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在網上流傳的劉慈欣老師1991版《超新星紀元》里,大劉老師講訴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故事:一顆距離地球僅8光年的超新星爆發,其輻射導致地球所有13歲以上的人類死亡,世界被留給了孩子們。
屬於孩子們狂歡與空虛交織後,他們決定效仿舊人類歷史:中國孩子政府重組人大,再次啟動"五年計劃";美國延續長臂管轄權,堅守本土安全;日本重拾軍國主義的幽魂,擴軍備戰第二次侵華。在美國授意下日本海軍開始向中國黃海進發,最後這場戰爭因走漏消息又被美國政府制止。
91版的《超星》是一部很有現實意義的科幻小說:為什麼人類從來不記取歷史教訓?因為他們的下一代總會學習模仿著干出一樣的事情。
俗話說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社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如果一個從小在家庭暴力中長大的孩子會如何對待周邊的人?
這就是《章魚嗶的原罪》,一位善良的章魚星人,給三位問題家庭擦屁股的故事。

先說結論:我認為,《章魚嗶的原罪》絕對算得上近年來最優秀的漫改動畫之一。如果你此前因為種種理由一直還沒有看過這部爭議十足的漫畫原作,完全可以從動畫開看。
動畫,在完美還原漫畫劇情基礎上,彌補原作不少情緒鋪墊不到位的地方,單就聲優出色的演繹和畫面表現與情緒渲染我給滿分。

黃昏下昏暗的客廳里,兩腳懸空的少女被一根細線牢牢地勒在房樑上,毫無生機的她不停地晃蕩著,晃蕩著。


(近乎還原)
僅僅靠著這讓人揪心的一幕致郁幾乎所有看眾,剛剛6話完結的《章魚嗶的原罪》已經斬獲抖音3億多播放量,霸榜B站7月新番熱度排行。


原作漫畫在連載之初幾乎每回更新都登上Twitter的熱門趨勢,首日瀏覽量就破200萬,最終話首日瀏覽量達377萬,評論超1萬條,迅速登頂Jump 綜合榜第三、按贊榜第一及男女讀者榜雙榜首。

在國內社交平台,早在動畫播出前《章魚嗶的原罪》已成為時下二次元熱門時尚單品,相關高人氣二創cos比比皆是。

不過,作品如此大熱的同時,隨之而來的是從第一話開始鋪天蓋地的批評,近乎絕大多數都在指責這部漫畫改編的動畫塑造出了三個「噁心人的角色」,更有甚者認為作者這是借著霸凌題材吃人血饅頭,結局強行「洗白」霸凌者。


真實情況真是如此?
其實筆者覺得罪不至此,作為一部商業作品,或許會有很多家庭情如此又或是遭遇霸凌的人看了會很難受。
但正如我開頭提到的《超新星紀元》一樣,故事原型來自《哆啦A夢》的《章魚嗶的原罪》,描述一個成年人不作為的世界裡,孩子如何被逼到用極端方式「自救」的荒誕故事。

(標誌性的空地)
(以下包含少量劇透,請酌情觀看)
一位擁有各種神秘道具的「快樂星人」章魚噼,在宇宙中傳播快樂時偶遇了在地球上常被家庭暴力、校園暴力的靜香,決定為其戰鬥。

然而初來咋到的章魚噼完全不懂得地球的倫理道德又或是「概念」,因此你會看到天真無邪的它無法理解家庭暴力,以為真理奈的父母惡狠狠地吵架時是「真理奈的父母一直在很熱情地聊天」;無法讀懂人類情緒,不懂得什麼是「暴力」,什麼是「求救」,更不懂得「死」在地球的意義。
靜香為什麼會上吊自殺?疑惑的它在看著被老師冷暴力的靜香一拍腦袋:哦原來是因為忘帶作業傷心得「死」了啊。

(挺地獄的,說實話)
章魚噼的好心全部適得其反,最終導致章魚噼和靜香還有同伴東直樹直接間接殺死了本作的「胖虎」——真理奈。

陷入困境的章魚噼暫時化身成真理奈的樣子頂包,借著這個機會它發現,真理奈竟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原來是靜香的媽媽勾引走真理奈的爸爸拆散其一家,真理奈在被媽媽家暴之後將一切都歸功於靜香身上。
於是章魚噼決定將時間回溯,故事後半就陷入章魚噼如何同時拯救靜香和真理奈兩位的爭鬥中。

這麼一看《章魚嗶的原罪》還挺點題的,不僅描述三位神人的悲劇,更是間接地明示這些「無解的悲劇」,幾乎都是在章魚噼的「善」下推動而成。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章魚噼的話靜香與真理奈都不會死,東直樹也不會間接犯罪,唯獨不變的是大家一直痛苦地活下去,然後變成了大眾口中的「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用一生治癒同年」。

誠然,作者引入善良的外星人這一設定為的不止於此,讓一個天真無邪孩子(章魚噼)來把握地球的水深,一方面這反差感減輕了嚴肅性,另一方面作為靈魂人物章魚噼的調查很自然地向觀眾展開三位孩子家裡那本「難念的經」:
拋棄家庭的父親與當妓女的母親,留下被人欺負的靜香;被不忠誠的父親拆散家庭的真理奈;天天拿來跟優秀的哥哥對比,得不到家裡人愛的東直樹。
因為各自原生家庭的「原罪」,三位孩子不得不展開自救,當靜香的天狗的東直樹,覺得霸凌靜香就能讓爸爸回來的真理奈,以及撿到章魚噼的靜香。


(少年,你缺愛了)
作為市面上不常見(但還是有)的描繪原生家庭的校園霸凌作品,我對《章魚嗶的原罪》的劇情深度持一定程度的肯定。
只是章魚噼敗也敗在他的劇情上,作者對於原生家庭這個話題就像真的遵守承諾的渣男一樣,「蹭蹭不進去」。
前期鋪墊了那麼多的黑深殘,讓這幫孩子又是自殺又是殺人又是埋屍,把讀者騙進來看著家人這麼殘忍又是揪心又是哭得稀里嘩啦之後,它開始不演了:
其實我寫的不是校園霸凌更不是家庭暴力,我只是在探討「愛與和平」。
最終萬策盡的章魚噼決定犧牲自己強行啟動損壞的時光機,將時間重置到一切發現前。
在這個時間線里,霸凌雙方真理奈和靜香在纏鬥中突然看到一幅章魚噼的草稿畫,在「你是我不能忘記的人」的既視感中。

在一聲又一聲「你們一定要做好朋友」的幻聽中,
雙方和解了,還是哭得死去活來的和解。
你能理解前一秒還在動刀的兩位,突然像是被隔壁的片場的牛泰普附身一樣,被傳遞著某種觀眾看不到電波之後放下和解的那份救贖感嗎?
如果按照劇情自圓其說為標準來評價,《章魚嗶的原罪》故事能不能稱得上完整還得打個問號,看著結局長大的兩位變成不良少女,我在想是不是我對本作抱有什麼過高的期望。

為何章魚噼如此具有「神性」?為何道具如此合時宜地損壞又突然能靠獻上生命啟用?為何一心只想讓爸爸媽媽回家,一家人能夠坐在一起好好吃飯的兩位,是同病相憐才成為好朋友嗎?
這些不得而知。
更不用提章魚噼與哆啦A夢的可比性了,說實話我真想吐槽章魚噼你的「百寶袋」就沒有更有用的東西了嗎?

寫在最後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校園霸凌」一直以來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熱門的創作題材,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一系列校園霸凌影視劇上映。
很多時候這種題材的影視劇想要引起關注,無一例外都在其視覺方面下足功夫:一定要有酣暢淋漓的復仇,「以暴制暴」讓霸凌者付出慘烈的代價以至跪下求饒都不放過的「復仇系」。

(韓國動畫電影《豬玀之王》真人版)
與之相對的就是從人本身入手,一步一步抽絲剝繭為觀眾理清角色們的社會關係,最終進行不同程度的和解的「治癒系」,只是很多時候受限於劇本以及各種各樣的角色動機,這類型霸凌題材的作品褒貶不定。

某種程度上,《章魚嗶的原罪》算是集成上面兩種,既有受害者「復仇」霸凌者以暴制暴,時光回溯後又有拯救逃不出原生家庭的孩子們的「和解」。從現實角度來講,校園霸凌目前是一個無解的社會問題,指望一部商業作品能給出什麼答案當然不現實。
其實《超新星紀元》1991版當年並沒有出版,除了小說里提到的敏感話題以外還有一大原因,是小說結尾里中國美國孩子們商量出了一個非常「天真」的解決方案,雖然筆者在這裡不方便說明但我敢打包票,真這麼出版明天你將在微博上看到這麼一條熱門:
劉慈欣跌落神壇。

(中美雙方交換一個你絕對想不到的東西)
如果《章魚噼的作者》真像《超新星紀元》一樣以孩子的視角給出一個很「不合常理」的解法,我想可能不如突兀的he。
當然君子論跡不論心,現象級商業作品無論如何對於相關話題傳播有利是有目共睹的,就像當年《少年的你》上映時掀起輿論場上的大戰,不可否認其也讓大眾更進一步認識到校園霸凌。

具體能把公眾認知帶到什麼地步呢?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參考文獻
宇野常寬.《章魚嗶的原罪》和「人生」的問題[EB/OL].https://note.com/wakusei2nduno/n/n18b2563bc83f,2022-04-17.

往期推薦 點圖可閱

隨處可見的石墩子,成為了這屆瘋癲網友的發情對象?

當我們在玩操作美少女戰鬥的遊戲時,我們究竟在玩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