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宮城良田的名字

電影《灌籃高手》中,出現了宮城良田的哥哥宗太。
或許有些觀眾會感到疑惑,因為「良田」和「宗太」從名字上看起來有點兒不像兄弟。
實際上,宮城良田的名字是沒有漢字的,而是被寫作「宮城 リョータ」。從讀音上來看,翻譯成良太、涼太、遼太都可以。
許多老粉應該還記得,早期漫畫曾經將其名字翻譯成「良太」。因為動畫版太過於深入人心,所以導致「良田」成為了主流。
「宗太」的弟弟叫「良太」,似乎更符合日本人的取名習慣吧。
關於井上雄彥與宮城良田

在原作中,宮城良田算是留白最多的主要人物了。
不過他卻又是那麼特殊。
他是湘北隊內與櫻木關係最好的球員,同時還在《灌籃高手》唯一的外傳《耳釘》中擔任主角——你沒看過,宮城良田並不是第一次當主角。
所以,很多人懷疑井上雄彥對宮城良田有著別樣的情感。
井上雄彥與宮城良田都來自單親家庭。其身高167公分,學生時代司職控球後衛。出生地是九州鹿兒島,而在電影《灌籃高手》中可以看到,宮城良田的出生地是在九州沖繩。
宮城良田是否是井上雄彥在作品中對自己的投射呢?見仁見智吧。
關於櫻木花道與宮城良田

湘北隊內與櫻木花道關係最好的就是宮城良田。
從後者對前者的稱呼就可以看出來,不叫「櫻木」,而是直接稱「花道」。
該叫法除了「櫻木軍團」外,只有宮城良田使用。
此外,宮城良田也是隊內最了解櫻木花道性格的人。他會用自己的方式激勵櫻木花道(主要是吹捧),會教櫻木各種技巧,同時也會積極地餵球。
山王戰的第一球,就是二者在賽前制訂的戰略,宮城良田一句「我會給你暗號」,立即被櫻木花道默契地接收到;兩人用暗語戲弄澤北的橋段也非常逗趣。
或許是同病相憐的「追求女孩」,才讓他們有這麼多的共同語言吧。
關於《耳釘》和彩子

迄今為止,《灌籃高手》的外傳作品只有一部,那就是以宮城良田為主角的《耳釘》。
《耳釘》是一部短篇漫畫,講述了宮城良田耳釘的由來。
小學六年級的宮城良田一直躲在海灘上的洞中,緬懷因海難去世的哥哥。在這裡他遇到一個叫做「綾子」的女孩,並因為「耳釘」發生了一段青澀的情感故事。
有趣的是,漫畫中「綾子」的名字只是用了假名「あやこ」,發音與「彩子」一樣。所以二者是否為同一個人,井上雄彥沒有言明,而是留給大家去想像。
實際上,電影《灌籃高手》正是使用了《耳釘》的故事線索,但很遺憾並沒有描述關於「綾子與耳釘」的劇情,所以她是否是彩子的迷,依舊沒能解開。
絕殺前櫻木花道說了什麼

電影《灌籃高手》在絕殺前,用了消音的方式來詮釋原作中最後一球的「無台詞表現」。
許多沒看過漫畫的觀眾可能會感到疑惑,櫻木花道在接到流川楓傳球前,口中好像在喃喃自語什麼。
這句話其實就是「左手只需要輕輕地扶著……」
這句台詞與之前的劇情形成了首尾呼應的閉環。在全國大賽前,安西教練叫上櫻木軍團和晴子,特地對櫻木花道進行了特訓,內容就是「投籃兩萬次」。
安西教練給櫻木花道調整姿勢時就告訴他,發力地方不在手臂,反而只需要輕輕扶著就行。而絕殺地點,正是晴子統計的櫻木花道中投命中率最高的地方。
很多觀眾很難理解,為什麼最終絕殺不以灌籃,而是以一記中投完結。
道理非常簡單,櫻木花道憑藉天賦就可以實現灌籃,而中投則需要非常辛苦的基礎訓練。
這就是一名門外漢到職業運動員的蛻變。
驚鴻一瞥的魚住和海南群雄

電影《灌籃高手》其實也出現了魚住和海南球員,不過僅有1秒的鏡頭。
但是,他們在原作山王戰中出現的戲份還是比較多的,魚住甚至算是推動故事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人物。
赤木在被大和田完全壓制的時候,是魚住站了出來,用他的家族產業(賣魚)暗喻赤木所要扮演的角色。
他告訴魚住,要沉入泥土之中——隊內有著比自己更加出色的進攻球員,要放棄支柱的自尊成為輔佐,才能夠成功。
此外,原先作為湘北的對手海南隊在漫畫山王戰中也悉數登場。原本只是作為場外解說的存在,但被湘北感染之後,也不由地為其加油。
清田信長表現得最為激動,不但為湘北著急,在關鍵時候還鼓舞著櫻木——為了神奈川的榮譽,要加油啊!
可惜電影中為了避免出現太多人物影響非粉絲的觀感,這些鏡頭都沒有了。
關於山王工業的壓迫感

很多非粉絲朋友在看完電影後,很難感受到山王工業的壓迫感。
但如果找來漫畫看看,一定會被井上雄彥的筆鋒震撼。
從賽前動員開始,山王工業的壓迫感就撲面而來。
這是幾年來最強的山王,從去年的錄像來看,海南隊在它面前也無能為力。強如阿牧在深津的防守下也畏首畏尾。
關鍵是,山王並沒有過於輕視湘北,不但研究了他們整體打法,還挑選了與湘北風格一樣的大學生進行了訓練賽。
湘北似乎一點獲勝的機會都沒有——幸運的是,他們忽略了櫻木花道。
井上雄彥在刻畫比賽時,也將跌宕起伏運用到了極致。
上半場湘北與山王互有攻防,甚至還以領先結束半場。但讀者認為「山王不過如此」時,下半場的風雲突變,一下子擊潰了讀者的心臟。
長達數章的壓迫,讓湘北和讀者完全看不到希望。
很可惜,這種抑揚頓挫因為片長的關係,在電影中也沒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