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 AIPC

2025年10月09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這兩年提起英特爾,總是壞消息多,好消息少。但最近一個月,事情起了變化——

先是英偉達宣布投資英特爾 50 億美元,並計劃推出集成 RTX GPU 的 X86 SoC 產品,這讓英特爾總算能緩口氣,股價也來到了近一年的新高。

而更實質性的好消息是,英特爾寄予厚望的下一代處理器——首個 Intel 18A(約為 1.8nm 製程工藝)的計算平台 Panther Lake 終於展露真容。

在剛剛結束的英特爾 Tech Tour (ITT 2025) 活動上,也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英特爾晶圓工廠,看到了首批搭載 Panther Lake 的工程機。

英特爾這次沒有讓人失望。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Panther Lake 來了:更快、更強、更省電

英特爾作為半導體工業 IDM 模式(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的代表,集晶片設計、製造、封裝和銷售等環節於一體,因此保持先進的製程對英特爾來說就尤為重要。

這也是為什麼 Intel 18A 製程工藝的 Panther Lake 被寄予厚望——因為英特爾亟需證明自己的產品是先進的,而自己的工廠也具備先進制程的製造能力。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Panther Lake 主板開發板

從目前的表現來看,Panther Lake 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兼具 Lunar Lake 在低功耗方面的出色表現,和 Arrow Lake 的強勁性能:

相同功耗下,CPU 單線程性能提升 10% 以上(對比 Lunar Lake)

  • 相同功耗下,CPU 多線程性能提升超過50%(對比 Lunar Lake & Arrow Lake)
  • 待機功耗降低 30% (對比 Arrow Lake)
  • GPU 整體性能提升超過50% (對比 Lunar Lake & Arrow Lake)
  • 相同算力面積下,NPU 性能提升 40% (對比 Lunar Lake)
  • 支持最高 96GB 的 LPDDR5 內存和 128GB 的 DDR5 內存
  • 配備更好的圖像處理單元 IPU 7.5
  • 有著更先進的連接性(支持 Wi-Fi 7 R2、藍牙 6 以及雷靂 4、雷靂 5)
  • 支持更智能的電源管理系統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具體來講,Panther Lake 將會有三個規格的產品推出,分別對應:

8 核 4 Xe³-core,面向主流價位的輕薄本

16 核 4 Xe³-core,面向搭載獨顯的遊戲本

16 核 12 Xe³-core,面向旗艦級的高性能輕薄本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三種不同規格的 Panther Lake 晶片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這次 Panther Lake 的 E 核採用了 DarkMont 的新架構,尤其大幅強化了 LPE 核的性能,使其能夠參與到日常負載當中,配合 8MB L3 緩存和 Memory-Side Cache 架構,在保持低功耗的同時大幅提升了性能。

而新的 Xe³ GPU 和 XeSS 多幀合成技術,則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強的英特爾核顯,最多搭載 12 核 Xe³ GPU 的 Panther Lake 處理器,算力高達 120 TOPS,配合 XeSS 的幀生成技術,可以有媲美中端獨立顯卡的遊戲表現——用輕薄本跑 120 幀的《三角洲行動》,不再是痴人說夢。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Panther Lake 核顯高幀數運行 3A FPS 遊戲

值得一提的是,Panther Lake 也為 AI 的應用場景做足了準備。

新的 NPU 5 單位面積的性能提升超過 40%,總算力達到 50 TOPS,並且支持 FP8 的精度——這意味著,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推理性能可以大幅提升,而功耗顯著降低,配合更大的帶寬升級,本地大模型也能有相當不錯的可用性。

可以說,Panther Lake 滿足了我們對於一個「先進」 X86 平台的所有想像——能打遊戲,也能跑 AI,功耗能低得下去,性能也提得上來。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Panther Lake 開發機,可以看到不同的尺寸規格差異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 AIPC

在 2025 年之前,幾乎所有 PC 廠商談到 AI 時,都是在既有架構上塞進一個 NPU,然後再把微軟 Copilot 的落地體驗包裝為「AI PC」。

但如今的英特爾不想這麼幹。

與上一代平台相比,Panther Lake 算是真正貫徹了 XPU 的理念—— CPU、GPU、NPU、IPU 是相互協調、資源共享的,因此,Panther Lake 總算力達到了 180 TOPS,而且可以將最多 86% 的內存調給顯存,這意味著在 AI 能力方面,Panther Lake 較之前有長足的進步,作為 AIPC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能做的事情也變多了,英特爾稱之為 Agentic AI。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所謂「Agentic AI」,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語音助手或者問答機器人。它背後的邏輯是:AI 從最初的感知世界(識別、檢測、語音理解),再到增強(去噪、分割、畫質提升),接著生成(文本、圖像、代碼輸出),如今,已經走到了能夠推理、規劃和執行的階段。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在現場的 demo 中,我們看到搭載 Panther Lake 的 PC 可以跑一個 30B 的Qwen 大模型,與此同時還能騰挪出足夠多的內存,來容納較長的上下文,從而實現一系列的複雜操作:

當用戶輸入一句話——比如「幫我為英特爾生成一份紫色主題的 AIPC 市場分析 PPT」——PC 內部的智能體會分析任務,自動調用專門的 SlidesMaker Agent(現場演示的是來自中國珠海的 ChatPPT),通過 ChatPPT 工具在雲端生成文檔後,在瀏覽器里打開預覽。整個過程中,用戶並不需要逐步操作,而是讓 PC 像一個真正的代理人一樣完成任務。

這就對上下文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 Panther Lake 重點攻克的一項能力。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我們在現場還見到一個關於 AI 編程的演示:「生成一個飛船射擊小球的遊戲」——

在默認情況下,PC 只能調用有限的顯存來寫代碼,這樣寫出來的代碼質量自然也就一般,雖然能把遊戲的框架搭出來,但飛船只能執行直線射擊的動作,而小球都是同一個尺寸一動不動的。

但由於 Panther Lake 能夠輕易地將內存轉換為顯存,因此當為大模型分配足夠多的顯存時,同一套提示詞寫出來的代碼質量也大有不同——這次,飛船能夠遵循一定的規律移動並射擊,而小球也有了大小不一的尺寸,且具備一定的行動邏輯,整個遊戲馬上就活靈活現了起來。

顯然,英特爾也注意到,光有強勁的算力能夠跑一個大尺寸模型,但缺乏足夠多的內存容納充足的上下文時,AIPC 並不能帶來很好的體驗。

只有兩兩結合,找到一個算力與內存的平衡點,才能相得益彰。

也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讓 Panther Lake 在交通、醫療甚至具身智能方面,相比無法更換內存、空有 NPU 算力的 Lunar Lake,能有更為出色的表現。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由 Panther Lake 驅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

在看來,英特爾實際上是在造一種「很新的 AIPC」,這不只是又一次性能疊代,而是一種角色轉變。

在 XPU 的加持下,AIPC 具備更好的泛用性能,很多情況下不再只是用戶驅動的工具,而是逐漸具備了主動解決問題、協作執行任務的能力。某種意義上,這是繼圖形加速、聯網化之後,PC 平台的又一次身份升級。

未來,當用戶面對設備時,輸入的可能不再是操作指令,而是一種意圖;而 PC 響應的,也不只是一個結果,而是一整套被執行過的流程。

對英特爾而言,這正是它想像中的 AIPC 時代。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要有先進制程,也要能先進制造

作為 Panther Lake 的實機首秀,展現出來的結果還是令人期待的,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背後的英特爾先進制程製造能力。

在過去幾年裡,英特爾一直在吃製程落後的虧,由於自家的晶圓廠沒法滿足工藝需求,部分晶片還需要友商代工——這顯然不是什麼好現象。

好在,在 2nm 製程的關鍵節點,英特爾追上來了。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Intel 18A 晶圓

在 ITT 2025 上,英特爾再次強調,亞利桑那州的 Fab 52 工廠將在 2025 年進入 Intel 18A 製程的高產階段(High-Volume Manufacturing,HVM),而俄勒岡的工廠也將於 2026 年投入大規模量產——這是全球首個在量產階段同時採用 RibbonFET 電晶體和 PowerVia 背面供電兩項技術的製程節點。

RibbonFET 解決了電晶體繼續縮小時面臨的漏電流問題;PowerVia 則改變了 60 年來電源線和信號線混在晶片正面的設計。相比 Intel 3 製程,Intel 18A 的能耗比上最高提升 15%,密度提升 30%。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伴隨 18A 製程進入 HVM 而來的,是首批基於這一先進制程的產品:面向 PC 市場的 Panther Lake,以及面向數據中心的 Clearwater Forest。它們計劃在 2025 年末量產,Panther Lake 預計 2026 年初進入市場,Clearwater Forest 則計劃在 2026 年推出。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在封裝方面,英特爾則展現出世界級的領先—— Panther Lake 採用 Foveros 技術(已量產 6 年,出貨約 1 億顆),而 Clearwater Forest 採用更先進的方案:EMIB(約 45 微米 pitch) Foveros Direct(約 9 微米銅對銅混合鍵合,相當於把兩個比髮絲還要細幾十倍的元器件對齊)。Clearwater Forest 將是首批採用 Foveros Direct 技術的產品之一。

為了保證良率,英特爾也在 18A 製程上用上了 Known Good Die(已知良品)測試流程—— Panther Lake 和 Clearwater Forest 都採用了這項技術。

在 chiplet 和異構集成大行其道的今天,在 die 級別完成測試,篩選出良品後再封裝,能夠有效降低成本並提升良率。

對 Intel Foundry 代工業務來說,Intel 18A 不光是扳回產品口碑的豪賭,也是重要的先進制造技術展示。從邏輯工藝到先進封裝,英特爾提供的是一站式服務。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英特爾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片工廠

根據英特爾透露的資訊,當前 18A 的良率水平與上一代重大工藝轉變時的 Meteor Lake 相當,可以說是對產能爬坡相當有信心了。

Intel 18A 倘若能順利落成,英特爾賴以為生的 IDM 模式,也就能再轉起來了。

英特爾想造一種很新的AIPC

▲ Intel 18A 的生產設備

儘管英特爾背靠著 AIPC 的大旗,仍不容有失——實際上,以晶片設計見長的 AMD、蘋果、高通、英偉達,都會在 2026 年推出自己的晶片,而台積電、三星等晶圓廠的 2nm 製程產品也蓄勢待發。

AI 席捲的算力狂潮仍在繼續,並摧枯拉朽般地改變一切。

對於英特爾來說,最大的好消息是,先進制程已然準備就緒,先進制造的能力也已經就位。在 AI 浪潮的新一輪起跑線上,我開始期待英特爾能跑出個好成績。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