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經亞洲》報道稱蘋果公司CEO庫克時隔三年再度訪問日本東京,計劃參觀東京銀座購物區最近翻新的蘋果零售店,而庫克在X平台發文表示「蘋果翻新的銀座零售店將在本周五重新開業」,該店是蘋果在美國之外開設的首家零售店,庫克此次親身到訪意在加強蘋果與日本各地客戶和社區之間聯繫。
看似為銀座零售店站台,但外界揣測庫克此次訪日與12月18日生效的《移動軟體競爭法》有關,該法令規定日本將通過降低外部公司進入智慧型手機應用分發和支付市場的門檻來促進市場競爭。儘管蘋果曾以安全擔憂為理由向日本提出抗議,直言「擔憂被迫向隱私保護標準不足的企業開放功能」,但目前尚處於和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磋商階段。
早在2024年,日本國會參議院就通過了《智慧型手機軟體競爭促進法案》,其包含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應用商店、瀏覽器、搜尋引擎多個領域,旨在限制谷歌、蘋果等巨頭的行業壟斷,鼓勵良性競爭、降低報價等行為,讓用戶有更多選擇空間。今年3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則將蘋果、谷歌公司設為「指定提供商」;5月發布的《促進特定智慧型手機軟體競爭法》附屬立法草案及指南暫定於12月18日實行該法令。
倘若該法令如期生效,蘋果將面臨開放應用內第三方渠道、允許應用內外鏈交易、禁止濫用App審核權拖延第三方應用上架/更新、允許在App Store上架非WebKit引擎瀏覽器、不得不正當使用獲取的數據為自身應用和服務謀取競爭優勢等諸多限制,如違反法令蘋果需將日本國內營業額20%作為罰金,如反覆多次違反罰金標準將提升至30%。
雖說官方沒有明確表示庫克為該法令專門訪問日本,但僅剩三個月適應期蘋果不得不重視該法令帶來的業務影響。一方面,新法令下開發者可以使用更靈活的分發渠道、選擇佣金更低的支付方式來降低運維成本;另一方面消費者可選擇空間更大可能促使應用價格下降或催生新的服務模式,這些都可能對蘋果服務業務營收造成衝擊(比如應用商店佣金收入通常為15%-30%),甚至引發全球其他市場連鎖反應。
當安全與競爭成為監管天平的兩端,蘋果需要向外界證明:開放第三方渠道不一定會犧牲用戶體驗。聚焦零售門店 社區聯結、以情感營銷塑造蘋果與日本市場的深度綁定形象背後,更像一場利益與公平的溫情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