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索尼的遊戲,玩家們對其印象可能是「遠不如早些年的作品」,畢竟近些年翻車的遊戲實在是太多了。但對於老玩家們來說,三十多年前發售的索尼PS初代主機,絕對稱得上遊戲歷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3D多邊形技術和大容量光盤的應用,使得家用主機作品徹底擺脫傳統街機框架,「電影化遊戲」等全新的製作理念也讓開發者有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這個平台周期內各種創新玩法層出不窮,其中ARPG玩法有了很大的進化,不再像以往那樣受限於硬體以平面冒險為主。
10.《晶瑩之露》(Dewprism,Threads of Fate)

新玩家對於這個名字可能會感到陌生,史克威爾在PS生涯末期推出的這款全3D場景ARPG,稱得上冷門佳作之一。本作採用了男女雙主角設計,分別有著不同的流程,還有部分場景是角色專屬,想完整體驗的話需要通關兩次,男主角主要使用物理攻擊,女主角則是擅長魔法,我當年最初玩的時候選擇了女主角,幾十種魔法組合效果非常爽快。遊戲中還有簡單明了的角色能力提升系統,即使新人也能輕鬆上手,受限於硬體機能,經常需要場景切換且中間黑屏時間略長,這也是當時全3D遊戲的通病,儘管如此整體表現仍然值得稱讚。
09.《暗黑破壞神》(Diablo)

要說美式ARPG的頭號招牌,《暗黑破壞神》毫無爭議,特別是PC版2代是很多玩家連續二十多年的保留項目,實際上系列初代的表現同樣驚,移植到PS主機後也讓更廣泛用戶體驗到名作。
《暗黑破壞神》初代奠定了整個系列的玩法基礎,玩家以崔斯特瑞姆鎮為根據地,深入16層地牢迷宮中挑戰眾多敵人和BOSS,共有戰士、遊俠、法師三個職業,通過消滅敵人獲得經驗值,升級後可以自由選擇加能力點,在流程中還能獲得各種屬性的裝備,通過顏色區分品級的設計如今已是眾多遊戲標配。遊戲中每層迷宮的地圖以及獲得的道具均為隨機,玩家每次挑戰都會有不同的經歷,重複可玩性極強,用現在的眼光來看整體顯得簡陋,但在當年絕對是革命性設計。PS移植版解析度較低,切換場景讀盤時間較長,另外需要10格記憶卡的存檔也造成了一些不便,但手柄操作人物動作還算流暢,還支持雙人同屏合作挑戰,想體驗舊作的玩家推薦嘗試。
08.《特魯尼克大冒險2》(Torneko The Last Hope)

《勇者鬥惡龍》系列中著名的NPC商人特魯尼克,在SFC時代首次成為遊戲主角後,來到PS主機再次開始了冒險。本作的玩法繼承了經典的日式迷宮探索,玩家將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迷宮中,小心應對各種敵人和陷阱,為了獲得更珍稀的物品,將自己置身於更加危險的環境中。遊戲中出現的敵人均來自《勇者鬥惡龍》系列,老玩家會感到很親切,新玩家即使沒玩過正傳系列也能上手,與SFC版前作相比,PS版2代畫面表現有了明顯提升,如果你喜歡現代Roguelike遊戲,那麼這款經典作品一定不要錯過。
07.《阿蘭多拉》(Alundra)

在3D畫面逐漸成為PS時代主流的環境下,仍然有少數作品堅持上一代經典的2D俯視角畫面,索尼自家出品的《阿蘭多拉》給玩家們帶來了驚喜。本作中玩家扮演的主角阿蘭多拉具有進入他人夢境的超能力,遭遇海難後意外踏上了拯救命運的冒險旅程,遊戲採用了俯視角動作冒險玩法,藉助PS機能畫面表現有明顯提升,場景細節更加精緻,同時陰影、火焰等特效也大大增強了代入感。《阿蘭多拉》在看似樸實的外表下,設計了眾多頗有難度的機關謎題,像有充足思考時間的推箱子都屬於小兒科,很多場景需要你在有限時間內多次精準操作,對於新人是極大的挑戰需要多次嘗試,而對於那些喜歡挑戰的硬核玩家,本作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06.《陸行鳥不可思議迷宮2》(Chocobo's Dungeon 2)

作為日式肉鴿迷宮玩法的代表,《不可思議迷宮》系列的玩法基礎非常適合與品牌形象合作,史克威爾《Final Fantasy》系列的人氣NPC陸行鳥也有幸加入其中。本作中玩家將扮演陸行鳥與同伴一起探索地牢,隨機生成的迷宮布局和死亡損失道具這兩個核心特性仍然保留,但為了照顧新人玩家進行了一些降低難度的設計,例如部分丟失的道具會以漂流上岸形式供玩家取回,敵人強度也比之前作品略低,《Final Fantasy》系列作品中的部分NPC和召喚獸令老玩家倍感親切,植松伸夫等多位大師創作的BGM也讓探險過程不再枯燥,非常適合新人入門。
05.《武藏傳》(Brave Fencer Musashi)

史克威爾在PS時代可謂風光無限,對於多種遊戲類型都進行了研究,全新形態的ARPG作品《武藏傳》就是創新成果之一。本作採用了全3D多邊形畫面,儘管精細程度不高,但是誇張的卡通造型彌補了缺陷,大部分場景是使用各種預先設定的攝像機角度,以第三人稱視角呈現,玩家可以體驗俯視、追尾、旋轉等豐富的電影化冒險,在當時自由視角玩法尚未成熟的環境下可謂最優選擇。遊戲以實時動作冒險為核心,多種武器道具功能豐富,有意思的是部分道具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經過鑑定才能展現出全部實力,此外還加入了晝夜交替的模擬時鐘系統,會影響到NPC和敵人的活動,同時隨著時間推移還會影響到武藏的疲勞程度。《武藏傳》發售後取得114萬套銷量,之後沒有任何移植或重製,至今仍然是PS主機不可多得的原創獨占精品。
04.《聖劍傳說 瑪娜傳奇》(Legend of Mana)

作為史克威爾旗下頭號ARPG品牌,《聖劍傳說》系列在經歷了GB和SFC兩個時代發展後擁有眾多愛好者,對於新一代PS主機的表現也充滿了期待。本作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全新精緻的2D水彩畫風,展現出童話書一般的夢幻場景,在當年普遍追求3D多邊形的大潮中顯得格外突出,很多新人看到畫面就被強烈吸引。遊戲的故事採用了高自由度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遊戲世界,非線形流程中包含了大量支線任務,讓玩家有了重複挑戰的動力,實時戰鬥和角色成長等傳統內容得到保留,還藉助Pocket Station硬體實現了隨身攜帶的電子寵物體驗。從卡普空轉投而來的大師下村陽子貢獻了精美BGM,瑞典語主題曲《Song of Mana》更是被玩家奉為經典,之後曾多次出現在遊戲主題音樂會中,《瑪娜傳奇》如今在最新平台以高清重製版回歸,無論新老玩家都值得體驗。
03.《放浪冒險譚》(Vagrant Story)

日本《FAMI通》雜誌40分滿分作品,這樣的成績足以定義一款優秀遊戲。傳奇製作人松野泰己繼《最終幻想 戰略版》之後,再次給史克威爾帶來了精品大作。遊戲的故事設定在與FFT相同的伊瓦利斯(Ivalice)宇宙,玩家扮演的主角在神奇城市的廢墟中探索,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時也在尋找多方勢力背後隱藏的真相。本作的戰鬥系統非常獨特,按下攻擊按鈕後會出現球形的武器攻擊範圍,玩家可以瞄準敵人位於球形中的各部位,從而產生不同的傷害效果,新穎的組合攻擊有一定上手難度,但成功使用帶來的回報同樣豐厚,此外以多種不同等級材料為基礎的武器裝備強化系統也非常耐玩,時至今日漢化版遊戲已是懷舊愛好者的必玩之作。
02.《寄生前夜》(Parasite Eve)

史克威爾出品的這款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作品,可以說是PS主機玩法最為獨特的存在。
遊戲中大量使用了動畫CG交代劇情,即使雲玩家也能享受到充滿起伏情節的電影式體驗,更令人稱道的則是在現代背景華麗風格的外表下,將傳統RPG樂趣巧妙融入其中。本作流程中用戶除了獲得經驗值升級外,更重要的是仔細探索地圖每個角落,獲得各種擁有不同能力屬性的武器和防具,可以將物品數值轉移的「工具」可謂點睛之筆,讓玩家的成長有了多周目可持續性。
《寄生前夜》正常通關流程適中,熟悉技能和操作後難度也不大,照顧了最廣泛群體,同時為硬核玩家準備了Roguelike迷宮「克萊斯勒大廈」,難度超高需要先在正常流程通關幾次,繼承裝備能力到一定程度才可順利挑戰,不僅有著正常流程中沒有的強力道具,更是可以體驗到隱藏的真正結局。當年包括我在內有不少玩家通關數次,長期以來重製的呼聲一直很高。
01.《惡魔城 月下夜想曲》(Castlevania Symphony of the Night)

時至今日「類銀河惡魔城」(Metroidvania)已經是玩家非常熟悉的類型,不過要說最早流行的經典當屬PS版《惡魔城 月下夜想曲》。本作繼承了惡魔城系列世界觀,但在玩法上有了巨大變化,放棄了以往作品以鞭子為主要固定武器的設計,主角可以裝備多種不同風格的武器,並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出打法組合。遊戲全部場景設計成一張完整的大地圖,不再局限於單一固定路線關卡,玩家在冒險過程中需要擊敗特定BOSS或完成事件,才能獲得進一步探索的能力,最終走遍城堡每個角落,除了系列傳統的擊破牆壁等隱藏房間外,還有「逆惡魔城」這個真正結局,這種表里世界的設計後續被眾多作品借鑑。
《月下夜想曲》還在聽覺上給玩家帶來盛筵,山根美智留創作的多首曲目,極大烘託了整個惡魔城冒險氛圍,基本每個區域都有專屬音樂,地下水脈的沉寂、鬥技場的火熱、圖書館的神秘、惡魔城最上部的令人奮進,很多玩家都將其視作「史上最強遊戲音樂」,時隔多年後這款名作的魅力依舊令人難忘。
索尼PS主機有大量優秀的ARPG作品,相信每個小夥伴心目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最愛,那麼這其中又有哪些作品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