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麼看出我用了AI的呢?」
前段時間,我們報道了可口可樂因為AI廣告被狂噴的事件,而最近因此引發眾怒的大公司,遠不止一家。
上周,《決勝時刻:黑色行動7》正式上線,目前在Steam上的好評率只有41%。好不好玩另說,近幾日的高贊評論,基本上都在吐槽或嘲諷遊戲裡的個人名片AI味太重。

哪怕是從沒接觸過這個系列的人,只要看一眼這些圖片,就能理解玩家為何憤怒至此。
這些個人名片的畫風,有不少是今年年初流行一時的吉卜力風格,還有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哪個模型的手筆。


這張圖片就被普遍認為是Grok的風格
這種「漫畫卡通」的畫風本來就與《決勝時刻:黑色行動7》的美術風格很是割裂,細看之下,還能發現「AI不會畫手」的經典問題:

除此之外,也存在若干不符合邏輯的畫面表達,例如下面這張名片中,正跌落下馬的人物,卻浮到了馬的上方。

「透視太簡單了。」
對此,動視在回應中不否認也不承認,只是聲稱AI起到了「賦能和支持」作用,並表示「創意過程仍然由我們工作室的優秀人才主導」,大概也算是側面承認了這個問題。
實際上,動視在過去就屢次因為使用AI生成的內容而引發不滿。之前,動視曾多次用AI生成的假遊戲海報來做營銷測試,而在《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中,也使用了AI生成的「六指殭屍聖誕老人」加載畫面——並且,這張圖片至今仍未從遊戲中移除。

最近同樣因為使用AI圖而引發不滿的,還有育碧。
不像動視那樣有著不少「案底」,前段時間正式上線的《美麗新世界 117:羅馬治世》是育碧旗下第一款在Steam頁面加上了AI說明的遊戲——雖然是在發售前一兩天才加上的。
近日就有玩家發現,一眼掃過去,遊戲中的一張加載背景里竟然藏了不少「偽人」。

圖中的三個紅圈,標記出了玩家當時看出的人體變形,但並非全部:

經典的「AI不會畫手」也再度出現了:

同時,場景中也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

「透視真的太簡單了。」
育碧在回應中稱,這純粹是個意外,圖片是被審核流程遺漏的「占位符資產」,將會在之後通過1.3補丁被替換,並隨之附上了最終圖像。
新圖一出,反而進一步引發了玩家質疑,因為它看起來只是對原本的AI圖修修補補、模糊處理,讓占位符的解釋也變得可疑了起來。

育碧提供的最終圖像
育碧在回應中提到,這部新作擁有本系列「有史以來最大的藝術家團隊」,而AI只是輔助「疊代、原型設計和探索」,但這並沒能平息玩家的不滿。
在相關討論中,有不少「紀元」系列的老玩家紛紛表示要為這一張圖去退款。因為該系列素來以精良的美術設計而飽受好評,如今前作的光環可以說是完全碎了。有系列粉絲甚至哀嚎道:「世界上有那麼多遊戲,為什麼偏偏是『紀元』?」
再加上有人發現,這款遊戲拿到了德國文化部600萬歐元的文化贊助,這張圖片的出現變得更讓人難以接受了。

上一作《美麗新世界 1800》的加載畫面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款遊戲Steam頁面上的AI使用聲明里,動視和育碧採用了相同的口徑:「協助開發」。大型公司通常都會這樣籠統地聲明,具體怎麼幫、幫了哪些,往往秘而不宣。

「協助」一詞,有著非常廣闊的解釋空間
這種不透明性使得信任關係變得更加脆弱,大預算、大製作也讓這種「降本」變得無情可原。因此,當一眼AI的圖片出現在了遊戲裡——哪怕只有一張,都難免讓部分玩家覺得,遊戲裡的方方面面都開始變得彆扭了:配音越聽越奇怪、本地化越看越詭異,甚至敘事都不對勁了起來,好像這些都有可能是AI生成的。

《美麗新世界 117:羅馬治世》相關帖子下的玩家發言
雖然加載背景圖、名片這些美術素材,通常只會被視作「小資產」,但一旦在這些細節處出現了AI的痕跡,還是難免對信任造成極大的破壞。
轉念想想,這對那些真的靠「手藝」參與遊戲製作的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例如《美麗新世界 117:羅馬治世》確實請到了不錯的藝術團隊,其中參與製作部分加載畫面的工作室Karakter Design Studio,也曾參與過《戰神:諸神黃昏》的製作。目前網上可以找到他們為《美麗新世界 117:羅馬治世》製作的概念設計圖,的確很賞心悅目。

但對這款遊戲的美術設計,網際網路留下的印象,大概就只有一張錯漏百出的AI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