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海外社交媒體為中心,將遊戲中的一幕描繪成油畫的投稿屢屢引發巨大反響。以厚塗的質感和筆觸殘留的油畫重新描繪遊戲體驗的獨特表現方式,因喚起懷舊情緒而備受關注。

其中的代表作是亞特蘭大出身的畫家Cayde先生於3月發布的《Minecraft》油畫。名為「The Disappointment(失望)」的這幅作品中,描繪了遊戲內方塊「熒石」製成的方形框中央水流落下的情景。這是以該作熱門Mod「The Aether」中出現的異世界傳送門為主題創作的。

在「The Aether」中,向熒石框架潑水即可開啟傳送門,前往新的漂浮世界。然而,在未安裝Mod的情況下,傳送門自然不會開啟。由於Mod完成度極高,玩家間產生了誤解,以為這是官方新增內容,當時許多玩家經歷了潑水卻無任何反應的小小失望。
Cayde先生的油畫以厚重的厚塗靜靜捕捉了這一瞬間。通過無機質地描繪水流質感和光線反射,構圖喚起了透過畫面「呆立不動的自己」的聯想。Cayde先生也回憶說自己小時候曾有同樣的誤解,評論中寫道感受到「難以估量的失望(the immeasurable level of dismay)」。該投稿在Ins獲得超過160萬按贊,在社交媒體X也超過25萬按贊,引發了對當時小小失誤的共鳴。
另一方面,以「連同遊戲UI一併繪製」的方向受到關注的是畫家AlturdBeast先生。其公開的《薩爾達傳說 時之笛》油畫中,除了站立在海拉爾平原的林克形象外,畫面左上角的心形血量、持有的盧比、分配給C鍵的物品以及小地圖也被細緻描繪。

在Reddit上被問及「為何連小地圖也畫上」時,他回答稱「為了保持真實性(Keep it authentic)」。在另一則投稿中,他將油畫靠在NINTENDO 64主機背後,營造出如同顯示在顯示器上的遊戲畫面效果,顯示出其意圖不僅是單純的角色藝術,而是以油畫呈現「當時玩家所見的視野本身」。


此外,包含《超級瑪利歐64》剩餘生命顯示、《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百分比等UI元素的油畫合集投稿,在Reddit上獲得近5000個贊,激發了童年遊戲玩家的懷舊情緒。
這些作品的共通點在於以油畫表達遊戲時的體驗與感受。油畫顏料的厚塗和筆觸,使油畫相比截圖更具物理存在感。油畫風景常被視為疊加記憶與情感的「心象風景」,作為表達童年遊戲記憶的手段,油畫或許比數字圖像和影片更能引發共鳴。
一方面,也存在將遊戲畫面作為寫實風景畫來處理的創作風格。在Reddit上以Entar0178為用戶名活動的畫家Dmitry Yakhovsky先生所繪製的《上古卷軸5:無界天際》中的「鍊金術士的小屋」,細緻描繪了秋色針葉林中矗立的小屋,乍一看仿佛是在寫生一處真實的森林。同一作者還公開了《天際》主角龍裔與《獵魔士》系列的傑洛特對峙等作品,採用將遊戲中的奇幻世界重構為虛構風景畫的手法。


此外,既是油畫家又是玩家的Shreyas Pailkar先生在YouTube上公開了其創作過程。在他繪製《異塵餘生4》中城市「鑽石城」的影片中,首先展示了他在遊戲內使用自由攝像機四處遊走,尋找最佳構圖的過程。隨後利用控制台命令切換時間和天氣進行調整,最終選擇了「夜晚霓虹燈最為耀眼」的時間設定。然後將截圖作為「寫生」資料導入,開始在畫布上重構。與風景畫家親自走動尋找理想構圖和光線不同,在遊戲內輕鬆「調整」風景,正是以數字世界為題材的優勢所在。

這些多樣的創作風格共存的背後,是「油畫=描繪風景」這一普遍認知。儘管許多同人作品以角色為中心,但傳統油畫多以景色為主角。用油畫描繪遊戲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或銘刻記憶的地點,不僅僅是簡單的截圖模仿,更像是沉浸於遊戲中,將「自己所見的風景」轉化到畫布上的過程。不同玩家的印象,或許正是決定了他們繪畫內容及風格差異的原因。
在遊戲開發中,概念藝術階段使用油彩畫風並不罕見,但將完成的「遊戲畫面本身」轉化為油畫,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遊戲中熟悉的數字畫面通過模擬油畫這一傳統手法呈現時產生的反差,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也成為其在社交網路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以油畫描繪遊戲風景這一獨特嘗試,作為區別於同人畫的藝術活動,正逐漸升溫。油畫表現心象風景,而遊戲則因其沉浸感和深刻記憶,兩者意外地契合,賦予畫作不同於截圖的深厚韻味。包括本文介紹的藝術家在內,今後畫家們將如何創作更多「遊戲繪畫」,也備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