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2025年10月30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180 億美元的利潤,換來 14000 封解僱信

這是亞馬遜正在上演的修羅場。這家科技巨頭的股價逼近歷史高點,裁員的大刀卻悄無聲息地落下了。

而且,這僅僅是個開始——最終被裁人數可能高達 30000 人,占員工總數的近 10%

 

亞馬遜遊戲工作室聖地亞哥分部,99% 的員工被裁

 

有人還在模里西斯的海灘上曬太陽,手機突然彈出一條通知:你被解僱了。

被裁的當事人意外,看客更意外。

最近一個季度,亞馬遜公司運營表現良好,為什麼突然要進行如此殘酷的裁員?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最近在裁員的企業,包括微軟、寶潔、雀巢、英特爾等

官方給出的理由,和過去這段時間以來裁員的公司一樣,因為 AI

亞馬遜的人力資源主管 Beth Galetti,在給全體員工的備忘錄中寫著,「AI 是自網際網路以來,我們所見過的最具變革性的技術」。

她解釋說,正因為 AI 能讓公司更快地創新,所以亞馬遜需要「更精簡的組織、更少的層級」。

聽著又是熟悉的話術,用 AI 能降本增效,更少的層級。可亞馬遜這次裁員,背後的目的,可不僅僅是因為 AI 能替代這些員工

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創公司一樣運營

過去十幾年來,一個大公司的標誌,大概就是人很多,產出也很多,每個部門都有一個,甚至多個自己的產品。

但 AI 時代的邏輯,直接變成了,更多算力、更少人。像 OpenAI 一樣,估值快要來到萬億美元,公司總人數才從 2023 年的幾百人,到現在大約四千人。

在亞馬遜,這種轉變更是從上到下、明碼標價。CEO 安迪.賈西(Andy Jassy)就在系統性地構建一個「AI 改變一切」的敘事。

Jassy 的核心理念是,他希望「亞馬遜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創公司一樣運營」。他要不惜一切代價地精簡、減少官僚主義和消除層級;在官方的裁員公告裡,也完美的呼應了這一點。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這套「AI 精簡敘事」並非空穴來風,它甚至精準地打擊了特定的人群:中層管理者

根據商業內幕獲取的內部數據,在第一批美國裁員中,超過 78% 的被裁員工是 L5 到 L7 級別的經理。

涉及的部門包括 HR(People Experience & Technology)約 15% 的職位;設備與服務部門(Echo、Fire、Kindle團隊);Audible 音頻部門;以及部分 AWS 企業支持團隊。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根據 Levels.fyi 的數據,2025 年一個 L5 的總薪酬約為 12 萬美元,L6 約為 21 萬美元,而 L7 約為 28 萬美元

這些中層管理者,他們的日常工作,概括性地說,大部分是協調跨部門溝通、匯總資訊、撰寫狀態報告、起草備忘錄。

聽起來,這不就是當前生成式 AI 最擅長的任務。亞馬遜似乎在用行動證明,AI 正在掏空企業的中間層

裁員重災區之一的設備部門(負責 Kindle、Echo 等產品),其副總裁 Tapas Roy 在裁員後的內部信中,直白地要求留下的員工要擁抱 AI(lean in on AI)來提高效率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AI 提升生產力,導致人類白領失業」的標準故事。但這個劇本,亞馬遜自己人可能都不全信。

AI 是真兇,還是背鍋俠

這場裁員最大的疑點在於:AI 真的已經強大到,可以立刻取代 3 萬名白領了嗎?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根據 CNN 的報道,一位亞馬遜發言人私下承認,AI 並不是周二宣布的 14000 名裁員中「絕大多數」的原因

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多位管理學專家的支持。他們提到,整個科技行業目前都存在一種「AI 漂洗」(AI-washing)的趨勢,大概意思就是把任何東西,都要包裝成 AI。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2024 年 7 月至 2025 年 6 月,人工智慧相關職位招聘資訊中最常用的 15 個關鍵詞,AI 占主要地位,而不是某項具體 AI 技能,如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

很少有公司現在真的在用 AI 取代人」高管諮詢公司 Culture Partners 的首席戰略官 Jessica Kriegel 告訴 CNN。她認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更像是一種「預防性裁員」(preemptive layoffs)。

換言之,亞馬遜裁員,不是因為 AI 已經準備好接管人類的工作,而是因為高管們希望騰出「財務跑道」去探索 AI 的可能性。

畢竟,就目前而言,AI 帶來的除了效率,還有大量的「workslop」,workslop 指的是那些由聊天機器人產生的、看似像回事但實則毫無價值、甚至充滿錯誤的「工作垃圾」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AI 生成的工作廢料,像是幻燈片、摘要、代碼等,需要人類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有調查發現,AI 參與後有 40% 都是工作垃圾,每一份垃圾要浪費員工兩個小時,186 美元。

前段時間,MIT 也發布了一項研究,提到 95% 的企業 AI 投資目前回報為零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從試點到實際應用,對於具體任務的 AI(淺藍色)引入下降明顯,成功實施僅有 5%

雖然 AI 有能力處理簡單的記錄任務,但對於工作中一些細節性、準確性要求比較高的內容,AI 還是沒有辦法。

亞馬遜自己也承認,公司還在繼續招聘,並且會為大多數受影響的員工提供 90 天的時間,在公司內部尋找新職位。

如果 AI 真的已經能系統性地取代這些崗位,為什麼還要費力進行內部轉崗。顯然,AI「取代」人類的故事,說服力還不夠。那麼,真正的動機是什麼?

AI 軍備競賽,太燒錢了

如果 AI 不是直接兇手,那它很可能就是動機。這場裁員的第一個真正原因,可能和 AI 有關,但不是因為用 AI 更便宜,而是因為 AI 太貴。

亞馬遜正處在一場耗資萬億、贏家通吃的 AI 戰爭中。在這場戰爭中,它必須要拼命地追趕對手。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2025 年,亞馬遜雲服務 AWS 市場份額占據領先地位

亞馬遜的核心利潤來源,AWS(雲服務),其增長速度已經落後於微軟的 Azure 和谷歌雲。亞馬遜需要快速釋放大量現金,來招聘昂貴的 AI 專家和建造數據中心。

這筆開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2024年,他們在伺服器與數據中心建設上的支出,就已經突破 850 億美元。2025 年預計將再增加 40%,達到 1200 億

每削掉 1% 的白領薪酬預算,就意味著公司能多買幾千塊 H100 GPU。

分析師們一針見血地指出,「亞馬遜短期內面臨著壓力,需要抵消在建設 AI 基礎設施方面的長期投資」。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我們使用的 ChatGPT、Claude 都強烈依賴於這些雲服務;Claude 主要依賴 AWS,Gemini 則是自家的 Google Claude,OpenAI 則主要有微軟 Azure 提供支持。不過 anthropic 在前幾天也宣布和 Google 達成合作,使用他們的 TPU;OpenAI 也有使用 AWS 的雲服務。

現在,裁員的邏輯清晰了,亞馬遜正在砍掉成熟業務(如零售)中的臃腫管理層,以及 HR 、設備 等非核心盈利部門的員工,將他們數以億計的工資,轉化成支持 AI 軍備競賽的「彈藥」

這些被裁的 L5-L7 經理們,他們不是被 AI 取代了,他們是被 AI 的成本給「擠兌」了

這是一個殘酷,但大勢所趨的商業決策:用今天的人,換明天的算力。

能被擠兌,只怪疫情期間招了太多

如果說為 AI 湊錢是面向未來的戰略考量,那麼這場裁員還有另一個更尷尬、更著眼於過去的真實原因,就是糾正疫情期間,亞馬遜的過度招聘

耶魯大學的經濟學家 Ernie Tedeschi 直接說,「我認為這主要是對疫情期間動態的糾正,而不是像 AI 這樣的新事物在衝擊這些公司。

數據是不會撒謊的。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的疫情電商熱潮中,亞馬遜過度招聘,僱傭了數十萬員工 。其全球員工總數(包括倉庫和企業員工)從 2017 年到 2024 年幾乎翻了三倍 ,一度超過 160 萬。

現在,電商需求增長放緩 ,經濟進入不確定期,亞馬遜發現自己養了太多「多餘」的企業員工。這家公司開始要為當年的瘋狂買單,進行成本優化了。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畢竟,它一邊裁掉的是疫情期間膨脹最快的白領和經理職位,同時又在大規模招聘 25 萬名季節性倉庫工人。剛剛還投資 10 億美元,將倉庫工人的平均時薪提高到 30 美元以上。

一邊是給藍領加薪招人,一邊是裁掉白領經理。AI 所引發的生產力替代浪潮,並沒有想像中來得那麼快,但它的潛在影響,已經開始讓這些大型企業如履薄冰,不能再走錯一步路。

把裁員歸咎於 AI,對公司來說是一舉多得。它把過去這些走錯的路(一個傳統的、因管理不善、過度招聘導致的成本削減行為),包裝成了一個具有前瞻性的、面向未來的技術轉型。

 

 

https://x.com/KobeissiLetter/status/1983209896721236139

雖然和傳統敘事裡面那套,因為 AI 的高效率,所以要裁員不同,但其實他們討論的都是一件事情。

亞馬遜、微軟 、Meta 和 Google 為首的這些科技巨頭,正處在一場關乎生死的 AI 軍備競賽中。競賽的入場券,就是構建數據中心、採購天價的 GPU、研發基礎模型。

而亞馬遜的裁員,也正是因為,它需要騰出這 3 萬人的薪資預算,去支付建設 AI 基礎設施的巨額賬單。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Meta 要建一個和曼哈頓島一樣大的數據中心

另一批也在裁員的公司,UPS(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塔吉特 (Target,美國零售業巨頭) 、乃至漢莎航空 (Lufthansa) ,它們裁員,恰恰是因為 AI 已經在起作用了。

這些公司不需要自己承擔天價的研發成本,它們只需要從亞馬遜 (AWS)、微軟 (Azure) 這樣的平台,租用成熟的 AI 解決方案,像是自動化客服、供應鏈優化 、精簡管理層級。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這兩種裁員動機,一個為未來買 AI,一個因現在用 AI,它們都在餵養同一隻經濟巨獸——算力

很明顯,AI 正在創造財富,這些財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向了算力,而不是勞動力

半導體公司,像是英偉達就坐在這條價值鏈的頂端,向所有人收租。

大廠裁員 14000 人背後真相:AI 幹不了你的活,卻先砸了你的飯碗

全球首個市值突破 5 萬億美元的公司,英偉達,7 月份才剛剛突破 4 萬億

對於被裁的員工來說,無論理由是什麼,結果都是一樣的。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