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對於最近十年的恐怖片行業來說,「高概念」風格在好萊塢可謂大行其是。2017年的《逃出絕命鎮》與2025年的《懼裂》更是作為兩部不折不扣的恐怖電影登上了奧斯卡的「大雅之堂」。

而這類電影除了更加「藝術化」的拍攝手法與「概念類」的恐怖元素外,最常見的手段就是在編寫劇本時通過意識流的手法來影射某種社會現象。不幸的是,除了少部分佳作之外,過於追求後者的作品最後往往都會因為用力過猛而徹底淪為一部平庸之作。

雖然作為《幻獸帕魯》發行商進軍恐怖行業的首個作品,《遺映》這款遊戲選取的「高概念」題材無疑十分引人注目,但只靠意識流敘事顯然無法撐起一個單薄的劇本,因此即便是大量的真人演出,也無法拯救這部始終「欠點火候」的試驗之作。

本末倒置的敘事結構
通常情況下,恐怖遊戲為了不浪費「電子遊戲」特有的互動屬性,最常規的做法就是在視覺與感官刺激上極力刻畫所謂的「恐怖」元素以達到「美術抓人」的需求。
但與一般的恐怖遊戲不同,在遊戲氛圍以及恐怖元素的塑造上,《遺映》選取的風格是極為內斂的。

就像《懼裂》這種以「娛樂圈」為題且更加注重藝術表現的「新概念」電影一樣,《遺映》並沒有設計任何誇張的恐怖場景,而是將遊戲的舞台全部限制在了一間經歷過派對狂歡後的私人豪宅之中。

遊戲將核心內容都聚焦在了對劇情的鋪墊與塑造之上,同時幾乎很少、甚至可以說完全沒有在遊戲中安插任何視覺上的恐怖元素,因此與市面上泛濫的傳統恐怖遊戲風格相比,這種對敘事氛圍而非恐怖氛圍的追求與塑造著實讓人感到亮眼。

但可惜的是,作為一款電子遊戲,《遺映》選擇了一個錯誤且尷尬的遊戲定位,那就是錯把遊戲的功能當成了「媒體電影」,將重點都放在了對故事線索的白描上。
製作組顯然沒有意識到,恐怖遊戲首先必須得是一款「遊戲」,因此要想撐起一部合格的遊戲作品,「故事」與「遊戲性」之間哪怕不是缺一不可,也必須有一個能站得住腳。

可首先在玩法上,《遺映》就是一款不包含潛行以及戰鬥等「附加玩法」的純解謎遊戲。雖然本作在謎題的設計上做到了能讓玩家只看一眼就可以知道「這裡接下來應該怎麼解謎」的一目了然,但遊戲通篇採用的依舊是十分常規的「找鑰匙」類步行解謎,不論是謎題設計還是解謎方式都缺乏亮點。

儘管為了貼合電影的主題,本作也加入了「將兩段影片拼接到一起合成一段新影片」的獨特機制,但由於遊戲整體篇幅過短,因此這個只能讓人眼前一亮但經不起推敲的新機制也只是曇花一現。

當然,恐怖遊戲最重要的就是「故事」與「恐怖」,因此一款在遊戲性上沒有亮點的純解密遊戲只要能講好故事也依舊可以做到讓人印象深刻。但在敘事結構上,本作又想當然地玩起了「隱藏敘事」——即遊戲的完整劇情需要玩家通過閱讀完遊戲內置的劇情文本後去自行拼湊。

可問題就在於,在敘事類遊戲裡,這種處理方式更加適合用在那些隱藏在主線劇情背後讓玩家「細思恐極」的附加劇情中,而不是用來套在主線劇情上。除非遊戲的主線劇情足夠出色,否則如此生拉硬套,只會讓玩家產生一種故事虎頭蛇尾或是還沒有講完的不適體驗。
而《遺映》既普通又沒有作為恐怖作品該有的爆點、甚至是連用敘事性軌跡設置一處反轉都不肯的平庸劇情自然也就不偏不倚地踩到了這個雷區。

同時,如果作為一部恐怖電影來看的話,《遺映》所講述的主線劇情其實依舊可以拍成一部評分剛好及格的驚悚電影。
但製作組為了這套能讓玩家自己拼湊故事的「隱藏式」敘事而通過不含任何驚悚元素的意識流手段隱去了很多情節,硬生生地將高朝部分可以插入優秀劇情演出的部分用人偶PPT糊弄了過去,著實讓期待了兩個小時就為了看到結局的玩家感到失望。

偏離重心的真人宣傳
在風格的塑造上,《遺映》這部作品只能說是像「冰皮點心」一樣裹了一層讓人胃口大開的外皮,等吃到嘴裡才會發現內里的餡料雖然看似厚實但索然無味。

在遊戲設計上,本作架空了幾個虛構的電影演員,並且請來了《惡靈古堡8》海森伯格(阿斯代倫)、《殺手》黛安娜、《最後生還者》艾比以及《Final Fantasy XVI》克萊夫的配音演員作為遊戲角色真人出鏡進行表演,甚至還請來了Remedy的傳奇製作人山姆·雷克進行客串演出。

顯然,製作組是想通過真人影片的切入來蹭一波《心靈殺手2》的敘事風格,畢竟遊戲內也包含了明顯捏他《心靈殺手2》的跳臉橋段。但與後者將跳臉當標點符號用的過渡手法不同的是,本作的跳臉雖然頻率低,但在敘事結構上完全沒有必要出現,頗有一種為了提醒玩家這是恐怖遊戲而後期隨機插入的感覺。

而且即便製作組請來的這幾名配音演員的表演功底幾乎達到了專業演員的水準,也依舊無法撐起這個單薄且只有兩個小時的故事。
不僅如此,更加讓人在意的是,除了部分被製作組專門做宣傳影片的陣容演員在遊戲中實際出鏡只有一張充其量只能算是客串的照片以外,備受關注的客串角色山姆·雷克在遊戲中唯一的一段表演內容居然是毫無感情地棒讀了一大段幾乎不含任何有用資訊的念白,明顯有一種請得起對方客串但又不敢在表演上要求對方的感覺。

雖然說山姆·雷克作為遊戲製作人沒有演技這件事本身情有可原,但如此為了客串而客串從而罔顧遊戲代入感的做法,也不禁讓人懷疑製作組請這些演員參演《遺映》的動機。
就像「溫子仁監製」恐怖片只要打上了這個標籤,哪怕在沒有溫子仁參與的情況下,觀眾也會默認對電影的質量產生信任一樣,《遺映》顯然也玩起了類似的「文字遊戲」。只能說得虧遊戲圈還沒對「山姆·雷克參演」有什麼說法了。

後記
作為一款恐怖遊戲,《遺映》可以說單純憑藉美術風格與演員陣容拉高了我的期待,然而作為《幻獸帕魯》發行以及《肯澤拉傳說:扎烏》各自的首款恐怖遊戲,這部質感與規格拉滿的作品根本就選擇了一個錯誤的開發方向。

本作選取了一個很有潛力、但顯然不是製作組所能把握住的主題,最終才創作出了這樣一款無論是故事還是玩法都非常小打小鬧甚至禁不起推敲的作品。
雖然遊戲的完成度還不至於讓玩家給出負評,但如此「集百家之短」的開發經驗確實讓人大跌眼鏡。
優點
- 題材新穎,風格抓人
- 手感尚可,製作精良
缺點
- 劇情單薄平庸,敘事不完整
- 遊戲性缺乏亮點,體驗乏味
- 缺乏恐怖元素
評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