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iPhone Air 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2025年11月12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雖然今年 iPhone 17 系列的銷量很喜人,但殘酷的商業現實再一次向我們證明:口碑好和賣得好完全是兩碼事——

當然,這裡說的是 iPhone Air。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有媒體統計,截至 11 月 2 日,今年的四款新 iPhone 在國內的總激活量為 825 萬台,接近一半都是價格最貴的 iPhone 17 Pro Max,數量達到了三百九十餘萬台。

而發布會前聲量最大、開售後又引發全民對 eSIM 業務關注的 iPhone Air,則以 10.7 萬台的數據虎踞最後一名,僅占總激活量約 1.2%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上海南京東路 Apple Store|Apple Newsroom

當然,這其中疊加了今年 Pro 機型改模具、標準版大升級、Air 自身延遲開售和國內 eSIM 爭議等等多種因素,iPhone Air 在國內取得這樣的銷售數字並不奇怪。

但哪怕是在蘋果主場作戰、開售一切順利的美國,根據 Counterpoint 的統計,iPhone Air 在總銷量中也僅僅占了 2%~3% ——跟國內相比也就半斤八兩。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Counterpoint

這樣一來,iPhone Air 原本就不甚清晰的未來,變得更加慘澹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外媒 The Information 的報道:蘋果已不再計劃在明年秋季推出第二代 iPhone Air,並且「已經大幅縮減了第一代 iPhone Air 的產量」。

也就是說,明年秋季的 iPhone 發布會上,將只有 iPhone 18 Pro 與摺疊 iPhone 兩款新品。哪怕最樂觀來看,新的 iPhone Air 至早也要和 2027 年春季 iPhone 18 標準版一起發布了,直接夭折也不無可能。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如果從產品線的角度看,iPhone Air 就像一個「局外人」一樣游離在 iPhone 數字系列之外。

當用戶的基礎需要已經可以被 iPhone 17 滿足、進階需要已經被 iPhone 17 Pro Max 滿足,加一千就能從單攝單揚升級到三攝雙揚和大電池之後,iPhone Air 是非常缺乏站位的。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可口可樂身上——以防你不知道,可口可樂除了經典之外,還有諸如零度、纖維 (健怡)、香草等等很多品種,但無一例外都沒法和滿足 99% 需求的經典口味競爭,最後要麼減產要麼停產。

換句話說,iPhone Air 就是那個長久以來「站不住的第四款 iPhone」——在數字版、Pro 和 Pro Max 之外,mini 最後被取消了、Plus 最後也被取消了,iPhone Air 雖然不屬於數字系列,但同樣岌岌可危。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到頭來 iPhone Air 成了「價格錨點」本身|PhoneArena

但與此同時,iPhone Air 又不是那種常規意義上的「差勁產品」,恰恰相反,它身上聚集著很多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在蘋果公司的產品上看到的特質:探索極致工藝、敢於為了外觀而捨棄功能,以及最重要的——

每一個人看了都說厲害,但就是賣不出去。

事實上,別看今天的蘋果坐擁兩萬億市值,有著數不清的試錯機會可以用來分給這些劍走偏鋒的產品,但在蘋果過去 49 年歷史里,「看著厲害,賣不出去」才是它的常態。

比如曾經被賈伯斯寄予厚望、甚至親自帶隊過一段時間的 LISA 個人電腦,在 1983 年推出時以它精美的外形和完善的 GUI(圖形用戶界面)給市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MacStories

但 LISA 看著厲害,銷量卻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失敗,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定價過於高昂、軟體開發困難、運行速度過低等等,最終導致機器硬體完全支撐不起設想中的使用場景,成為了典型的商業失敗案例。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 2015 年的 12 寸 Retina MacBook 上。從工業設計的角度來看,這台 A4 紙大小的全金屬機身小筆記本可以說是 MacBook 有史以來最驚艷的一代,內部工藝更是貨真價實的「tech porn」: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Apple Support

然而這樣的「工業藝術品」依然沒能收穫一個好的銷量。

它一方面面臨著比自己更便宜的老模具 MacBook Air 的競爭,另一方面又輪流踩中了初代蝶式鍵盤、純被動散熱和英特爾酷睿 M3 幾個大坑,最後變成了「遠看好想要,打字嚇一跳」的花架子。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9to5Mac

而在蘋果的產品史上,類似的例子數不勝數:iPhone 5c、垃圾桶 Mac Pro、PowerMac G4 Cube,甚至 Vision Pro……不勝枚舉。

但蘋果很少認為自己犯了錯——大部分時候,它更認為自己是在試錯。

而且,每次試錯之後,蘋果總能拿出一些持久成功的產品。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Remi’s Classic Computers

比如 LISA 雖然是大失敗,但一年之後推出的 Macintosh 麥金塔電腦則憑藉革命性的 GUI 界面和鼠標邏輯,在 80 年代中後期的「桌面出版」(Desktop-publishing)革命里,證明了蘋果在個人電腦領域的成功。

可以說,蘋果花了很多年才逐漸擺脫賈伯斯時代「設計影響功能」的色彩,開始以一種穩健但是無趣的方式按部就班地更新產品,變成了今年這副「成熟的矽谷巨頭」的樣子。

但重點在於,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功能為設計讓路的產品,我們才逐漸將蘋果看作那個用設計引領時代、帶有叛逆藝術家特質的公司,而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電腦手機廠。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Forbes

而這種極致的創新,也恰恰是當年蘋果公司草創的時候,活躍於加州的那種真正的「矽谷海盜」的叛逆精神。

人們最近這些年對 iPhone 不滿意,很多都是覺得蘋果已經丟掉了曾經的叛逆精神、從「設計驅動」變成「會計驅動」了

但這也正是 iPhone Air 即便沒人買、但話題度總是很高的原因:在經歷了這麼多代穩妥為主的更新之後,iPhone Air 是一次罕見的「冒險」,它不像是給市場的交代,更像是給蘋果過去五十年叛逆海盜精神的一個交代

iPhoneAir或許後繼無人但蘋果會永遠離經叛道

圖|Apple Newsroom

而蘋果雖然一直在賺錢,但是只要它仍然願意做這種離經叛道的產品,那它就還是以前那個蘋果。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