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來臨,有關壓歲錢的討論逐漸升溫,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帖,為此而苦惱。
據財經網消息,年輕人中,有人為給小輩發紅包而苦惱,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新觀念、新做法。重慶的曉菲就是如此。今年,她和同輩的兄弟姐妹約定好了只給孩子發小額紅包,統一50元,「圖個熱鬧喜慶就好」。此前,按照她所在地方的習俗,壓歲錢以100元、200元居多,每年春節,她都要為此花費數千元。「十幾個孩子,有些可能一年才和他們見一次面,甚至都叫不出名字。但是不給不行,給少了又怕被議論。今年我就直接說了,親戚們也都同意,這樣大人沒那麼大壓力,小孩兒收到紅包也都高興。」曉菲說。
山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稱,發壓歲錢是民間行為,具有自發性。「大家心照不宣都這麼做,你不做的話就顯得不合群」。他建議,相關部門可以出台一個倡導性的規範,參照治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方法,形成軟約束。輿論、社會對不合理的行為加以勸導,倡導適度、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