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高通驍龍峰會又來了,只不過今年節奏加快,驍龍 8 系旗艦晶片在 9 月末就正式發布,這意味著今年的驍龍旗艦手機也會節奏加快,在 9 月和 10 月密集發布,然後就是雙十一的銷量決戰。
留給 iPhone 17 的代差時間少了,當然代價也是留給高通和各家 Android 廠商的研發時間也短了。
但即便如此,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依舊狠狠擠爆牙膏,性能獲得了全方位,大幅度的增長。

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CPU 的架構沿用了上一代 2 6(2 Prime 超級核心 6 Performance 性能核心)的全大核架構,兩個超級核心的主頻來到了 4.6GHz,基本上接近桌面級晶片的頻率了,而性能核心的主頻則為 3.62GHz。
作為對比,第四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CPU 超級核心主頻為 4.32GHz,性能核心主頻為 3.53GHz 。
單從主頻上看提升沒有那麼大,但是從實際表現來看,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性能表現其實實現了一次突飛猛進,這還是在上代晶片已經性能躍升過一次的前提下。

根據已經釋放出來的高通工程機性能跑分數據,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GeekBench 跑分為單核 3800 ,多核 12000 ,這個成績與蘋果的滿血版 A19 Pro 晶片(單核 4000 ,多核 11000 )各有千秋,單核略差,多核領先。
第四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GeekBench 分數大概為單核 3200 ,多核 10000 ,基本上可以認為,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CPU 整體性能提升在 20% 左右。
而在安兔兔 V11 的跑分里,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能夠斬獲接近 450 萬的分數,聯發科天璣 9500 官方的跑分數據是安兔兔 V11 410 萬分,這裡高通的旗艦晶片要領先近 10%。
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安兔兔公布的一些跑分是基於安兔兔 V10 版本,第四代驍龍 8 至尊本的典型跑分數據是 300 萬出頭,低溫環境加強散熱也可以來到 310 萬的分數,即便這樣,不考慮版本差異,這裡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也實現了巨大的性能提升。
這裡面的提升自然也包括 GPU 的提升,高通官方表示,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GPU 性能提升幅度為 23%。

這幾年 AI 性能成為了各家晶片廠商討論的重點,也是每一年性能提升幅度最大的部分。
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 NPU 性能提升了 37%,端側 AI 能力能夠處理 220token 每秒的輸出,同時也支持 INT2 和 FP8 的大模型量化精度,數字越小,精度越低,但同時對性能和內存的資源消耗也越低,開發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量化精度。
同時,驍龍 8 系移動平台已經把 AI 應用支持延伸到了智能體 AI 助手,可以跨應用為用戶提供定製化操作。通過持續的終端側學習和實時感知,多模態 AI 模型能夠深度理解用戶,從而實現主動推薦和基於情境的提示優化——同時確保用戶數據始終存放在終端設備上。
其他關於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重要資訊包括:
- 採用了第三代 3nm 製程工藝
- 影像 ISP 支持 20bit 色深,動態範圍提升 4 倍
- 5G 下行速度達到了 12.5Gbps
- 功耗大幅降低,CPU 功耗降低 35%,GPU 降低 20%,整體功耗降低 16%

除了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之外,高通也沒有忘記自己的 PC 野心,發布了 2 款 arm 架構的 PC 晶片:驍龍 X2 Elite Extreme 和驍龍 X2 Elite,均採用了與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相同的第三代 3nm 製程工藝。
其中驍龍 X2 Elite Extreme 擁有 18 核心,分為 12 個超級核心(Prime Core),主頻最高 4.4GH,6 個性能核心(Performance Core),主頻最高 3.6GHz。

如果 12 個超級核心只開啟 1-2 個核心,那麼頻率最高可以加速到 5GHz。此外,NPU 算力達到了 80TOPS,支持 3 路 5K 60Hz 顯示器輸出。
驍龍 X2 Elite 則分為了 2 個版本:
- X2E-88-100: 18 核心,超級核心頻率 4.0GHz,性能核心頻率 3.4GHz,最高的加速頻率 4.7GHz。
- X2E-80-100,12 核心,其中 6 個超級核心,總緩存減至 34MB,頻率 4.0GHz,性能核心頻率 3.4GHz。

▲ 小米總裁盧偉冰來到了驍龍峰會現場,並展示了搭載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的小米 17 Pro Max
今天晚上,小米 17 系列發布會將會首發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一共 3 個版本:小米 17,小米 17 Pro 和小米 17 Pro Max,到了 10 月份,預計 iQOO,榮耀還有 realme 等廠商也會發布會基於第五代驍龍 8 至尊版晶片的旗艦手機。
至於搭載驍龍 X2 Elite 系列的終端,預計將於 2026 年上半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