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Bungie突然宣布公司進行了大規模得裁員和員工調動,這些裁員導致220人被解僱,155人轉移至索尼,75人轉移到新工作室,而這些都將影響到公司的各層級運作,包括領導、高管。

Bungie大規模裁員在遊戲行業當中並不算是特殊現象,有許多公司都曾大規模裁員,甚至在近一個月內陸陸續續有將近10家公司發生了這個現象,而被裁掉的員工不知去向,即使憤怒也無能為力。

據爆料說Bungie以後可能會喪失自主權,被索尼完全掌控,這是未知的事情,但僅僅從大規模裁員這件事的走向來看,Bungie成為索尼的「提線木偶」也不是無跡可尋的。
索尼作為老牌遊戲網路公司,無論是遊戲製作還是公司的硬實力都是非常強勁的,而隸屬於旗下的小工作室也非常多,未來Bungie成為索尼旗下也並不意外。

不僅僅是Bungie發生裁員,就連曾為《命運》、《最後一戰》、《英雄聯盟》等遊戲製作動畫和視覺特效的Axis Studios團隊都宣布破產,有162名員工被裁,幾乎是全團隊的人都變成失業狀態。

也不知是不是到了「世界裁員日」,各個行業都在進行裁員這件事。英特爾從2022年就開始陸續裁員,直到最近可能還會繼續裁,英特爾CEO表示,因為在過去幾年盈利下滑、市場份額減少,為了緩解成本壓力,才通過裁員來大幅度降低成本開支。

目前遊戲行業確實不如前幾年景氣,也只有最老牌最大產業的遊戲公司影響波動小以外,幾乎沒有幾家小工作室能夠挺到遊戲發出還能爆火從而盈利的情況。
各行各業都是如此,知名APP小紅書在7月初都被曝進行裁員,甚至將失業線從35歲降到32歲,這勢必會影響市場的運作,而且一大部分人要重新找工作,就目前工作形勢來看,重新找工作會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

結合近期的裁員資訊發現,裁員的公司不在少數,有些公司還會裁員裁到「大動脈」,一些有能力有資歷的老員工,都會被裁掉,可以說要注入新鮮血液,更新換代,但將公司的核心骨幹裁掉也是令人費解。

現在大多數大學生都會在臨近畢業時選擇考研或考公,考研其實就是為了逃避找工作就業的困難,「能苟幾年苟幾年」,而考公就是因為體制內待遇好、有固定工資不擔心被裁,才擠破頭也要成為其中一名。

面對裁員這件事,我們也無能為力,只能接受。可如此多的公司幾乎在同一時間發生大規模裁員和破產的情況,這不得不讓小編感到後背一陣發涼,雖然網路行業不會就此沒落,但下滑已經是必然趨勢,只能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吧!
對於行業大裁員現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