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知名媒體Fast Company將XREAL評價為10家最具創新力的AR/VR公司,位列榜首。
Fast Company給出的當選理由為:「For bringing affordable AR/VR to popular apps and devices.(開創消費級AR/VR與大眾設備的融合。)」
依舊用我們聽話聽音的方法拆解,實際上Fast Company對XREAL的認同聚焦於兩個關鍵詞:「平價技術」和「生態兼容」。
這兩個評價就像是押中考題一樣精準直擊XREAL的發展靈魂。而在AI帶來這個機會的窗口,我們再一次有機會能夠觀察這家科技新銳。
硬科技全民化:自研 智造 聯盟的三重奏
我們在XREAL One發布時的文章中提到,XREAL是一家很「敢」的企業。這點在XREAL One是「行業內首款配有自研空間計算晶片的AR眼鏡」就可見一斑,它的出現,也讓XREAL有了能夠和蘋果掰手腕的能力。
如果時間線再往前倒,還叫Nreal時期的Light讓國內AR設備從「頭盔」變成「眼鏡」,Air把「虛擬影音大屏」打入消費電子市場、扭轉AR過於職業化的概念,XREAL Air 2 Pro通過「電致變色鏡片」實現硬體服務和技術服務融合,XREAL Beam Pro實現了生活影像2D到3D的升維……
如果用創新來形容XREAL就有些籠統,更精確點說,XREAL是在實現技術平權。
硬體設備的微型化是讓我們用起來更方便,大屏影音是讓我們知道用它來做什麼,原本用在汽車、飛機和建築物上的電致變色鏡片用來服務於AR眼鏡的室內外場景,用一款Beam Pro就讓AR眼鏡提供接近Vision Pro的空間計算體驗。
那麼它的價格是多少?根據XREAL目前在售的幾款設備折前價格算,平均價格約為2599元,而蘋果Vision Pro國行起售價為29999元,是它的11.54倍。
XREAL通過硬體創新,把更多不常見、不常用、不知道怎麼用的技術帶到大眾電子消費品領域,並且讓我們以一個比較認可的價格享受它。這就是XREAL的技術平權。
為實現這一點,XREAL形成了「自研、自主、合作」的三重奏模式。
其一,通過自研晶片,掌握硬體研發底層話語權。前文提到,XREAL One搭載了其自研X1空間計算晶片,是全球首顆專為OST(光學透視)AR眼鏡定製的晶片。
通過X1這顆晶片,將原本需要外接設備處理的3DoF空間計算、動態補幀、畸變矯正等功能集成到眼鏡端,並且顯著降低了數據處理量和延遲,實現XREAL品牌AR眼鏡真正的輕量、便攜。
同時,正因為是自研晶片,所以X1能夠與XREAL自研「驚鴻銳影」光學引擎4.0深度耦合,更進一步消滅AR眼鏡顯示問題,充分提升近眼大屏顯示的顯示質量。
87君實測XREAL One
在此基礎上,自研晶片避免依賴高價晶片,結合定製化設計精簡冗餘功能,在技術研發和採購上都能極大降低成本,也為XREAL的消費級定價奠定了基礎。
其二,除了研發之外,XREAL在產業鏈上也下了不少功夫,通過垂直整合製造鏈實現從上到下的降本增效。
比如,XREAL擁有落座於無錫的全球首個消費級AR光學模組規模化量產基地,數據顯示,項目達產後,該基地預計可年產AR眼鏡光學模組350萬套。更重要的是,自主基地能夠實現與晶片、算法的深度適配優化。大白話來說就是讓硬體更加「渾然天成」。
相關報道
還有像擁有662項專利,從各方面構建起專利壁壘,實現技術自主化的策略。
此外,XRAEL還從渠道上實現自主。去年宣布與博士眼鏡達成戰略合作,利用其全國100家門店網路降低渠道成本,進一步壓縮終端售價。
從核心技術研發保護、設備生產製造到硬體終端銷售,XREAL都進行了進一步的自主化。
除了「自我成長」之外,XREAL的觸角也在向外延伸。
就在日前,XREAL宣布與產業鏈的海信視像以及四家浙大系企業合作,通過與海信在顯示技術、龍旗科技在生產製造、晶盛機電在輕量化材料、鯤游光電在光學模組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把算法、材料、生產等關鍵要素「結盟」,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獲取好技術、新技術的成本,讓AR眼鏡真正從「玩具」成為「家具」。
這或許印證了徐馳的判斷:「中國公司有機會可以在AR賽道上制定規則」,而規則的核心,就是讓每個人都能平等享有定義數字世界的權力。
用戶的連接器,開發者的工具書
如果說技術平權是XREAL發展的必要步驟,那麼生態兼容就是XREAL的創新追求。這一點早在Air 2系列發布時就初見端倪。
當時在溝通中,X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說:「無數的大廠期待的是直接一步到位、走到終極AR,但是我們覺得更合理的方式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做傳統網際網路的空間化。在這個生態下,我們的優勢是怎麼最大化利用手機生態、利用手機交互範式,這也跟今天蘋果的打法是完全一樣的。」
換句話來說,XREAL是將當時的設備定義成消費者的「AR窗口」。
XREAL通過Air 2系列和Beam一代,儘可能將產品接入更多的硬體和它們的生態,這也就是為什麼從手機、電腦到遊戲掌機、遊戲主機,甚至智能汽車,都有XREAL的影子。
對於XREAL來說,它也實現了「生態內容平移」。通過即插即用,實現了將現有的龐大網際網路生態接入XREAL,讓消費者無論使用什麼設備、進行什麼活動,都能在XREAL里獲得增強版的視聽體驗。
其作業系統nebulaOS兼容安卓應用生態,Beam Pro支持谷歌GMS認證及海量移動APP空間化。消費者也無需為AR單獨購買內容,直接沿用手機端的影視、遊戲、辦公應用。
此外,在開發者方面,XREAL還推出了針對性的設備,比如XREAL Air 2 Ultra——一款輕量化設計與性能相融合的「6DoF全功能AR眼鏡」。它獨有的雙環境感知傳感器、超廣角魚眼鏡頭對於手勢功能開發、資訊捕捉等都提供了極大幫助。
在算法和軟體開發工具方面,XREAL Air 2 Ultra同樣提供了強大的支持——NRSDK。
NRSDK集成了六大核心能力,包括6DoF追蹤、平面檢測、圖像識別、手勢識別與追蹤、深度網格和空間錨點。
為加速開發流程,XREAL創新性地將Unity插件與Android Studio環境深度耦合——開發者可通過可視化界面一鍵導出APK安裝包,新手開發者僅需3小時即可完成首個AR Demo搭建。
這種「開箱即量產」的工具,讓開發者在構建AR應用時能夠快速、方便地實現更多功能。
它的簡易開發也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平滑、更好上手的學習曲線。這不僅加快了開發速度,還使得開發者直接將創意概念落地成為產品。
XREAL通過兼容安卓/Windows生態降低用戶遷移成本,藉助模塊化SDK釋放開發者創造力,讓AR不僅從「玩具」進化成「家具」,也正在與消費者、開發者共同書寫屬於XREAL的AR規則。
要做AI嗎?
既然「平價技術」和「生態兼容」是策略,那麼結果呢?
日前,根據IDC最新發布的《AR/VR頭顯市場季度追蹤報告》顯示,2024年XREAL位居全球AR市場份額第一,總份額占比超過2-4名總和,也憑藉超過50萬台的累計出貨量位於全球AR出貨量第一。同時,XREAL也是VR/AR市場TOP5公司中唯一的AR廠商。可以看得出這一個策略對於XREAL來說還是相當成功的。
新的問題來了,繼讓設備變小、技術下放、一機連萬物之後,XREAL該做什麼呢?在2025年,這個答案毫無疑問是AI。我們也期待XREAL能夠做AI。
不過,在2024年Beam Pro的發布會上,徐馳表現出對大熱門話題「AI」較為克制的態度。
徐馳說:「我們看到(許多)拿著AI做噱頭的公司。(我認為)如果一個APP就能解決的事就不要打著AI的旗號做新的硬體。同時,我們對消費電子的顛覆式創新是有理解的,所以非常審慎。」
但這並不代表著XREAL抗拒AI,徐馳也認為,AR是AI最好的載體,AI是AR最好的交互。他表示,XREAL要做AI就是「去做負責任的玩法」。這與多年來XREAL的發展態度保持一致。
當Vision Pro用29999元定義「空間計算」時,XREAL用2599元實現「計算空間化」——這不是所謂的超越或者追趕,而在同一水平線上,對技術本質的重新思考。
當然,從讓AR設備買得起,到讓AR生態用得上之後,我們也期待徐馳所說的「與好學生一起學習」的結果——用AI實現每個人擁有的智能空間,讓XREAL來為AR故事寫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