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男不玩」是最近在二游男性玩家群體中流行起來的一個口號,可以追溯的最早起源大致是在NGA玩家社區的手綜板塊,基本宗旨是不玩帶有(除玩家角色)男自己的一切二次元手遊(也就是所謂「混廁」),這類玩家又被戲稱為「麻辣仙人」。
這本身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玩家提要求嘛,廠商在不違反相關法律的情況下照著做就行了,玩家提出來的奇奇怪怪的要求可多了,甚至有覺得主角塑造太正經不夠下頭的都有。
(《碧藍檔案》的玩家角色老師在動畫發布時就覺得太過於正經,和二創里的X饑渴形象不一樣,話說為什麼一創要像二創啊?)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口號一出來就遭到各路人馬口伐筆誅,從批判口號本身是「賽博貞操帶」的到有媒體說「有男不玩口號的出現,說明二次元遊戲行業就要完蛋啦」之類批判這種口號會破壞行業的等等。
估計連喊出這個口號的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口號的反響那麼大,不過,這個口號的出現的原因倒是很值得研究。
有一個哲學家曾經說過,人在飢餓時只有一個煩惱,吃飽以後就會生出無數煩惱(俗稱不能吃太飽)。二次元市場也是如此,產能不足時只有一個煩惱,但是產能過剩時就會有無數個煩惱。
二次元已經不再是昔日的小眾概念,也在擴大其受眾範圍,但是二次元本身只是一種體裁,其包含的內容可以說是包容萬象,而這些內容的受眾是完全不同的。
早期二游並沒有男性向、女性向的說法,因為遊戲這圈子大部分都是男玩家在玩,當時還在製作《少女前線》系列的羽中,在少女前線官方測試服群中發表了弱保軟的暴論(「智商不夠保姆軟體」的縮寫)
從過去到現在,二次元的圈子的確是在不斷擴大的,但是另一方面,市場也是在不斷細分的。
早年的電視機與碟片時代,入坑的門檻是比較高的,除了比較廣泛受歡迎的熱門作品,比如《eva》、「死火海」系列以外,很多時候都只能依靠昂貴的碟片和極難尋找的網絡資源,同樣尋找論壇和進行交流的難度也比較大。
(儘管我是男性,但是我看的第一部動漫居然是《守護甜心》這種少女心的東西你敢信)
為了能集中儘可能多的流量維持住圈子的活力,各個二次元群體大多處於抱團取暖的狀態,同樣因為供給不足,很多時候看完了一個作品要麼閒著要麼看其他類型的,在這種情況下二次元圈子反而形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很多二次元廠商骨幹就是在那個年代成長起來的,自然他們也繼承了那時候的風格,同時,如果一個遊戲可以讓儘可能多的人感興趣的話,為他花錢的人自然也是更多的,同樣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有男不玩會毀滅整個二次元遊戲行業」的說法存在,畢竟這是肉眼可見會排除一些玩家的。從表面上來看,「混廁」似乎更好一些,更賺錢一些。
重返未來1999
哪怕是從遊戲社區生態上來講,二游擴大了玩家群體也是對社區生態有一定好處的,畢竟好看的男娘萬里挑一,有女玩家才會有更多的菩薩來進行不辣眼睛的cos。比如《重返未來1999》這個百合遊戲裡男女玩家都很多,它的COSER數量明顯是比同期的同熱度遊戲要多很多的。
來源網絡
(百合屬於男女通殺的題材了,話說為什麼男生幾乎不看BL,但是女生很多會看百合呢?)
然而,不要忘記了,這是在供給不足,圈子不大的情況下才成立的,不管怎麼說,二次元都只是幾種故事表達方式的合集,不同人群所需要的故事本身是不一樣的,把這些需求完全不同的人硬湊在一起,怎麼可能其樂融融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雖然講二游的時候往往不包含乙女遊戲,但是乙女遊戲也是二次元,乙女遊戲也是遊戲,不過因為乙女遊戲和二游的受眾完全不同,所以一般分開討論,把乙女遊戲「踢出二次元」。
(其實我還挺想知道:乙女遊戲假如有男不玩會怎麼樣的…百合乙游?)
而乙女遊戲早就有了國乙法等概念的存在,其內容也不過是「不准有除玩家角色外女性」等等「有男不玩」的翻版罷了,甚至還有一款乙女遊戲因為有一個男氪佬上了榜一導致女玩家紛紛破防的事情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廠商再抱著通吃賺大錢的想法的話,就不免要被哈耶克無形的大手抽飛了。
說到「有男不玩」,其實二次元在文娛界還真不是最早的先行者,在創作門檻更低的網絡小說界,早就有了類似的口號,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貼8的「y吧老哥」,他們那18A等的言論甚至連本子的劇情都準備好了~。
(雖然這設定二次元里也有來著)
除此之外,女頻也有雙潔(男女主全是處)等口號出現。
但是這些和二次元界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有些人對於麻辣仙人口誅筆伐的時候還會順便噴噴YY小說吧什麼的,搞得他們莫名其妙——因為他們並不是什麼二次元論壇,甚至經常吐槽刺蝟貓(一個小說網站)主頁全是原崩粥,宅臭味太重,不知怎麼的他們就被打成二次元了。
說到底,有男不玩這個口號也只不過是二游市場發展與文娛思潮改變的背景下出現的正常口號罷了,沒必要視為洪水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