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力O11D系列機箱一直以通透性及較強的硬體兼容性聞名於PC DIY圈子,而聯力O11D EVO RGB機箱最早亮相於COMPUTEX 2023,當時該機箱就憑藉著自帶的RGB燈帶引人矚目,近日該機箱正式上市,為此我們給讀者們帶來這篇O11D EVO RGB機箱評測文章。
對比標準版的聯力包浩斯EVO全視版,聯力O11D EVO RGB不僅在機箱頂部及底部添加了L型RGB燈帶,而且在硬體兼容性上也表現更優,那麼聯力O11D EVO RGB的產品力具體如何,今天這篇文章將會給大家詳細講解。
外觀介紹:貫徹EVO系列通透的優點
我們收到的聯力O11D EVO RGB是白色版本,該機箱給我的第一印象與其餘EVO系列產品一致,整體造型接近正方體,高度適中但機箱很寬,三維體積具體數據為478*290*471mm。因為機箱前面及左面均是玻璃面板的海景房設計,因此聯力O11D EVO RGB在視覺上貫徹了EVO系列通透的優點,不過它在RGB燈帶未點亮前,除機箱後部硬盤籠及電源倉有明顯突出外,其餘設計與聯力EVO全視版無明顯視覺差異。
聯力O11D EVO RGB為了保證避免物流運輸造成機箱結構變型,在開箱時右側安裝有立柱,用戶到手後可擰動頂部及底部螺絲輕易拆除,拆除後我對頂部用力按壓頂部並未出現明顯形變,且說明書第一頁便是拆除立柱教學,可見機箱結構堅固且官方鼓勵用戶拆除立柱進行使用。
在顏值外觀設計方面聯力O11D EVO RGB前面及左面均為玻璃面板設計,方便用戶多角度觀察機箱內部情況,機箱底部在四角做了墊高處理,且墊高模塊採用梯形體設計,墊高模塊也比較寬大,因此聯力O11D EVO RGB有給到我一種結實穩固的觀感。
在機箱前面右側的立柱上是機箱的開關機和重啟鍵,重啟鍵下方則是燈光模式控制鍵和燈光亮度控制鍵,這款機箱帶有14種燈光模式和5種亮度水平。
隨後我們看到機箱右面,與聯力EVO機箱其他產品一致,為加強機箱通風性,提升散熱性能,聯力O11D EVO RGB在該側面板的左右兩端使用了打孔設計,因為其孔位直徑較小且圓孔密度較高,因此該面板打孔位置透明度也較高,可輕易觀察到側面風扇架、電源倉及硬盤籠,讓更多高顏值配件多了露臉的機會。
在機箱的上面聯力O11D EVO RGB同樣採用了打孔面板加矩形面板的結構組成,其中打孔面板下方是機型的風扇架,採用打孔設計更有利於機箱散熱,而拆開矩形面板後我們可以看到該區域中間有個長方形的開孔位,可供用戶走線使用。
底部防塵網採用了磁吸設計,用戶拆卸時只需要稍微用力掰開防塵網與機身的連接後拉出即可,操作是十分便捷。
另外該機箱底部設計了三套孔位供用戶更換IO接口面板位置使用。該機箱的IO接口面板一側設計有提拉扣子,用戶僅需要使用扣子往外拉即可將IO接口面板從機箱拆卸出來,隨後將其安裝到方便使用的位置即可。為了避免用戶調整IO接口面板後出現線纜鬆散的情況,聯力O11D EVO RGB還為IO接口線纜設計了集線器,可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底部面板,同樣機箱底部面板設有四個螺絲孔位以便用戶對集線器進行安裝,此外還有一點值得好評的是,聯力O11D EVO RGB白色機箱採用了白色IO線纜。
在IO接口數量方面,聯力O11D EVO RGB提供了2個USB 3.0,1個USB 3.2 Type-C,1個3.5mm音頻接口。
最後一起看看機箱後部,在此區域聯力為用戶提供了一個12cm風扇安裝位,1個可裝兩個2.5英寸SSD或3.5英寸HDD的硬盤籠,1個限長220mm的電源安裝位,1個可上下調整位置的主板IO面板安裝位及7個PCIE槽。
值得一提的是聯力O11D EVO RGB設計了正置和倒置兩種安裝模式,正置在視覺上為向左側透,而倒置則是向右側透。在這款機箱後部的下方設計有兩顆手擰螺絲,用戶將其擰松後可將機箱主體與底部面板分離,拆開頂部兩塊面板後將機箱進行上下及鏡像旋轉後即可實現正置和倒置兩種安裝模式的更換。為適應兩種安裝模式,機箱的硬盤籠和電源墊高支架均可拆卸,用戶在更換安裝模式後需要將上述兩個模塊進行上下對調以避免電源無支撐的情況。
內部設計:多種安裝模式適應用戶需求
介紹完外觀我們對機箱拆開看看其內部設計。
首先看到主板托盤區域,聯力O11D EVO RGB支持安裝ATX/Micro-ATX/Mini-ITX以及長寬小於280mm的E-ATX規格主板,在主板托盤上方、右側以及下方設計有6個出線孔,以方便用戶裝機時走線。
此外聯力O11D EVO RGB為主板固定銅柱提供了兩套孔位,用戶可調整銅柱位置以實現主板上置或下置兩種安裝模式,為適應兩種安裝模式,在主板IO接口安裝位聯力O11D EVO RGB也設計有可拆卸的塑料卡扣,用戶可根據自身裝機情況對該卡扣進行上下位置對調。
看完主板托盤我們來聊聊聯力O11D EVO RGB的散熱兼容性,該機箱在頂部,底部和側面設計有三個風扇固定支架,並且三個支架均最大支持安裝3個140mm風扇,但略有不同的是若想在側面支架安裝3隻140mm風扇則僅可選擇聯力自家的積木風扇,側面風扇支架長度不支持其他品牌3×140mm風扇的安裝,在水冷支持方面,頂部支架最大支持安裝420mm水冷排,而底部和側面支架則最大支持安裝360mm水冷排。值得點讚的是上述三個風扇支架均可拆卸,很大程度優化了用戶的裝機體驗。
在散熱兼容性這方面聯力O11D EVO RGB最具特色的設計在於側面風扇支架,在該區域聯力還為用戶提供了可拆卸的固定硬盤用的鐵片,若用戶選擇不在此裝風扇則可以利用固定鐵片安裝4個2.5寸SSD或2個3.5寸HDD。
此外,側面風扇支架支持正向、反向兩種安裝方式,當側面風扇支架進行反向安裝時,其與顯卡間的距離將多出30.5mm,可進一步加大機箱內的可用空間。同時側面風扇支架的安裝孔位具有偏裝設計,當用戶在聯力O11D EVO RGB裡面安裝EATX主板時,反裝模式可以減少主板線纜對風扇的干擾。
接著我們拆開機箱背板,看看理線空間的設計。
從圖片可以看到聯力O11D EVO RGB在理線空間方面繼承了該系列機箱的一貫優點,首先是整體上理線空間充裕,而且右上方硬盤籠可拆卸,用戶可根據裝機情況自行拓展理線空間。而且聯力O11D EVO RGB在背部為用戶提供了免工具安裝的整線扣,可在理線過程中實現上下分層的效果,方便用戶在理線時分別歸納粗線和細線。
最後用戶實在不願意理線也不想看見雜亂繁多的線纜,該機箱同樣提供了可轉動且通過磁吸固定的擋板幫助用戶偷懶,用戶可以選擇將所有線纜連接上對應接口後將它們一併塞進碩大的理線空間,隨後將擋板蓋起來同樣可以實現整潔的視覺效果。
裝機體驗:散熱硬體安裝方便,亮機顏值超高
上文有說到,聯力O11D EVO RGB主板擁有上置/下置兩種安裝模式,三個風扇支架可拆卸且側面風扇支架擁有正/反兩種安裝模式,並且機箱的理線空間充裕,因此在聯力O11D EVO RGB機箱上裝機不僅難度不高,而且多種安裝模式也加強了裝機的自定義程度。
在實裝過後我想再次為聯力O11D EVO RGB三個風扇支架均可拆卸的設計點讚,因為工作需要我在裝機完成後需要多次調整主板下方的USB線纜,在更換線纜過程中我可以把底部裝好風扇支架拆卸,隨後便可以大幅增加了手部操作空間,因此我認為當該機箱用戶後續為自己的PC加裝設備時,風扇支架可拆卸的設計也可以方便它們在主板上調整線纜。
在完成裝機後,因此聯力O11D EVO RGB本身海景房的設計讓機箱具有大角度的透視效果,整機硬體的燈效得到更好的展現,同時機箱上下方配備的L型燈條的跑馬燈效果也可以對整機顏值進行點綴,而且燈條自定義程度也不低,具有14種燈光模式和5種亮度水平,我覺得這款機箱可以很大程度加強微光配置的顏值,而且也很適合PC DIY領域的RGB愛好者。
此外聯力O11D EVO RGB還附贈了一套顯卡支架及安裝套件,這款顯卡支架可通過銅柱固定在主板上方,因此不會影響下方風扇的正常運行,而且該支架可通過按鈕實現支撐平台的上下移動,使用較為便捷。
散熱測試:符合海景房機箱平均水平
來到散熱性能環節,我們採用超能網的基準散熱測試品平台,將聯力O11D EVO RGB放置在室溫為23度的環境中,分別對機箱正置和倒置兩種安裝模式的多種風道設置進行了散熱測試。測試過程中我們把機箱的可安裝風扇的位置都裝統一裝上先馬120mm冰洞風扇(轉速固定1000轉),最後測得聯力O11D EVO RGB在倒置模式下風道設置為底部進風、頂部出風、側面進風的成績最佳,超能指數(Exp)為85.1分,符合海景房機箱的風冷散熱的平均水平。
因為這款機箱在倒置模式下安裝需要上置顯卡,在測試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倒置模式的顯卡溫度會比正置模式高,因此在散熱性能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我們不建議對顯卡散熱有高要求的用戶使用倒置模式,而且這款機箱在散熱方面最大的優勢在於對水冷排的兼容性強,因此聯力O11D EVO RGB更利好於水冷用戶。
總結:兼顧了顏值和自定義程度
整體來說聯力O11D EVO RGB在燈效顏值,硬體兼容性以及自定義程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機箱自帶多種燈光效果註定其顏值表現出彩,3條可拆卸的風扇支架均可支持安裝360mm水冷排也可以滿足大部分用戶對散熱兼容性的需求,此外機箱的多種安裝模式也讓其可以更靈活地適應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
要說缺點的話我認為聯力O11D EVO RGB的風冷散熱性能一般,另外這款機箱出廠不搭配風扇,而且它本身就是海景房設計具有大角度透視效果,因此用戶想要兼顧顏值需要增加裝機成本購置多把RGB風扇。
所以如果你有較高的預算購置機箱,並且是一位樂於折騰的顏控PC DIY用戶,那麼這款售價1299-1399的聯力O11D EVO RGB的產品力絕對不會讓你失望。