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6的公開測試已正式啟動,小編的1050也奮戰戰地系列足足1300小時,希望能在此分享一些畫面優化經驗,並給出相應的建議,幫助新人改善體驗。
《戰地風雲6》1050ti也能暢玩的畫面設置方案
PS:這個設置頁面的UI比較反人類,一個選項有多個入口,需要多找找
圖像設置
基本設置
垂直同步:關
能防止畫面撕裂,但大大限制幀數
亮度:70~100
亮度太低看不到暗處敵人,夜戰圖必須100
視野:建議105
視野即視場角(FOV),高FOV能為你提供更多的資訊,有時還能緩解暈3D的問題,但過高會導致畫面畸變,需適當取捨
載具第三人稱視野角度:拉滿(本來也不高)
武器視野:寬
武器儘量不要擋視線
動態模糊:0
快速移動視角時,邊緣模糊可能會導致丟失資訊,若幀數實在太低可以開啟
視角晃動幅度:20
戰地主打戰場氛圍,各種爆炸物是必不可少的,這自然也會影響開鏡瞄準
色差:關
暗角:關
膠片顆粒:關
給高配畫質黨用的,對戰鬥無幫助
進階設置
重點來了,以下選項受個人配置影響極大,主要提供設置優先級的建議
材質質量:顯存8G以下建議低
顯存殺手,直接決定貼圖質量
材質過濾:高/極高
不怎麼消耗性能,但能改善紋理清晰度
網格質量:高/極高
減少物體邊緣鋸齒,便於發現遠處敵人
地形質量:低/中
增加地面細節,但戶外場景消耗大
植被質量:低
植被密度過高容易錯過伏地魔
特效質量:低
影響粒子效果(爆炸、煙霧、血霧),如果不是追求真實氛圍感沒必要開高
體積質量:低/高
影響光線穿過雲霧的效果
光源品質:低
影響全局光照效果,吃顯存
局部光源和陰影質量:低
針對點光源(路燈、手電筒)
太陽陰影質量:中/高
主要表現為影子邊緣的鋸齒數量
陰影過濾:PCSS
讓陰影邊緣過渡更自然
反射質量:中/高
比較影響視覺效果(不是光追)
螢幕空間反射:關/低
丐版光追,配置好可以試一下
後期處理質量:低
影響動態模糊、景深等,沒什麼用
螢幕空間環境光遮蔽和全局光照:關
開啟後提升物體層次感,陰影更真實
高保真物體數量:高
決定當前場景同時渲染的高模物品數量,在室內場景比較影響幀數
影像提升技術(DLSS):質量/平衡
偉大無需多言
多重幀數生成:如果幀數夠用不建議開,影響輸入延遲(低端卡還是開吧)
未來框架渲染:同上
遊戲
控制
步兵衝刺:按住
隨沖隨停,減少一次按鍵
蹲下滑行:蹲下(按住)
蹲下分為「按住蹲」和「切換蹲」,建議保留後者為無法滑鏟,便於控制
載具增壓加速:按住
瞄準輔助:全部關閉
鍵鼠黨要這個幹嘛
準星
設置中可以自定義準星顏色、大小、透明度等等,但本人更推薦使用微軟自帶的Xbox Game Bar里的小組件外置準星Custom Crossair
Win R喚出
註:這個小組件可能找不到,考慮用MurbongCrosshair代替
小地圖
這一塊用處不小,小地圖能為你提供大量的資訊,也就是敵人的具體位置,新玩家對地圖不熟悉,背景透明度不建議太低
考慮到現代戰爭交戰距離偏遠,3檔比例尺可以按如下設置
統一士兵瞄準
讓靈敏度與縮放解耦,訓練肌肉記憶。一個很迷的設置,關於係數眾說紛紜(100/133/177),還是實踐出真知吧
瞄準視野範圍
似乎沒找到
按鍵設定
以下改鍵基於個人經驗,不一定通用
全地圖→大寫鎖定鍵
兵種特殊裝備→鼠標側鍵上
扔手榴彈→鼠標側鍵下
穩定準星→鼠標右鍵
按住蹲下→C
切換蹲下→X
長按趴下/切換蹲下→Ctrl
標尺歸零→V
切換瞄準鏡→Alt
其餘鍵位如有衝突改成其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