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發言人近日證實,開發中的新型「哨兵」洲際彈道導彈開發出現重大成本超支問題,可能讓進度延後兩年。
原稱「陸基戰略嚇阻武器」(Ground Based Strategic Deterrence,GBSD)的新型LGM-35A洲際彈道導彈,由諾斯洛普格魯曼2020年打敗波音贏得總價達133億美元的合約,並在2022年4月正式命名為「哨兵」(Sentinal)
美國空軍現役LGM-30義勇兵三型(Minutemen III)洲際導彈,是波音公司1962年開發第一型開始服役,1970年推出第三型改良版迄今,服役超過60年,在近年全球安全形勢快速惡化的情況下,美軍急需哨兵替代義勇兵三型。
不過2023年6月美國國會政府問責局(GAO)就曾發布報告指出,由於研發人力短缺、疫情導致的進出口進度延遲以及相關基礎建設進度等問題,哨兵的服役時間有可能將延後一年。
近日美國空軍發言人向媒體證實,已向國會報告哨兵開發成本已超過原本估計,原先2020年估計哨兵單枚造價應為1.18億美元,但目前估算已漲價37%,達1.62億美元。
因此哨兵計劃的總成本也從原本估計的960億美元,上漲到1,315億美元,因此美國空軍需要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重新批准,才能避免整個計劃被取消的危機。
美國空軍計劃將採購659枚哨兵洲際彈道導彈,並重新整修現有450處發射井設施,而計劃拖越久將會使成本繼續上升,不過由於哨兵計劃的戰略重要性,目前是美軍新型武器開發計劃的最優先項目之一,也受到國會高度支持,因此目前國會雖然開始高度查看成本超支問題,但計劃被取消的可能性非常低。
(首圖來源:U.S. Air 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