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開學季,不知道各位大學生有沒有買到心儀的電腦呢?如果還沒買,不妨看看這一台——機械革命耀世16 Ultra。機械革命耀世16 Ultra一直是近期關注度很高的遊戲本產品。這一次我們評測的是槍灰色版本,擁有更低調的外觀,配置上換用了主流的Ultra 7 255HX處理器和RTX 5060顯卡,形成了性能、質感、價格三者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再加上長江存儲最新款的商用消費級固態硬盤PC450的加持,整機在性能釋放和日常使用體驗上依舊強勢,非常適合新學期即將入學的大學生群體,既能滿足學習創作,又能暢玩遊戲大作。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台「槍灰戰士」的表現如何。
外觀
如果說白色版本的耀世16 Ultra更顯張揚,那麼槍灰色版本則給人一種穩重而低調的氣質。整機採用全金屬外殼,表面細膩的磨砂質感在光線下會呈現出微妙的反射效果,兼具質感與耐用性。對於大學生來說,槍灰色的沉穩配色在宿舍、圖書館或教室中使用都不會顯得突兀,甚至更容易與日常學習、辦公環境融合。
A面延續極簡風格,只有Logo點綴其中,在不同光線角度下能呈現出層次感。翻開螢幕後,鍵盤燈效以及Logo燈效便會點亮,瞬間切換到遊戲氛圍。RGB依然支持高度自定義,對於喜歡在夜晚開燈寫代碼、打遊戲的用戶來說,氛圍感拉滿。
螢幕方面,耀世16 Ultra配備了一塊16英寸16:10比例螢幕,解析度為2560×1600,比標準2K更寬闊一些。支持最高300Hz刷新率,宣布覆蓋100I-P3,通過了彩通膚色認證,其標稱Delta E色准<1。無論是電競玩家還是設計、攝影專業的同學,都能得到流暢且準確的畫面體驗。
攝影機方面,它雖然取消了高配版本才有的Windows Hello攝影機,但在隱私安全方面並未做出妥協,仍然配備了物理防窺開關,對於宿舍或圖書館場景,這個設計非常實用。
C面布局依舊熟悉,右上角有獨立的開機鍵和模式切換鍵,無需擔心誤觸。按下模式切換鍵,可以在辦公、均衡和狂暴模式之間快速切換。鍵盤支持1600萬色RGB背光,並且設計了獨立方向鍵區域,手感紮實,長時間打字或遊戲都很舒適。觸控板周圍的亮面倒角增加了視覺精緻度,與槍灰色機身的穩重相呼應,加入了一絲靈動,不會使得整體的設計太過沉悶。
接口方面與高配版本一致:左側分別有1個2.5G RJ45網口、1個全功能USB-C接口(支持100W PD充電)、1個USB-A 5Gbps、1個3.5mm音頻接口。右側分別有2個USB-A 5Gbps、1個肯辛通鎖孔,後側則配備了1個USB-C接口(雷電4,支持140W私有協議充電)、1個電源接口、1個Mini DisplayPort 2.1接口和1個HDMI 2.1接口。整體來看,無論是日常辦公外接設備,還是遊戲中多屏輸出,這套接口組合都能很好地滿足需求。
底部設計依舊是大面積進氣格柵,一整條黑色矽膠腳墊,此外還有各種廠商貼紙。
拆開D面的10枚螺絲,就可以撬開D殼。可以看到,耀世16 Ultra採用了時下流行的3風扇內吹設計,配備了一塊80Wh的電池,具有兩條M.2插槽,其中一條為PCIe 5.0 x4規格,已經預裝了PC450 1TB硬盤,另一條則為空置狀態,以備大家進行擴容。兩條M.2插槽都配備了散熱片。揭開內存部分的隱藏罩,可以看到,出廠預裝了兩條美光的SODIMM內存條,頻率為5600MT/s,兩條組成雙通道。
整機重量約2.394kg,搭配250W SiC碳化矽電源適配器重量約588.5g,在高性能遊戲本中算是便攜性與性能的均衡之選。
性能測試
由於耀世16 Ultra默認有著多種預設性能模式,而為了測試出它的滿血性能,因此我們在全程測試中開啟性能最強的「高能狂暴模式」,在文末的烤機測試中也會將其與「靜音狂暴模式」進行比較。
CPU性能
我們評測的這台耀世16 Ultra搭載的處理器為英特爾酷睿Ultra 7 255HX,是基於Arrow Lake-HX架構的移動端處理器,具備20核心20線程設計,其中包括8個性能核心和12個能效核心,最大睿頻頻率可達5.2GHz,性能核心基礎頻率為2.4GHz,效率核心為1.8GHz,L3緩存容量達30MB。這使得這顆處理器在多任務並行、影片編輯以及創作類應用中具有極強的處理能力,無論是日常辦公、3A遊戲大作還是多線程渲染任務,Ultra 7 255HX都能提供穩定充沛的性能表現。
在CineBench R23的單輪測試中,耀世16 Ultra上的這顆255HX單核跑分2116,多核跑分為32770。略強於其他同處理器遊戲本的得分,堪稱滿血性能。
在CPU-Z基準測試(17.01.64)中,這顆255HX的單核得分為836.3,多核得分為14692.1。
在3DMark CPU Profile中,單核得分1267,多核得分15186。
GPU性能
由於定位於主流中端配置,這台耀世16 Ultra搭載的是英偉達甜品級顯卡RTX 5060 Laptop。它基於最新架構,擁有3328個CUDA核心和8GB GDDR7顯存,支持DLSS 4與光線追蹤,並在功耗和性能之間取得了不錯的平衡。雖然紙面規格上不及5070 Ti,但憑藉架構優化和DLSS幀生成技術,在2K甚至更高解析度下依然能夠流暢運行3A大作。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5060的表現已經足夠暢玩主流3A遊戲,同時還能兼顧AI創作與學習需求。
在3DMark TimeSpy中,耀世16 Ultra上搭載的RTX 5060 Laptop得分12533,其中總分為12998,在FireStrike中,顯卡得分為34195,總分為32534。
硬盤性能
耀世16 Ultra搭載了長江存儲PC450固態硬盤,作為大名鼎鼎的PC411的升級版,它採用了長江存儲晶棧®Xtacking®4.0技術打造的閃存顆粒X4-9070,是一款為AI、遊戲、辦公等主流電腦設計的PCIe 4.0商用消費級固態硬盤。需要注意的是,耀世16 Ultra上的PC450已經出廠分區並預裝系統,並且由於是移動端平台,因此實際測試成績要略低於最佳情況。
這款硬盤兼具高性能、低功耗和低發熱特性,滿載功耗小於5W,而在空載狀態下功耗可低至2.5mW,有助於延長設備的續航時間,這對於移動設備而言無疑是至關重要的。通過CrystalDiskInfo監測發現,該硬盤待機狀態下,溫度僅有29攝氏度,非常冷靜。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順序讀取速度為7085 MB/s,寫入6380 MB/s,4K單線程讀寫成績分別為86MB/s和262 MB/s。
在TxBENCH中,順序讀取為6801MB/s,寫入為5731 MB/s,4K單線程讀寫成績分別為73MB/s和213 MB/s。
在Anvil' Storage Utilities測試中,硬盤總得分為22565,讀取得分為10277,寫入得分為12287。
在ATTO中,文件體積超過128KB時,寫入速度穩定在5.7GB/s,在文件體積達到512KB時,讀取速度穩定在6.5GB/s。其中512B的小文件讀寫分別為65.95MB/s、71.81MB/s。
除了使用常規的理論跑分軟體外,我們還使用了PCMark 10以及3DMark來模擬PC450的日常使用狀態下以及加載遊戲時的表現。
在完整系統盤基準測試中,PC450 1TB的得分為2949,帶寬為464.60MB/s,平均存取時間為56μs。
在快速系統盤基準測試中,PC450 1TB的得分為3197,帶寬為390.07MB/s,平均存取時間為40μs。
在數據盤基準測試中,PC450 1TB的得分為4873,帶寬為724.96MB/s,平均存取時間為32μs。
在3DMARK存儲基準測試中,PC450 1TB得分為2840,平均帶寬為484.68MB/s,平均存取時間為63μs。
實際應用方面,《Final Fantasy XIV:金曦之遺輝》加載全場景總耗時8.5秒,表現略強於PC411。
在《電馭叛客2077》的性能測試場景中,從點擊到出現畫面,加載總耗時約13.6秒。
在PS中打開體積約24GB的星空圖大型文檔,加載總耗時約24.7秒。
在BurnInTest硬盤寫入壓力測試的87次循環測試,PC450 1TB完美通過,全程沒有發生一次錯誤。
對於需要頻繁加載大文件或切換應用的學生和創作者來說,響應速度很快。
除了性能,在筆記本等移動設備中,由於內部空間緊湊,散熱空間不足,因此對於硬盤的溫度表現亦有很高要求。否則則很容易在高溫下發生過熱降速等情況,影響使用體驗。
為此,我們使用fio 3.40工具往硬盤中寫入約300GB的數據,同時記錄其溫度變化,來看看PC450 1TB在溫度表現上如何。由於硬盤提供的可用溫度變量為2個,因此我們將溫度較高的變量(磁盤溫度1)假設為主控溫度,將溫度略低的變量(磁盤溫度2)假設為顆粒溫度。
通過繪製的曲線圖(數據已作平滑處理)可以發現,PC450的主控溫度在寫入過程中非常冷靜,全程保持在44度以下,顆粒溫度則維持在41度以下,表現非常優秀。較之70度溫度牆,仍有很大的散熱餘量。
這不僅得益於耀世16 Ultra上配備的SSD散熱片以及金屬外殼,更得益於PC450四通道無緩方案以及新一代的X4-9070閃存晶片,使得硬盤的整體散熱表現更加出色。
遊戲實測
紙面參數和理論跑分只能體現一部分實力,作為一款遊戲本,真正決定用戶體驗的,還是在實際遊戲中的表現。畢竟對於大學生群體來說,一台電腦除了能完成學習和創作任務外,能否流暢運行當下熱門的3A大作同樣關鍵。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幾款具代表性的遊戲來看看這台槍灰色耀世16 Ultra在實戰中的發揮。
在《黑神話:悟空》中,預設高畫質,開啟DLSS 4,超採樣75%,4倍幀生成,運行遊戲自帶的基準測試工具,平均幀率為165,無壓力流暢運行。
在《電馭叛客2077》中畫質設定為全高,打開DLSS 4質量模式和4倍幀生成,運行遊戲自帶的基準測試工具,平均幀數達到了191.5,整體非常流暢絲滑。
在《漫威爭鋒》中,畫質設定為全高,打開DLSS 4質量模式以及4倍幀生成,運行遊戲自帶的基準測試工具,平均幀率為184。
可以說,即使是RTX 5060,配合DLSS 4也能在2K高畫質下提供非常流暢的體驗。對於大學生玩家而言,這套組合已經足夠暢玩未來幾年新作,應付大學四年的學習與娛樂完全足夠。
溫度與功耗
耀世16 Ultra不僅是一台遊戲本,更是一台「AI高靜遊戲本」,正如我們在測試開頭所說的,耀世16 Ultra的狂暴模式分為高能狂暴模式和靜音狂暴模式。所謂靜音狂暴模式,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將CPU、GPU的功耗控制在一個甜點區間內,既減少發熱降低噪音,又將性能衰減控制在一個可接受的範圍內。因此本次烤機測試也分別測試耀世16 Ultra在兩種模式下的性能釋放表現。
CPU單烤測試在CineBench R23的10分鐘循環測試中進行,通過曲線圖可以發現,在「滿血」性能的高能狂暴模式中,CPU性能釋放基本維持在150W左右,峰值可達170W,即便是最低亦有130W。不過此時風扇噪音較大,堪稱「起飛了」水平。最終多核得分為32039分,僅比之前的單輪跑分低上幾百,屬於誤差範圍之內。
在靜音狂暴模式中,CPU的性能釋放被進一步壓低,在前5輪跑分中,基本可以穩定在100W出頭,在之後幾輪跑分中,則進一步降低至90W出頭,不過此時風扇噪音大幅下降。最終測試得出的多核得分為28675,有較為明顯的下降。
溫度方面,在高能狂暴模式中,由於性能釋放較為激進,因此CPU封裝溫度基本頂著95℃的溫度牆在跑,而在靜音狂暴模式中,功耗降低,在前期觸達80℃之後,後期基本維持在77~78℃左右。
顯卡單烤則是基於3DMark中的Steel Nomad測試進行,通過測試所繪製的曲線圖可知,無論是在哪種模式下,耀世16 Ultra上的這張RTX 5060 Laptop都是在滿血的115W性能釋放下運行,因此可以預見到,在靜音狂暴模式下,實際遊戲性能應該並無明顯差距。由於功耗並無區別,因此並未製作溫度圖表,可以參考之後的雙烤測試。
通過測試結果可見,高能和靜音模式下,得分僅有個位數差距,幀數表現已經到了小數點後兩位,完全可以算作誤差。
除了單烤測試,我們也進行了常規的雙烤測試。測試基於AIDA64的系統穩定性測試以及FurMark進行,單次烤機時長約30分鐘。
測試結果顯示,在高能狂暴模式下,整機性能釋放維持在200W左右,其中CPU在85W上下浮動,顯卡依舊維持115W左右的滿血釋放,以保證遊戲表現。在靜音狂暴模式下,整機性能釋放下降至180W,功耗削減基於CPU,封裝功率由85W降低至65W,顯卡性能釋放依舊保持不變。
溫度方面,在高能狂暴模式下,CPU封裝溫度在85℃左右浮動,顯卡溫度則維持在78℃左右。靜音狂暴模式下,CPU封裝溫度有所降低,控制在了79℃左右,顯卡溫度則沒有顯著變化,仍然為78℃左右。
在靜音狂暴模式下烤機30分鐘,此時通過熱成像儀器觀察C面溫度,發現高溫熱區基本集中在鍵盤中上方,約為47.4℃,主要鍵入區域為37.2℃,觸控板及掌托區域溫度稍低,為33.6℃。
寫在最後
整體來看,機械革命耀世16 Ultra槍灰色版本在外觀、性能和使用體驗上都保持了非常均衡的表現。它既不像白色版本那樣張揚,又不會顯得呆板,沉穩而低調的氣質,更適合在學習和生活場景中長時間使用。而配置上的Ultra 7 255HX處理器與RTX 5060顯卡,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學生群體的學習創作和娛樂需求。對於想要兼顧學習與遊戲的大學生來說,它無疑是一款十分值得考慮的產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所搭載的長江存儲PC450固態硬盤,可以說是整機體驗的幕後英雄。相較於前代PC411,PC450在架構、能效與溫控方面全面升級,讀寫速度已經接近PCIe 4.0接口的天花板,實際加載遊戲、處理大文件時的速度優勢明顯,響應幾乎是即時完成。
在高性能與低功耗的平衡上表現尤為突出,在筆記本這樣緊湊的環境裡,依然能保持全程冷靜運行,避免了因為過熱而掉速的情況。在可靠性測試中也展現出極高的穩定性,長時間壓力寫入依舊沒有出現錯誤,這對於需要長期存放資料的大學生群體來說非常重要。它既能確保學習資料和論文文件的安全,也能在遊戲娛樂時帶來更快的加載體驗。
綜合來看,耀世16 Ultra槍灰色版本在外觀、配置和散熱等方面都做到了主流遊戲本中的均衡之選,而PC450的加入,更是讓它在長期使用和穩定性上多了一份安心。對於即將迎來新學期的大學生而言,這台耀世16 Ultra不僅能陪伴四年學習生涯,也能成為課餘遊戲娛樂的可靠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