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DART撞擊任務產生的新碎片,可能在十年內抵達地球、火星

2024年08月23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DART撞擊任務產生的新碎片,可能在十年內抵達地球、火星


NASA在2022年成功展示主動偏轉潛在危險小行星的撞擊方法,然而這波衝撞也產生不少新碎片,且根據科學家新研究結論,有機會在未來抵達火星和地月系統,成為地球、火星夜空的「人造流星雨」。

NASA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DART)旨在測試使重新定向近地天體(NEO)的撞擊方法,該任務於2021年發射,2022年9月26日故意撞擊Didymos雙小行星系統中的Dimorphos衛星,確認是否成功改變小行星行進方向。

2022年10月11日,NASA宣布DART任務取得巨大成功,確認將Dimorphos繞Didymos運行的周期縮短約32分鐘。

然而,主動撞擊方法雖然可成功偏轉小行星,使其不再威脅地球,仍有機會產生撞擊地球與其他天體的新生碎片。根據米蘭理工學院團隊領導的新研究,天文學家探討此次撞擊測試是否導致新碎片有朝一日以流星體形式抵達地球和火星,進行一系列動態模擬後,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小行星噴射出來的碎片可能在10年內抵達火星與地月系統。

根據義大利LICIACube衛星數據,團隊獲得碎片初始條件,包括軌跡、速度,接著使用NASA超級電腦模擬噴射碎片變化,發現其中一些將在10年左右抵達地球和火星,根據撞擊後速度有所差異,比如以低於500 m/s速度噴射的碎片,可能在13年內抵達火星,以超過1.5 km/s速度噴射的碎片則可在短短7年內就到達地球。

當然,這些碎片小到對地球構不成威脅,但未來火星觀測任務有機會目睹來自Dimorphos碎片的流星,確認DART任務是否因此產生另類「人造流星雨」來源對我們來說也至關重要。

新論文將發表在《The Planetary Science Journal》期刊。

(首圖來源:pixabay)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