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財報「跳票」足足一周之後,育碧終於公布了2025-2026財年的上半年財報。
先看業務層面。育碧官方透露,其旗下產品第二季度淨預訂量超出預期,達到4.908億歐元,同比增長39%,明顯高於此前給出的約4.5億歐元業績指引。
育碧表示,本季度的良好收入表現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刺客教條》《全境封鎖》等核心IP產品線的樂觀增長;二是包括《細胞分裂》動畫在內的跨媒體改編,「收穫了強勁的反響」,為公司帶來了超出預算的新增貢獻。

財報也能讓更多人得知這部動畫已經開播了
與此同時,育碧也確認,來自騰訊公司的11.6億歐元投資,將幫助公司降低債務壓力、改善整體財務結構
根據今日披露的內容,育碧與騰訊的戰略交易已進入完成前的最後階段——也就是我們之前報道過的,雙方將共同成立一家名為Vantage Studios的新子公司,專門負責運營《刺客教條》《孤島驚魂》《彩虹六號》三大育碧核心IP,由騰訊持有25%股權。

至於這份財報為何延遲一周,育碧也給出了官方解釋:審計師在覆核賬目時發現,公司此前在收入確認上存在問題——部分合作夥伴的銷售額被提前計入收入(違反了IFRS 15會計標準)。
在修正後,育碧必須推遲確認部分將計入2026財年第二季度的新合作協議收入。這一會計調整,直接違反貸款協議中的槓桿條款,構成「技術性違約」。
為了避免違約進一步擴大,育碧決定提前償還2.86億歐元的貸款本金,而這筆資金將在與騰訊的交易完成後立即使用。
用大白話說就是:育碧這次在收入確認上出現了明顯的計算失誤,銀行設定的貸款條款也隨之被觸發。為了不讓技術性違約進一步影響公司信用,育碧必須馬上拿現金補洞——而這筆救命錢,正好來自騰訊的11.6 億歐元投資。
換句話說,這筆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確認的投資,不僅是育碧和騰訊雙方的未來合作,也在現實意義上成為了育碧此刻的「救命錢」。
值得玩味的是:騰訊此次注資的金額11.6億歐元,其實高於育碧在今天開盤前的總市值(不足10億歐)。從純財務角度看,這是一筆遠超入股本身、幾乎相當於「整體托底」的交易。

當然,在我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育碧市值已經大漲,即將突破10億歐元
2018年,騰訊作為「白衣騎士」阻止了維旺迪對育碧的惡意收購;接近十年後,騰訊又一次在育碧最脆弱的財務周期里成為了最關鍵的支點。
不過,儘管營收側好於預期,但育碧的財務結構的壓力在這份財報中暴露得非常徹底:短期債務激增、現金儲備下降……
目前,育碧公司目前賬上現金僅約6.68億歐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6億,在3A遊戲開發周期普遍拉長、外包支出高企、跨媒體項目投入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一現金水平,其實難以支撐一家大型發行商穩定推進未來幾年的內容生產節奏。
好在育碧已經沒有那麼多員工了。財報顯示,育碧的全球員工數量在過去一年減少了約1500人,目前為17,097人。雖然部分規模縮減來自北歐工作室的自願離職計劃,但總體趨勢反映了公司主動收縮成本、精簡組織的意圖。

育碧也再次重申,其成本削減計劃正在按部就班推進:目標是在2026-27財年前,相比2024-25財年進一步降低至少1億歐元的固定成本,而今年上半年已經完成了接近7000萬歐元。
在這種財務與組織雙重收緊周期下,騰訊的投資之所以關鍵,不僅因為規模巨大,更因為這筆資金在短期內直接修補了育碧的現金缺口。從長期來看,則代表騰訊對育碧未來現金流能力與IP資產價值的認可。
雖然近幾年市值縮水嚴重,但其《刺客教條》《孤島驚魂》《彩虹六號》等核心IP的品牌資產仍具足夠的長期價值(即便這些價值並不會體現在短期股價里)。
七年前,在擺脫維旺迪的惡意收購陰影后,育碧曾短暫迎來一個相對樂觀的上升周期;而如今,隨著騰訊的再次入場與Vantage Studios的成立,育碧再次站在了自身發展軌跡的拐點上。
讓我們繼續期待阿育接下來的表現。

順便可以重溫阿育當年的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