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歷久彌新的設計利器:Creo12在更短時間內交付最佳設計

2025年08月26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從1987年的Pro/Engineer,到2010年演進為Creo,再到幾個月前發布的Creo 12,PTC這款旗艦產品一路走來,見證了工業設計和製造的不斷演進。它不僅是工具,更像工程師身邊的得力助手,把創意和設計一步步變為現實。

可以說,Creo 12承載了PTC對下一階段競爭邏輯的判斷。PTC CAD部門總經理Brian Thompson發現企業現在最緊迫的議題不再是單純的功能完善,而是如何縮短「上市時間」。 因此,Creo 12的全部發力點,都聚焦在幫助工程師以更智能、更快速工作這件事上。

歷久彌新的設計利器Creo12在更短時間內交付最佳設計

PTC CAD部門總經理Brian Thompson

複合零件設計,讓開發更快、更准、更創新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Creo 12的價值,那就是:幫助製造商在更短時間內交付最佳設計。Brian Thompson說道,Creo 12為團隊提供了完全集成的設計、仿真和製造能力,簡化了工作流程並提高了生產力。

在這一定位下,Creo 12帶來了覆蓋設計、仿真和製造的450多項由客戶驅動的增強功能,支持工程師在產品開發周期的各個階段工作。包括行業領先的複合材料設計工具、擴展的基於模型定義(MBD)功能,以及對增材和減材製造的高級支持等。

而在所有功能升級中,複合結構設計無疑解決方案是Creo 12最具突破性的亮點,使其在整個開發過程中實現了行業領先的保真度和精確度。工程師可以使用創新工具更高效地設計、仿真和製造複合零件,這些工具加快了從複合材料層到實體幾何的創建,並支持關聯的製造參考模型。例如跨區域合併層片,擴大了概念設計的靈活性並簡化了工作流程。

現在Creo 12讓複合組件能夠在同一平台上完成設計、仿真、優化和製造,對於已經在使用複合零件的PTC客戶來說,這意味著效率更高、精度更准,以及更強的創新能力。

這一價值在各行業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曾經僅限於航空航天領域的複合材料,如今正在改變包括汽車、船舶、風能以及工業設備在內的各個行業的產品開發。工程師利用複合材料,通過調整織物類型、材料特性和層片方向,精確地定製零件性能。

除了複合材料,Creo 12還在多個領域持續提高創新性和可用性標準:從仿真、基於模型的定義、製造以及線束組件。更直觀的界面與簡化的工作流程,進一步提升了生產力,減少了工程師在日常任務中的摩擦。

Brian Thompson認為,工程師將受益於這些新的功能預設、從多實體零件創建平面裝配的能力,以及與Windchill的增強集成。內置的「新功能」高亮和改進的工具提示確保用戶能夠快速採用新功能,充分釋放該CAD解決方案的潛力。

跨平台協作,讓設計、仿真、製造無縫銜接

大型製造企業正越來越關注如何在產品生命周期中,將工程與製造環節的設計數據緊密連接,加快產品上市速度。

Creo 12通過與Windchill的深度集成,使設計和製造團隊能夠無縫協作,從而提升組織的整體生產效率。同時,藉助嵌入式Ansys仿真,工程師可以在設計工作流程中直接驗證性能,減少對專業仿真團隊的依賴,並縮短開發周期。

與許多不同行業的製造商一樣,Hill Helicopters發現,PTC能夠幫助他們克服最嚴峻的工程挑戰。其通過PTC 的集成解決方案套件,Creo、Mathcad和Windchill,將其革命性的五座直升機設計願景落地,滿足市場上長期存在的需求。其中Creo提供先進的曲面建模、實時Ansys仿真、複合材料設計、基於模型定義以及CAM/CMM功能,實現直升機外形和動力系統的精確開發。

與此同時,軟體即服務(SaaS)版本的Creo 也迎來了更新,提供基於雲的協作和權限管理工具。它將經過驗證的Creo性能與雲交付的靈活性相結合,為用戶帶來現代化的SaaS CAD體驗。

Creo 專為實時協作而設計,使多個團隊成員能夠安全地同時審查、探索和編輯設計,從而加速創新並減少延誤。Brian Thompson指出,CAD管理員可利用雲端的許可證管理、部署和遙測工具,簡化系統管理與擴展。與此同時,Creo 與本地部署版本兼容,促進了跨團隊和供應商的互動,讓組織在互聯環境中更高效、更智能地推進設計工作。

對於生成式AI的火爆,Brian Thompson也直言不諱,Creo正在基於模型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設計效率,促進了更深入的仿真集成,並加強了跨職能協作。這些創新共同幫助製造商更快、更敏捷、更自信地交付高質量產品。

PTC看到,塑造工程未來最具變革性的趨勢之一,莫過於向基於模型的產品開發方式轉變。通過超越傳統二維方法,企業能夠提高設計質量、加快產品上市速度,並為下一代技術奠定基礎。領先的製造商已經看到了這一轉變的好處,而如今,更廣泛的市場也正加速採用這一方法,以釋放生成式AI的全部潛力。

在這一趨勢下,結構化的基於模型數據顯得尤為關鍵。它不僅為AI引擎提供有意義的洞察,也支撐設計自動化的實現。與二維圖紙不同,基於模型的設計能夠捕捉關鍵設計意圖,使更智能、由AI驅動的決策成為可能。

「基於模型的策略不僅帶來了即時價值,也正成為推動產品開發下一波創新的催化劑。」Brian Thompson預言道。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