫到了思銳,想要玩玩他家的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於是一支L卡口版本的S35畫幅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思銳40mm T1.8 1.33x就出現在了我的辦公室里。簡單使用了一陣子後我發現這個全新的物種非常有趣,所以我專門寫一篇文章分享一下。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最早我需要變寬電影頭是因為松下剛剛發布GH5,它具備片門全開拍攝功能和反擠壓顯示功能,於是我就想通過萬能的朋友圈借一支變寬電影頭試試,結果完全沒有人能幫助到我。後來我好好地補課了相關知識才知道,彼時一支變寬電影鏡頭可能要十萬元價位,我怎麼有可能白嫖借到呢?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但是等到松下發布GH6的時候,已經有國產鏡頭品牌開始涉足變寬電影頭領域了。彼時我們就在三亞拿著松下和思銳拍過一些素材,好好感受了一下變寬電影頭的魅力。沒想到2024年年底,思銳和至樂先後發布了帶自動對焦功能的變寬電影鏡頭,這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新物種。我們現在手上思銳40mm T1.8 1.33x就是思銳第二支自動變寬鏡頭,另一支則是思銳20mm T1.8 1.33x。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後期調整前原始素材

與常規的攝影鏡頭不同的是,變寬電影頭裡有一部分鏡片是柱面鏡片而非球面鏡片,這使得畫面的長寬比並非1:1。同時也因為大部分光學玻璃生產工廠並不生產柱面鏡片,所以需要變寬電影頭品牌自己生產,產量如果上不去的話成本將會非常可怕。思銳的柱面鏡是自己生產並且還外供給雷射雷達、雷射電視等其他產業,成功壓下了成本,才能讓用戶用稍貴於攝影鏡頭的價格買到變寬電影鏡頭。同時大部分電影鏡頭品牌並沒自動對焦技術,而國產品牌們則在這方面非常下功夫,於是「貴」和「不方便」兩大變寬電影頭巨大缺點都被國產品牌們解決了。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反擠壓後的素材

為什麼我會說這支鏡頭非常有趣?是因為它的成像非常風格化,是能夠拍出情緒化的鏡頭產品。具體體現在它擁有非常濃烈且風格化的的虛化能力,在大眩光下有拉絲效果以及很重的暗角,這些都構成了電影感的成像效果。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雖然這是一支S35畫幅的電影頭,但實際成像圈剛好覆蓋住了全畫幅像場,而松下全家剛好有片門全開的6K拍攝模式和反擠壓顯示能力。所以這支鏡頭的視角大概是30mm但虛化能力則是40mm F1.6水平(T1.8是通光量),虛化能力比常規的28mm定焦猛太多了。同樣也是因為它是一支S35畫幅的電影頭,超出S35畫幅的成像圈部分劣化的程度很高且有比較重的暗角,導致焦外的復古感也是完全拉滿的。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在極端大逆光下,思銳40mm T1.8 1.33x也有明顯的變寬鏡頭拉絲效果。不同於當年入門款思銳變寬鏡頭,這支鏡頭的拉絲效果並不「廉價」也更難觸發。這是因為目前思銳的鍍膜技術已經比2020年前後有了非常巨大的進步,所以即使有風格化,也是很克制的風格化。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我們專門找了一張思銳35mm F1.8 1.33x的影片截圖給大家做個對比。能夠看到如今這支新款的思銳鏡頭,整體風格更高級了。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思銳老款入門變寬拍攝效果

正是這些風格化的成像效果,讓這支鏡頭拍出來的畫面變得更有「電影感」了。以前我們可能需要找些手動對焦的老鏡頭去塑造風格化成像,再輔以更風格化的後期調色去塑造電影感,現在直接拍就有這樣的效果,甚至還能自動對焦,我只能說「好香」!當然這裡有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松下色彩科學的功勞,本篇文章里的所有影片截圖都是松下V-Log色彩曲線直接套LUT的產物,並沒有經過複雜的調色,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很多人會抱怨現在的相機拍影片,「數碼感」太重了,如果用這個鏡頭拍攝的話,「數碼感」會非常弱。因為變寬鏡頭需要在後期進行拉伸處理,所以畫面的細節相比於常規攝影鏡頭是會大打折扣的,放大並不能做到「數毛」水平,自然「數碼感」就弱了。不過因為這是一支現代鏡頭,所以雖然它不銳,但它也沒有明顯的像散、色散等影響焦內的負面效果。對於追求「電影感」的用戶來說,這不僅不是缺點,甚至還是優點。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當然這支鏡頭也不是毫無缺點。首先對於純攝影而言變寬功能意義不大,其次它畢竟是個S35畫幅鏡頭,暗角確實對於全畫幅像場是很重的,所以更適合它的並非松下全畫幅而是同樣有OG功能的富士部分機身(富士X-M5、X-S20以及X-H2s)。後續思銳也會推出全畫幅的變寬自動對焦鏡頭,但彼時光圈可能就沒有T1.8那麼大了。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在超出S35畫幅之外的成像區域,無論是畸變還是畫質都是相當的渣,如果是非故事片/人像影片拍攝創作,那還是普通的全畫幅球面鏡頭銳度更紮實,非常勸退銳度黨。更何況這支鏡頭的體積重量也不小,雖然在變寬電影頭領域是緊湊型,但對於攝影鏡頭而言就是健身型鏡頭了。所以它就是一支非常「特化」的影片創作利器,很小眾,愛的人會愛的不行但對於大部分攝影愛好者而言是個奇怪的玩意。

影像新物種思銳40mmT18自動對焦變寬電影頭使用感受分享

在我給很多朋友看到這支鏡頭的成像效果後,讓他們猜猜售價,大家猜的價格均遠高於其4799元的真實售價,這說明這支鏡頭的成像效果確實是能夠征服不少用戶的。後續我或許還會更多的使用這支鏡頭或者說是這套鏡頭來拍攝,敬請期待後續的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