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拍照的照片叫作品,而大多數人拍的只能稱為照片?我覺得這二者之間,是在用你對拍照的過程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和表達?今天我們來看一位攝影大師——寇德卡他在拍攝中對於人物的思路,看似信手拈來,從中你能找到一些信息。
關於約瑟夫·寇德卡
約瑟夫·寇德卡,2002年被授予「藝術與歷史騎士勳章」。寇德卡一直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獨來獨往,從不與人交流,但在攝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其經歷卻很曲折坎坷,這些在他的作品中能感受到。
寇德卡,1938年出生於捷克斯諾伐克,在少年時期,寇德卡已經開始使用一台Bakelite相機拍攝他的家人和身邊的事物。早年曾擔任航空工程師。1970年因避難而離開祖國移居倫敦和巴黎,後以無國籍狀態漂泊歐洲各國,1978年取得法國公民身份,1990年重返祖國……
寇德卡從不對自己的照片加以說明,從不談論自己的攝影觀;但他獨特的「寇德卡視覺節律」喚起的情緒令無數人膜拜。
1個人的畫面安排
FRANCE. Nord-Pas-de-Calais. Calais. 1973.
這張照片是寇德卡的一張經典人像,居中的人物很突出。這樣的構圖方式在他的很多照片中都可以看到,只要有一個人時,似乎這種居中的構圖方式最上手。
ROMANIA. 1968.
IRELAND. Dublin. 1978.
ALBANIA. Boy trying to get lift in car passing from Greece into Albania.1994.
CZECHOSLOVAKIA. Prague. 1992.
居中的構圖,可以讓畫面達到平衡的同時,視覺效果也非常突出。結合環境有容易安排處理。寇德卡處理起來得心應手,但也有例外。
ROMANIA. 1968.
SPAIN. 1977.
ITALY. Sicily. Palermo. Mental hospital.1995.
PORTUGAL. 1976.
這幾張照片和前面幾張不同,前面幾張人物是畫面的主體,把人物居中處理。在這幾張照片,人物只是畫面中的一個元素。他與畫面中的另一個元素之間形成一種關係,這種關係構成畫面的內容。人物被安排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在左邊或者右邊或者上下。兩者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的關係。
2個人的畫面安排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Zehra. Gypsies.1967.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Bratislava. Gypsies.1966.
如果是要強化人物,居中構圖,人物形象更突出。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Michalovce. Gypsies.1966
也可以一前一後的,重點突出主角。
USA. 1974.
PORTUGAL. Estremadura region. Nazare. 1975.
FRANCE. Bouches-du-Rhône. Saintes-Maries-de-la-Mer. 1979.
GREECE. Kalio. 1994.
利用對角線、大小、斜線的關係來增強空間透視。在兩個人的構圖中,是寇德卡比較常用的方式。靈活多變,畫面富有張力。
ITALY. 1961.
大量的天空留白來增加畫面的氛圍感
ITALY. Naples. 1980.
YUGOSLAVIA. 1982.
當畫面有明暗、線條的關係,對於有豐富經驗的像寇德來說,能輕鬆駕馭這些關係,來表現畫面空間透視與人物之間的關係。
3個人的畫面安排
SPAIN. 1977.
CZECHOSLOVAKIA. Kadan. 1963.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Zehra. 1967.
無論是1個人,2個人還是3個人,寇德來特別喜歡的一種構圖就是居中均衡式的構圖。畫面工整富有視覺衝擊力。這種構圖可以作為一種習慣,能用則用。其餘的就是根據拍攝的場景靈活發揮。
SPAIN. Villanueva de los Castilleros. 1978.
ROMANIA. Bukovina. Village of Lupcina. 2000.
PORTUGAL. Algarve. Nazare. 1975.
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在3人的畫面中更容易表現,運用起來更加遊刃有餘。
FRANCE. Brittany. Gypsies. 1973.
IRELAND. Croagh Patrick Pilgrimage. 1972.
人物與環境的關係,看似隨意,卻是很精妙的布局。
CZECHOSLOVAKIA. Prague. 1967.
ROMANIA. 1968.
極簡又大膽的處理方式,更加突出人物的個性與張力。
4個人的畫面安排
對於4個人的處理,不像前面1、2、3個人那麼容易用把控。很難用一種構圖方式去表現。更多的是從人物關係、畫面透視、明暗上面來發揮。
Ireland, 1976.
PORTUGAL.1979.
ITALY. 1980.
利用近大遠小,人物之間的距離來表現空間透視,仍然是最佳的手法。這種效果掌握得好,畫面的帶入感非常強烈。
CZECHOSLOVAKIA. Slovakia. Okres Hnusta. 1967.
SPAIN. 1974.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ity. Metropolitan Museum. 1975.
ITALY. Sicily. 1984.
當人數的增多,畫面中的人物之間會形成某種趣味的關係。如果從一個很新穎的角度來表達這種關係卻是一個考驗攝影眼裡的事。畫面稍縱即逝,你需要有敏銳的判斷力,迅速作出判斷,在一個恰當的時間裡按下快門。顯然寇德來是這方面的駕馭高手,給人感覺就是信手拈來。
以上只是個人的一點感受,在看似毫無規律和章法的拍攝思路,只要通過他的大量照片分析,還是能找到一些規律。這些規律或許是自己長期以來形成的經驗。能把簡單的畫面拍得不簡單,複雜的畫面簡單化處理。這或許就是高手在構圖上的過人之處。
寇德卡的人物攝影,簡潔、神秘、生機勃勃、充滿張力。大多數拍照是缺乏思路的,其差別在於自己沒有形成一些有效的表現方式。沒有發現畫面中各種元素之間的關聯。人物拍攝的難度在於去發現相互之間的某種關係。這看似簡單,卻有很難。希望這些作品能給你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