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漸成規模後,國內的數字藏品市場一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據艾瑞諮詢數據,2021年我國數字藏品市場規模便已達到2.8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23.9億元。截至2023年1月,國內數字藏品平台已有2449家,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增平台996家,下半年新增平台1274家。
如今,隨著鯨探本月將藏品轉贈時間從原來的90天調整為24小時,國內主流數字藏品市場在二級市場的探索上邁出了關鍵一步,雖然依舊不算是自由交易,但已約等於「自由流轉」。整個數字藏品市場有望迎來一次較大規模的爆發,市場規模、交易活躍度和價格水平都將有所提升。
與此同時,投資者對部分平台的質疑也在愈演愈烈。8月17日,頭部數藏平台Bigverse宣布開啟新賽季,用戶需要手動點擊『確認進入新世界』按鈕,其持有的所有藏品將全部置換為全新藏品。
此舉引起大量用戶的不滿和質疑,言辭激烈者直指Bigverse是在詐騙。其中根本矛盾在於,用戶原本持倉的價值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數字藏品,在經過置換後可能僅價值幾千元,Bigverse官方直接干預市場的行為嚴重損害了用戶權益。
公告發布後,Bigverse市值出現暴跌。據『盯鏈』監測數據,截至18日晚間12點,Bigverse當日市值暴跌86.11%,近乎崩盤。
Bigverse的生意經
NFT中國是國內最早成立的數字藏品平台之一,其發展路徑和商業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其母公司為Bigverse(杭州原與宙科技有限公司),曾於2022年3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據Bigverse官網資訊,平台從2021年6月上線後運營至今,已經有5萬多註冊用戶,是目前亞太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NFT交易平台,於今年入駐浙江元宇宙產業基地。
目前Bigverse旗下主要五大板塊業務。其中最重要的NFT中國,是國內交易最活躍的數字藝術品交易平台之一,該平台主要為用戶提供鑄造、售賣、收藏數字藝術品的一站式服務。用戶可以使用或數字貨幣進行交易,Bigverse稱用戶享有區塊鏈技術帶來的版權保護和價值認證。NFT中國通過收取平台手續費和廣告費等方式實現盈利。
除此之外,Bigverse旗下還設有「元宇宙空間」Bigverse DAO、數字工作室NFTCN STUDIO、公益機構Bigverse基金會和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元宇宙拍賣行」。Bigverse官方表示,Bigverse DAO通過發行自己的代幣和銷售元宇宙內的各種資產和服務等方式實現盈利;NFTCN STUDIO通過分成或收取服務費等方式實現盈利;基金會通過接受捐贈、發行公益NFT等方式獲得收入;元宇宙拍賣行則通過收取佣金、保證金、服務費等方式創收。
相比於國內其他數字藏品平台,Bigverse的優勢在於自身生態比較豐富,藏品涵蓋動漫、音樂、文物、潮玩、電影等;同時交易平台支持多條公鏈如以太坊、BSC等,鏈上資產去中心化程度較高。
合規風險依舊是存在
目前來看,國內目前還沒有關於數字藏品的明確法律規定和監管政策,已發布的《關於防範NFT相關金融風險的倡議》《關於規範數字藏品產業健康發展的自律要求》等文件均為建議、參考性質,監管政策的模糊性導致不少平台的經營存在違規風險,Bigverse也是其中之一。
比如近日Bigverse app上出現的「大額充值」頁面,用戶向Bigverse母公司賬戶充值後,可用於購買平台上的數字藏品。但由於Bigverse不具備支付牌照,且其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不構成其合規交易的背書,因此若Bigverse發起資金清分指令,第三方支付公司是無法辨別資金下發指令的真實性的,公司依舊暗藏「跑路」風險。
侵權風險也是Bigverse潛在風險之一,Bigverse允許用戶自行上傳和鑄造NFT作品,導致可能存在用戶上傳侵犯他人版權的作品的情況。例如,2022年4月,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審理了中國NFT侵權第一案,原告奇策公司起訴被告原與宙公司(Bigverse的運營方)侵害其作品資訊網路傳播權。法院判決被告刪除侵權的NFT作品,並賠償原告4000元。
總體來看,國內數字藏品市場仍舊處於機遇與風險並存階段,數字藏品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尤其是在二級市場開放後,交易活躍度和價格水平或將有大幅提升,但政策合規、平颱風險依舊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引發行業黑天鵝,給投資者帶來不可預估的投資損失。
生態發展上,由於數字藏品的收藏屬性,非常利於平台與更多的知名藝術家、IP方、遊戲開發商等合作,推出更多的高質量和高價值的數字藏品作品,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和審美喜好。數字藏品在垂直類應用場景中也有很大發展空間,如教育、娛樂、社交、公益等,可以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和更有意義的數字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