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Lip-Bu Tan)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Intel 14A製程節點取決於客戶的承諾,既包括了英特爾本身,也包括了潛在的第三方客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足夠的業務讓英特爾在即將到來的製程節點上賺錢。

據9to5Mac報道,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蘋果和英特爾都在考慮Intel 14A工藝,作為部分晶片的第二生產來源。其中蘋果會用於某些M系列移動晶片,搭載在MacBook機型上,英偉達則可能用於部分「低端」GPU晶片。
近年來,隨著採用台積電(TSMC)先進工藝的晶片價格不斷上漲,不少晶片設計公司都希望能引入雙代工廠策略,不但能更好地控制成本,而且還能分散供應鏈風險。高通一直想這麼做,無奈三星的良品率始終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與高通不同,蘋果和英偉達的眼光放到了英特爾身上,可能會在未來的產品中轉向Intel 14A,預計新工藝於2027年進入風險生產階段,2028年實現量產。
據推測,蘋果可能在M8系列晶片上引入英特爾作為第二代工廠,英偉達可能要等到2028年的Feynman架構。由於三星已宣布1.4nm工藝延後至2029年量產,幾年後除了台積電外,能提供給廠商的前沿半導體製造工藝並不多,不過Rapidus的2nm工藝或許也是潛在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