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11月11日),索尼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
數據顯示,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1,079億日元,同比增長5%;營業利潤為4,290億日元,同比增長10%。整體來看,營收與利潤均實現穩健增長,

不僅如此,索尼同時宣布將截至2026年3月的財年營業利潤預期上調8%,至 1.43 萬億日元,而上調原因主要在於美國關稅帶來的實際影響低於預期,且旗下娛樂和晶片業務表現強勁。
舉例來講,關稅戰以來,索尼一直表現被動,今年8月21日起,更是將美國地區所有型號的PS5全部漲價,漲幅統一為50美元——在此之前,作為PS5的主要銷售陣地,北美地區可謂穩如泰山,幾乎沒有受到過全球漲價風潮的影響。

由此可見,關稅戰施加給索尼的壓力,確實到了不得不咬牙應對的程度。以至於索尼只能對北美這樣占全球40%銷量且持續增長的市場「動刀」,通過漲價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如此情境下,做出稍微「差一些」的預估,屬實正常。
然而隨著本次財報的公布,索尼特別指出,本財年關稅預計將造成500億日元損失,遠低於8月時預估的700億日元。
與此同時,第二季度PS5銷量為390萬台,較去年同期的380萬台還有增長;PS5累計出貨量已達8420萬台,與PS4同期水平(約8600萬台)接近。
As PlayStation 5 celebrates its fifth anniversary, Sony reported that the console has cleared 84.2 million units, putting it virtually neck-and-neck with PS4.https://t.co/5jeTCoxNZV pic.twitter.com/exh9bRsvm1
— Andy Robinson (@Andy_VGC) November 11, 2025
索尼首席財務官陶琳由此表示,對照PS4的生命周期,當前PS5遊戲主機仍處於產品生命周期的中期階段,並強調公司有意進一步延長其使用周期。索尼計劃在本財年將PS5的總銷量提升至9000萬台,考慮到後續的感恩節、聖誕節等銷售旺季,600萬台的銷售目標實現難度不大。
硬體之外,索尼的第一方遊戲也貢獻了頗亮眼的業績,其中最突出的當屬《羊蹄戰鬼》。遊戲發售前五天銷量達180萬份,32天售出330萬份,雖然稍遜於前作《對馬戰鬼》,但也算是一劑有力強心針,在財報中被重點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羊蹄戰鬼》發售首周便以日本市場12萬份的實體銷量,成為PS5平台歷史上首發銷量排名第五的作品,同時刷新了索尼自《跑車浪漫旅7》以來在日本市場最成功的第一方首發紀錄。
而相較《對馬戰鬼》首周21萬份的成績,彼時就有分析師指出,這一差距主要源於PS5平台實體零售市場整體規模的萎縮。

這在本次財報中亦有體現。根據數據,本季度PS4與PS5平台合計售出遊戲8030萬份,同比增長260萬份。其中,由第一方工作室開發的遊戲銷量達630萬份,同比增加100萬份,而數字版完整遊戲銷售持續增長,占總銷量比例提升至72%,較上年同期上升了2個百分點。
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況下,索尼在2022年花費約36億美元重金收購的Bungie就不太體面了。歷經多輪裁員、搜打撤新作《馬拉松》的種種風波、《命運2》的成績下滑,Bungie可以說正值風雨飄搖之際,其CEO彼特帕森斯已於8月離職。

首席財務官陶琳對此的解釋是:「關於《命運2》,部分由於競爭環境的變化,其銷售水平和用戶參與度未能達到我們收購Bungie公司時的預期。」為此,索尼索尼已對Bungie的資產記錄了315億日元的減值損失。
《羊蹄戰鬼》的成功無疑再一次證明了獨占IP的價值,不過在GaaS模式的探索上,索尼顯然還有一條長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