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2023年05月02日 首頁 » 攝影手札

又到了每年春天,氣溫開始回暖,南方開始了回南天,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到處都是濕漉漉的。在這種天氣下不光人不好受,您的器材也可能受到傷害。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當天氣暖和,黴菌在8度以上的環境即可生長,12度以上快速生長。當溫度10度以上,濕度在60%以上時,黴菌就開始對你的器材下毒手了。當溫度在20-35度,濕度在80-95%時,黴菌更加猖獗。

發霉是什麼樣子呢?

看上去就像蜘蛛絲進入到鏡頭內部,當鏡頭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環境中,黴菌就會悄無聲息地生長。相比於相機機身,黴菌更喜歡附著在鏡頭鍍膜上,鍍膜上有黴菌生長繁殖需要的營養,黴菌分解鍍膜,產生點狀或絲狀的霉斑。如果不進行預防,也沒有在發霉前期就進行處理,霉斑就會越長越多,像繁殖一樣。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就這樣,黴菌的三大生長條件「濕度、溫度、營養源」就集齊了。

輕微的發霉可能對成像影響不大,甚至拍攝時發現不了。但如果霉斑發展起來就比較嚴重了,會導致成像不清晰,霧蒙蒙一片。ps:如果您現在就居住在潮濕地區,且很久沒仔細看過您的鏡頭了,記得現在拿起來看看。

發生這種情況不僅看著心裡不舒服,置換鏡頭時也會大幅度掉價,按照我的經驗來講,起碼會掉3-4成的價格。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建議不要發霉了之後再去修理,而是要在前期就預防。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維修發霉鏡頭就需要拆洗,價格昂貴不說,重新組裝也會影響鏡頭的精準度,並且鏡頭的鍍膜基本會是報廢的狀態,沒有鍍膜還會留下擦拭鏡片的痕跡。

第二是,發過霉的鏡頭就算是修好了,從新長霉斑的概率也會比沒長過霉斑的鏡頭要大很多。‍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是南方,有回南天、梅雨季節,或者居住的地區非常潮濕,那麼就要進行保護措施。北方的朋友也不要存在僥倖心理,看一看家裡的濕度計或者天氣預報中的濕度,如果過於潮濕,都要進行預防。

解決方案:

一:電子防潮箱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最方便的一種辦法,就是一個柜子,接上電源就可以選擇你需要的濕度,可以按照器材的數量來選擇大小。缺點是比較占地方,挺大的一個。如果您是學生,住在會斷電的寢室,就不推薦這種了,電子防潮箱需要一直供電。

二:電子循環吸濕卡➕密封式防潮箱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普通密封式防潮箱大多是塑料材質,蓋口配備有橡膠密封圈,頂部有壓力調節閥門和濕度計。價格便宜,還可以放一些別的需要乾燥的物品,我試過放開口的薯片,第二天還能保持酥脆。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密封式防潮箱我推薦搭配電子循環吸濕卡,它可以通過充電加熱來恢復乾燥狀態,可以反覆使用。當吸收達到飽和時只需充電就可以恢復到最初的狀態。體積也比較小巧,旅行攜帶也沒問題。

三:乾燥劑➕食品密封箱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最後一種是我曾經用過的廉價方案。就是用平時密封食品,裝豆子、大米的食品密封箱(記得選大號),加上一把乾燥劑,有條件的再放個小濕度計。麻煩的是需要隨時手動控制濕度。

推薦濕度控制在50%以下,也不要太干,太幹了蒙皮或橡膠有開裂風險。乾燥劑也要按時更換。

如何避免器材發霉

優點就是,便宜、便宜、還是便宜。我當時緊急使用,好像才花了十多塊錢。

最後,除了防潮箱,還是要多使用器材,最好在陽光下曬曬日光浴,不要讓你心愛的相機一直在陰暗潮濕的角落吃灰。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