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柯達,相信無論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一代都不會感到陌生。不過在膠捲市場復興後,柯達日子依然不好過,占公司收入僅有1.9%的品牌業務,居然為公司貢獻了65%的利潤。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公司已經退出了消費類攝影市場,目前主要從事工業印刷業務,也就是to B業務。而我們在市場上看到各種柯達品牌產品全屬於品牌授權,而且獲得授權的公司多達44家,柯達品牌被用來生產服裝、眼鏡片、太陽能背板、相機背帶、電視機、塗料、發電機、手電筒、數位相機等等。

在眾多授權產品中,相機領域很可能是最五花八門的,JK Imaging推出了柯達品牌的PixPro數位相機(在使用柯達品牌前,使用的是GE品牌),Prinics和C A Global在不同市場中推出了柯達品牌拍立得相機,Meta Imaging有柯達品牌35毫米膠片相機,而Reto Production則生產柯達Ektar品牌的半畫幅膠片相機。此外,柯達公司還和一家教育公司合作推出了Thrust UAV Riot運動無人機。

柯達授權品牌相機雖然雜亂,但是還不算離譜,畢竟它們多少都與柯達原有業務相關。但是柯達服飾(Kodak Apparel)你聽過麼,它在韓國一共開設123家實體門店,深受韓國年輕人的歡迎,在年輕人眼中柯達服飾是復古風格的時尚街頭服飾品牌。對一柯達這一舉措,紐約時代通過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營銷學教授提摩西·卡爾金斯的話語進行表態,「從某種意義上說,當你看到這種情況發生時,會感到有些悲傷,因為這確實表明柯達品牌已經衰落到何種程度。」

在2024年,柯達收入約10億美元,其中品牌授權收入約2000萬美元,占總收入的1.9%。但是由於品牌授權近乎沒有成本,為公司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貢獻了1700萬美元,占其各業務部門年度利潤的65%。賣衣服、賣手電筒雖然對曾經巨頭柯達是可恥的,但是真的賺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