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中地 - 每日更新
宅中地 - 每日更新

贊助商廣告

X

泰勒·斯威夫特再次陷入 AI 風波,但這次粉絲「倒戈」了

2025年10月09日 首頁 » 熱門科技

屢遭 AI 傷害的泰勒·斯威夫特,最近卻因 AI 被粉絲「圍攻」了。

起因是一場全球營銷活動。

為了宣傳她的第十二張專輯《The Life of a Showgirl》,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暱稱泰勒·斯威夫特)在上周聯手 Google 策劃了一次尋寶遊戲,在 Google 上搜索這位歌手的名字,就會看到一條神秘提示:「12 個城市、12 道門、1 個待解鎖的影片。」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Pmew85Acf5/?utm_source=ig_embed&utm_campaign=loading

 

接著,粉絲需要根據線索去世界各地找這 12 扇「門」,掃描門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 12 個短影片,每個影片裡都有解謎的線索。

當粉絲們集體解出正確答案並在 Google 輸入那句話時,會出現一扇橙色的虛擬門。大家得一起瘋狂點擊這扇門 1200 萬次,才能「敲開」它。

泰勒·斯威夫特再次陷入 AI 風波,但這次粉絲「倒戈」了

最終,門被「打開」,專輯曲目《The Fate of Ophelia》的歌詞版 MV 將正式上線。

這本該是一次充滿儀式感的粉絲狂歡,直到有人開始逐幀拆解影片。

聯手 Google 搞營銷,卻被粉絲扒出 AI 的「馬腳」

一些忠實的粉絲注意到,宣傳的短影片裡出現了許多詭異的畫面:

長著兩個頭的旋轉木馬,酒保的手憑空穿過一張紙巾

一個小型摩天輪的輻條在轉動時出現了模糊和不自然的形態變化。

掛在衣架上的兩件外套的衣架似乎融合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粉絲們還指出了影片中普遍存在的其他視覺瑕疵和偽影,整體畫面透著一股廉價 CG 的塑料感。而這些,都是 AI 影片生成的典型穿幫。

據連線雜誌引用 AI 檢測公司 Reality Defender 的結論:部分片段「極有可能是生成式 AI 製作」。

截至發稿前,Google 與泰勒·斯威夫特團隊尚未作出回應,但外界普遍猜測這些影片可能採用了 Google 剛發布的 Veo 3 AI 影片生成技術。

Veo 3 是 Google DeepMind 旗艦級 AI 影片生成模型,它能根據文本或圖像提示,自動生成高清短片,風格更是靈活多變。

泰勒·斯威夫特再次陷入 AI 風波,但這次粉絲「倒戈」了

有網友猜測,Google 與泰勒·斯威夫特的合作本身就是一個信號:巨頭們急需為其 AI 影片工具尋找「殺手級應用」場景, 而娛樂營銷正是最佳試驗場。

傳統製作一支宣傳片可能需要高昂的費用和數周時間, 而 AI 可以不斷壓縮時間和金錢成本。對於需要持續產出內容的藝人團隊而言, 這是難以抗拒的誘惑。

伴隨著相關報道的不斷湧現,X 和 TikTok 等海外平台上掀起了話題 # SwiftiesAgainstAI,粉絲們不僅針對 AI 技術本身, 更指向一種被偶像背刺的背叛感。

 

你被刺傷之後,怎麼能反手拿起那把刀?

粉絲的憤怒,源於泰勒·斯威夫特一貫的立場。

2024 年 1 月,大量由 AI 生成的、帶有露骨色情內容的泰勒·斯威夫特圖片在 X 等平台病毒式傳播 。其中一張圖片在被刪除前,瀏覽量就已超過 4700 萬次 。她也因此成了知名的 AI 受害者之一。

泰勒·斯威夫特再次陷入 AI 風波,但這次粉絲「倒戈」了

面對這場惡意的網路攻擊,泰勒·斯威夫特的粉絲群體迅速組織起來。

她們發起了 # ProtectTaylorSwift(保護泰勒·斯威夫特)等話題標籤,用積極正面的內容沖刷和覆蓋惡意圖片的傳播,並大規模地舉報發布這些濫用內容的賬戶 。

除了色情濫用,泰勒·斯威夫特的形象還被用於製造政治虛假資訊——比如偽造她給川普「背書」的影片 。在回應這一事件時,泰勒·斯威夫特發表了她對 AI 最直接、最公開的譴責。

這真的喚起了我對 AI 的恐懼,以及它在傳播虛假資訊方面的危險。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p/C_wtAOKOW1z/?utm_source=ig_embed&utm_campaign=loading

 

如今,這句話被不少粉絲反覆引用,成了「打臉」她的鐵證。

許多粉絲認為,一個曾公開表達對 AI「恐懼」並親身經歷其危害的人,更不應該在自己的商業活動中採用這項技術。

此外,泰勒·斯威夫特從出道起就把「真實」和「創作主導權」當作事業的底線。比如她為了奪回自己前六張專輯的母帶版權,不惜重新錄製所有歌曲,那場「Taylor's Version」聖戰讓粉絲們堅信:

她是站在創作者這一邊的。

泰勒·斯威夫特再次陷入 AI 風波,但這次粉絲「倒戈」了

然而,生成式 AI 技術的一個核心爭議點,恰恰在於它抓取學習其他藝術家海量作品時,往往未經許可、不付報酬。因此,在粉絲看來,當她(或者她的團隊)用 AI 來生成影片內容時,她其實是站到了創作者的對立面。

需要補充一個細節,多年來,泰勒·斯威夫特和她的團隊塑造了一種「親力親為」的創作形象。這種設定讓粉絲更死心塌地,卻也讓她在爭議面前失去了甩鍋的餘地。

當危機爆發時,「那是團隊的決定」這類說辭就會徹底失效,因為粉絲不會相信一個全程操盤的大藝術家,會對宣傳片的製作方式毫不知情。

於是,質疑的聲音像潮水一樣湧來。

擁有 50 萬粉絲的博主 Ellie Schnitt 寫道:

「你比任何人都清楚 AI 帶來的傷害,你應該知道怎麼做得更好(You know better, so do better)。」

 

Reddit 上的評論也一條比一條扎心:

「她是全球最成功的藝術家, 不缺錢不缺人, 為什麼要用 AI?」

「她一直呼籲藝術家獲得公正報酬, 這次卻無視了創作勞動。」

「她不需要靠這種方式,這完全是多餘的。」

作為泰勒·斯威夫特的忠實粉絲,巴西設計師 Marcela Lobo 說出了最致命的一句評價: 「2017 年她還沒這麼紅, 都願意僱人做精緻視覺。如今預算充足, 反而用了 AI。」

言外之意是,當一個藝術家成功到不再為預算發愁時,卻反而更可能為了效率而放棄對細節的堅守。

這幾乎是一種成功的詛咒:規模越大,越依賴工業化流程;越工業化,越容易為 AI 打開缺口。在這個過程中,即便是藝術家,也會不知不覺地從被 AI「威脅」的受害者,滑向了主動使用 AI 的爭議方。

我們還沒準備好,生活在一個由 AI 主導的世界

AI 與音樂影視行業的糾葛,早已進入說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帶」。

近期知名影星 Will Smith 就捲入了類似的爭議。他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一段演唱會宣傳影片中,觀眾席里出現了扭曲模糊的臉孔和奇怪動作,被網友指責疑似用 AI 合成觀眾。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NQsphpxgrg/?utm_source=ig_embed&utm_campaign=loading

 

有網友表示難以理解「這麼有錢有名的人還要用 AI 合成觀眾……」面對質疑,Smith 後續在社交平台上又發布了一個以 AI 喵星人為主題的影片,戲謔批評者。

而在更深層的領域,AI 甚至開始取代真人演員。

英國公司推出「AI 女演員」 Tilly Norwood——精緻五官、流暢口音、完整履歷、活躍社交賬號。她不存在, 卻簽了經紀約, 搶走了真人演員的工作。有人也在社交媒體諷刺:「謝謝你讓我丟了飯碗。」

這些事件都在傳遞一個信號:AI 已經能夠滲透到藝術創作的每一個環節——從演員、觀眾,到聲音、畫面、編劇、剪輯。

人類藝術創作的地盤,正在被生成式 AI 一寸寸蠶食。

與此同時,AI 版權的邊界,也正在法庭和商業實踐中被重新定義。OpenAI、Google、Anthropic 等公司都在法庭上,為使用受版權保護的作品訓練模型是否構成合理使用大為辯論。

泰勒·斯威夫特再次陷入 AI 風波,但這次粉絲「倒戈」了

OpenAI CEO Sam Altman 最近在接受採訪時則大膽預測,社會最終會認定,用於模型訓練的數據屬於「合理使用(fair use)」。

但他認為,直接用 AI 生成受版權保護的內容,則會出現新的規則和商業模式。

他甚至觀察到一個新趨勢:許多版權方已經從擔憂「AI 用了我的角色」轉變為擔憂「AI 用我的角色用得不夠多」。如今,諸如迪士尼、華納、Netflix 等公司正在測試基於 AI 的 IP 授權方案,允許角色形象、聲音與粉絲進行 24 小時對話互動。

那麼問題來了,藝術家能不能用 AI?

答案不是「不能」,而是不能「造假」。如果 AI 參與了創作,就該如實承認。

 

其實爭議的核心並非 AI 技術本身的存在,而是藝術創作者們能否堅守立場,為人類創作的獨特價值劃定一條不可逾越的底線。

AI 生成內容的根本問題是,它不勞作、不感受、不掙扎——它只是重組過去的作品,偽裝成新的創作。它是零勞動的產出。而藝術的本質,恰恰在於不可替代的人性——在失敗、偏執、笨拙、意外、反覆修改中生長的那種溫度。

正因如此,當粉絲們在社交媒體上高舉 # SwiftiesAgainstAI 的旗幟, 也是在用他們的方式告訴世界: 藝術的價值, 源於創作者的靈魂,而人類還沒準備好生活在一個 AI 主導的世界裡。

至少現在還沒有。

宅中地 - Facebook 分享 宅中地 - Twitter 分享 宅中地 - Whatsapp 分享 宅中地 - Line 分享
相關內容
Copyright ©2025 | 服務條款 | DMCA | 聯絡我們
宅中地 - 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