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遊戲行業的格局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而微軟Xbox的一系列動作尤其引人矚目。從遊戲發布策略的轉變,到下一代主機架構的傳聞,Xbox似乎正朝著一個全新的方向大步邁進,甚至有可能顛覆傳統遊戲主機市場的競爭態勢。
曾幾何時,遊戲主機廠商們熱衷於通過獨占遊戲來吸引玩家購買自家的硬體。然而,微軟卻在近期毅然改變了這一策略。近年來,Xbox率先將《盜賊之海》等第一方遊戲推向PS等平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遊戲在新平台上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嘗到甜頭的微軟並未就此止步,後續微軟再次宣布《印第安納瓊斯》《天外世界2》等新作將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限時獨占之後登陸全平台。
這一系列舉措表明,微軟不再將遊戲局限於Xbox平台,而是積極尋求更廣泛的玩家群體。Xbox遊戲工作室負責人Craig Duncan明確表示,微軟的核心目標是讓遊戲能夠覆蓋更廣泛的玩家群體。這種多平台策略不僅有助於玩家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也為開發團隊開闢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並提供了更多的盈利可能性。微軟用實際行動證明:在訂閱制與跨平台成為主流的當下,開放生態或許比固守壁壘更能創造長期價值。
如果說遊戲發布策略的轉變已經足夠令人驚訝,那麼有關下一代Xbox主機的傳聞則更加大膽。知名爆料客 Moore's Law is Dead 透露的一款代號為「Magnus」的AMD Zen6架構晶片,引發了業界的廣泛猜測。由於其命名方式與Sony PlayStation的習慣不同,不少人認為這款晶片更有可能應用於微軟的下一代Xbox主機。
與過往遊戲主機採用的將CPU和GPU整合在單一晶片上的SoC設計不同,「Magnus」 據傳採用了分離式設計,讓CPU和GPU各有獨立區塊。專攻硬體的外媒Digital Foundry對此分析認為,這種設計雖然罕見且成本可能較高,卻能提供更強大的性能,並支持更頻繁的硬體升級。這種「階段性」的硬體升級模式,也與微軟當前「將所有東西都變成Xbox」的戰略不謀而合。Digital Foundry甚至大膽猜測,下一代Xbox的主要對手可能不再是Sony PS6,而是PC電腦。微軟可藉助與AMD的合作,將Xbox系統與APU深度結合打造一款 Xbox PC 電腦,憑藉微軟的主機補貼模式,這款電腦有可能提供比 DIY 組裝更划算的價格,從而提升微軟在遊戲市場的占有率。
事實上,諸多傳聞都指向了微軟對 PC 市場的野心。有消息稱,微軟下一代 Xbox 將基於 Windows 的開放式系統,不僅能暢玩 Xbox Game Pass 的遊戲,更將支持 Steam、Epic Store 等第三方 PC 遊戲平台。微軟甚至可能以 OEM 模式,開放其他品牌製造專屬的 Xbox 遊戲機。如果這些傳聞屬實,那麼 Xbox 將不再僅僅是一台傳統意義上的遊戲主機,而是一個能夠跨越多種設備、融合不同遊戲平台的綜合性遊戲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