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Honeywell)旗下量子運算創業公司Quantinuum近日獲得摩根大通、三井物產和安進公司注資3億美元資金,估值已超過50億美元,可加速開發「通用容錯量子電腦」及將設備商業化的軟體。
Quantinuum於2021年底推出,由劍橋量子公司(Cambridge Quantum)和霍尼韋爾量子解決方案公司(Honeywell Quantum Solutions)整合,之後繼續開發H系列離子阱(trapped-ion)量子電腦。
這種特殊的量子系統利用電磁場將帶電粒子懸浮在自由空間中。量子位元(Qubits)就存在每個離子的電子狀態中,同時使用雷射執行操作。
Quantinuum的H1系統可處理多達20個離子阱的量子位元。雖然跟IBM高達433量子位元的Osprey系統相比不算多,但量子退相干(decoherence)和量子位元的品質比數量作用更大。
摩根大通是Quantinuum及其前身量子系統(包括其H系列系統)的早期客戶,該公司首席資訊官Lori Beer在聲明中表示,金融服務已確定是受益於量子技術的首批產業,公司一直研究量子研究,旗下專家團隊與Quantinuum量子運算領導者合作,取得突破性發現。
摩根大通去年發布一篇論文,研究人員探討未來容錯量子系統在優化問題上的應用。除了摩根大通,豐田汽車、現代汽車、西班牙外換銀行(BBVA)、德國化學公司巴斯夫(BSAF)和埃克森美孚也都有投資量子運算,主要支持創業公司開發新材料、優化路線或降低投資風險。
與此同時,政府和研究機構對量子研究越來越有興趣。Quantinuum近期宣布,日本Riken將在和光市的研究中心部署一套H1系統和一套由富士通開發的超導量子系統;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未充分探索的實用級量子運算系統」(US2QC)項目,加速量子系統開發。
(首圖來源:摩根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