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comicbook by:Liz Wyatt
本文文字較多,推薦使用自動閱讀功能。
詹妮弗·沃爾特斯(Jennifer Walters),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女浩克」(She-Hulk)。白天是律師,晚上是超級英雄。好吧,她的生活並沒有如此涇渭分明,儘管有時她也希望能如此。
作為律師界的超級英雄,女浩克打破了傳統英雄的設定框架。這位綠巨人布魯斯·班納的表妹,因意外輸血獲得伽馬變異能力後,展現出了與班納截然不同的特質。

浩克的粉絲都很清楚布魯斯·班納的歷程——他在早年間為控制與憤怒苦苦掙扎。但這不是詹妮弗·沃爾特斯的故事。諷刺的是,她也有過控制不住與被壓倒性衝動支配的時候,但其中許多都發生在《內戰II》之後。詹妮弗在變成浩克時依然是她自己——依舊是那個才華橫溢、情緒自控的律師。這正是重點。讀者需要看到這樣一個版本的浩克——一個更具賦權意味而非毀滅意味的版本。這是對伽馬輻射潛力與風險的深刻提醒。伽馬,就像生命一樣,不可預測。
雖然女浩克無論以哪種形態都保留了許多特質,但她的情緒依然會影響她的力量。強烈的情緒,如憤怒與恐懼,依然可能引發力量的激增——而這並不總是好事。女浩克學會了擁抱自己的所有面向,包括浩克那一面。她的故事很快變成了關於自信、身體積極性與自我接納的篇章。這與布魯斯的故事有著天壤之別——而這再次是重點所在。
這種設定差異絕非偶然,而是漫威有意為之的藝術選擇。班納的故事聚焦於內心掙扎,而女浩克則展現了超能力者的另一種可能——她不僅保留著作為律師的專業素養,更能遊刃有餘地在法庭與戰場間切換。

即便是普通讀者也知道女浩克的日間職業——律師。這甚至成了她在漫威電影宇宙(MCU)劇集的標題!打破了超級英雄必須隱藏身份的慣例,她也沒有把日常工作與另一個秘密身份捆綁在一起,而是試圖同時走出律師與超級英雄的道路。說實話,這兩份工作中的任何一份都足以讓人忙得不可開交,所以試圖兼顧兩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詹妮弗的系列作品一直非常出色地展現了這種二元對立與挑戰。

她既能在《超級人類註冊法》這類重大案件中為霍華德鴨辯護,也能代表蜘蛛人起訴J·喬納·詹姆森,甚至處理X教授的遺囑事宜。這種雙重身份不是負擔,反而成為她獨特的優勢。
更值得注意的是,女浩克早在1989年就開創了"打破第四面牆"的先河。在《神奇女浩克》第5期中,她直接向讀者抱怨反派質量;1997年的《僱傭英雄》第14期里,她甚至與旁白者展開對話。這種元敘事手法後來被死侍發揚光大,這是因為他挑戰了更多界限嗎?也許吧,我們必須給予應有的認可,但女浩克才是真正的先驅。
本質上,班納的故事更像是《化身博士》,探討的是人性與獸性的對抗,而女浩克則展現了自我認同的完整過程。她不需要壓制浩克的一面,而是將其轉化為力量源泉。這種設定差異不僅豐富了漫威宇宙的敘事維度,更打破了人們對超能力者的刻板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