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重磅新作《密特羅德 究極4 穿越未知》即將於12月4日發售,同時登陸NS和NS2。上周任天堂發布了本作的詳細介紹短片,還邀請了多家外媒提前試玩了開場1小時的內容,並發布了前瞻體驗報告。
《密特羅德 究極4》(下簡稱MP4)這款作品自從2017年首次公開後,經歷了推倒重做和漫長的等待,這本就夠折磨人的了。而任天堂好像對這款作品又愛搭不理的,遲遲不進行大規模宣傳,放個宣傳片都有種生怕玩家看到的感覺。
最難受的是,有不少外媒對遊戲的開場給出了負評,更是給期待本作的玩家們澆了一盆冷水。

那麼這部耗時多年打造的作品,是否真的會翻車?媒體所給出的負評能代表整個遊戲的品質嗎?
本文顯然不能夠給你正確答案,畢竟我們也沒玩上,但相信能讓你對這部作品有更多的了解。

首先還是給不了解的玩家簡單介紹一下這個系列。
自從任天堂踏足遊戲界後,《密特羅德》可以說是僅次於《馬力歐》和《薩爾達》的當家IP之一,雖然作品數量沒那麼多,但質量一直是頂級的。
進入3D時代後,馬&塞都成功3D化,而《密》卻整整晚了一個世代,直到NGC才推出了3D化作品,而且直接在標題上加以區分。《密特羅德》就是橫版作品,而《密特羅德 究極》則是3D系列。
系列初代作品出道即巔峰,斬獲無數好評,前兩年已經復刻登陸了NS。後續的兩部正作同樣有極高的質量。

然而這個系列發展到Wii的3代之後就陷入了停滯,後續雖然有衍生作,但也都算不上什麼大作,甚至還出現了系列黑歷史。
直到2017年的E3,NS在業界的不看好中爆火,任天堂乘勝追擊,公開了多款重磅新作,其中就包括了《密特羅德 究極4》……的logo。
這對於當年的粉絲來說,多少有點像是隔壁G胖數3一樣不可思議,任天堂竟然復活這個系列了!

然而經歷了這麼漫長的等待,光是2019年宣布推到
重做至今都有6年了,好不容易發售日就在眼前,提前試玩的媒體竟然給出了負評,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理解這種失落。
但是別急,事情真沒那麼糟!
首先,外媒只是玩了開場的一小時內容,而負評點主要在於嫌棄遊戲中的聯邦士兵NPC太煩人了,不僅性格塑造有些討人厭,而且讓遊玩部分也顯得很拖沓。

這我個人是非常理解的,開頭一大堆彈窗教學,真的很煩人。
但新手教學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許多相對輕度的玩家確實是需要這部分內容的。
若是老玩家可以選擇跳過、新玩家可以慢慢了解那還好,可強制的、冗長的新手引導,在2025年的今天確實顯得有些不那麼現代。

但新手教學這開場的一點內容,顯然無法代表遊戲的全貌。
正如《異度神劍2》也曾因為複雜的戰鬥系統和大量的彈窗教學,沒少被玩家們吐槽,但不妨礙它成為許多玩家心目中的JRPG神作。
根據目前的宣傳片來看,本作在設計上可能會有一些「老派」「傳統」或者說「沒那麼多創新」,但在品質上也不太可能拉垮!

過去許多年裡,總有玩家探討「類薩爾達和類銀河的區別」,因為《薩爾達》和《密特羅德》在許多解謎的設計思路、展現出來的玩法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FC的《薩爾達傳說2 林克的冒險》也帶一點《密特羅德》的味道。
二者的重要區別其實在於地圖結構設計不同,但在一些解謎部分的思路是相通的。
這次的《MP4》介紹影片中,就能看到許多經典3D《薩爾達》的影子。例如遊戲中操控念力飛在空中,飛到山姆斯本體無法到達的地方觸發機關,就很類似《薩爾達傳說 御天之劍》里的甲蟲。

除了解謎外,遊戲的Boss設計和戰鬥玩法其實也有些類似經典3D《薩爾達》。
《密特羅德 究極》系列雖然看起來是第一人稱,射擊也確實是主要攻擊方式之一,但它並不能分類到「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本作中的射擊是帶自瞄的,它幾乎不對玩家的射擊瞄準精度有任何要求,射擊只是符合角色設計的交互方式,它就和林克能夠使用鉤索、彈弓、迴旋鏢、弓箭去觸發機關一樣。
如果非要說第一人稱有什麼不好的,就是有的玩家用第一人稱視角會容易暈3D。本作無法自由切換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容易暈3D的玩家就有點遺憾了。

總而言之,目前來看這作《密特羅德 究極4》除了開篇的引導教學可能做得比較繁瑣、遊戲整體的設計可能略顯老派,其他方面看不出有什麼可能大翻車的跡象。
這裡的「老派」也並非貶義詞,正如今天仍有許多玩家,希望任天堂能推出線性大型迷宮的傳統3D薩爾達,許多經典的設計並不是過時了、淘汰了,而只是它不符合遊戲整體的框架了。
而《密特羅德 究極4》,可能正是承載著這些經典傳統設計的一部作品。可以預見這部作品很難成為爆款,但它一定能滿足玩家們的期待、也對得起這麼多年的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