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Ally與ROG Ally X昨日開啟預定,售價分別達到600與1000美元價位,卻首日售罄——至少官網如此:
The hype is real! ROG Xbox Ally X preorders are sold out on the Xbox Store worldwide.
— Xbox (@Xbox) September 26, 2025
You can still grab yours at https://t.co/eRMel1t1yy or find a local retailer on https://t.co/MSGd97Wi6f
Xbox官方賬號表示,熱度非虛,全球各地Xbox在線商店均已售罄,喜歡這兩款產品的玩家可前往第三方或店頭下訂。


觀察家認為,這兩款掌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遊戲主機,而是套了一層Xbox UI的Windows PC。以PC的視角來考察一千美元價格標籤,反而凸顯某種超值屬性。


遊戲主機早已在硬體層面歸附於PC,也許將來會向PC進一步靠攏,不僅沿用PC架構,在定價上也趨近於PC——反正也賣不過對手,也不靠獨占拉抬主機銷量,OEM某款PC主機精準收割粉絲對微軟來說效費比最高。
PC領域內有名有姓的系統集成商兩隻手都數不過來,微軟完全沒必要參合硬體事務,既然下一代Xbox的作業系統就是Windows套殼,既然公司的業務重心已轉向軟體銷量與XGP訂閱,貼牌一款PC以兌現承諾就是最優解。
分析師認為,娛樂與玩具市場正逐步中年化,口袋鼓鼓的老登只在乎擁有,對價位並不敏感,售價高達一千美元的樂高死星照樣熱賣,這在以前不可想像。
遊戲主機誕生初期並不便宜,若計入通脹當時也算天價,只不過廠商為了擴大受眾貼錢虧本銷售硬體使人們產生錯覺,認為遊戲機只有夠便宜才有活路。現存量早已確認,藍海所剩無幾,連PC爹爹都在忍受越來越高的DIY成本,向PC靠攏的遊戲主機很難獨善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